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55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由支撑板和放置过道的滚柱组成,所述滚柱贯穿安装在对称的两个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垫板安装在与罐壁相接的三角支撑架上,每个支撑板通过垂直安装的筋板与所述支撑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滚柱由滚柱轴、滚柱套管和轴承套筒组成,所述轴承套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滚柱轴端部通过所述轴承套筒伸入所述支撑板内,所述滚柱轴除两端部的位置套有所述滚柱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滚柱支撑形式,过道上由于自重和活载产生的弯矩不会直接传递到罐壁上,从而减少了罐壁上距离弯曲应力的产生,能有效的消除罐区储罐连带破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储罐在油气储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大型储罐建设项目中罐间常要求设置过道,以便于维修人员的走动,同时过道也是紧急事故下的逃生通道。然而,当罐区事故发生时,由于储罐间过道的连接,单个罐倾塌往往会连带多个罐破坏。罐间过道的设置往往弊大于利,使罐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罐间过道弱连接支撑结构的设置一方面能保留过道的维修和逃生功能,另一方面保证单个倾塌时过道与储罐及时脱离,从而避免了单个储罐倾塌时影响其他储罐。因为罐间过道要承受成吨的自重、活载与风载,故该支撑装置不仅要保证与过道的弱连接功能,还要保证过道与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与罐壁的连接强度。目前,国内外罐区建设项目中很多都设置了罐间过道,为保证过道稳定性和与其相接罐体强度,过道与罐体往往采用固定式连接方式,即依靠附件连接并焊死。这样,过道的热胀冷缩、储罐装卸油和储罐轻微变形但不失效等情况均会对过道相接储罐产生破坏。同时,过道由于自重和活载荷作用会对罐体产生较大的弯矩,过道连接处罐壁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影响罐体稳定性。另外,当采用固定式连接方式时,单个储罐倾覆必然会破坏与其过道相连的其他储罐,产生连带破坏。同时,油气储运领域内,还不存在弱连接式的大型储罐过道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过道上由于自重和活载产生的弯矩不会直接传递到罐壁上,从而减少了罐壁上距离弯曲应力的产生,能有效的消除罐区储罐连带破坏的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由支撑板和放置过道的滚柱组成,所述滚柱贯穿安装在对称的两个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垫板安装在与罐壁相接的三角支撑架上,每个支撑板通过垂直安装的筋板与所述支撑垫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滚柱由滚柱轴、滚柱套管和轴承套筒组成,所述轴承套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滚柱轴端部通过所述轴承套筒伸入所述支撑板内,所述滚柱轴除两端部的位置套有所述滚柱套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L型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长臂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限位装置的短臂位于过道底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装置的短臂和所述滚柱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角支撑架一端通过罐壁垫板与所述罐壁相接,所述三角支撑架另一端通过型钢与所述罐壁相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型钢为第一罐壁加强筋和第二罐壁加强筋组成的角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角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滚柱套管和所述轴承套筒的材质为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支撑装置采用滚柱支撑形式,过道上由于自重和活载产生的弯矩不会直接传递到罐壁上,从而减少了罐壁上距离弯曲应力的产生;2、过道自重和活载共成吨的载荷传递到支撑装置,从而传递给罐壁,支座由于距离罐壁还有一定距离,会产生弯矩作用在罐壁上,但相对固定式连接方式的过道产生的弯矩会小很多;3、过道上由于自重和活载主要以罐壁纵向剪切力的形式作用在罐壁上,这样能较好的改善罐壁连接处的应力状态,更好的利用材料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向示意图。图中:1、罐壁垫板;2、三角支撑架;3、第一罐壁加强筋;4、第二罐壁加强筋;5、支撑板;6、滚柱轴;7、滚柱套管;8、轴承套筒;9、筋板;10、限位装置;11、支撑垫板;12、加强筋;13、过道;14、罐壁;15、扶手;16、顶部抗风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由支撑板5和放置过道13的滚柱组成,过道13的重量作用在滚柱上,过道13上安装有扶手15。滚柱贯穿安装在对称的两个支撑板5上,支撑板5通过支撑垫板11安装在与罐壁14相接的三角支撑架2上,每个支撑板5通过垂直安装的筋板9与支撑垫板11固定连接。这样就在过道13与支撑装置间形成滑动铰接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过道与支撑装置弱连接,保证事故状态下储罐与过道的脱离。其中,滚柱由滚柱轴6、滚柱套管7和轴承套筒8组成,轴承套筒8固定在支撑板5上,滚柱轴6端部通过轴承套筒8伸入支撑板5内,滚柱轴6除两端部的位置套有滚柱套管7。由于滚柱与过道采用滚动接触形式,故滚柱的设计不仅需满足强度要求,还要避免摩擦产生电火花。滚柱套管7和轴承套筒8的材质为铜,这使得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还能有效改善电火花的现象产生。在滚柱轴6与滚柱套管7和轴承套筒8间,注入一定量的润滑剂,能有效降低摩擦系数,增加滚柱使用寿命。支撑板5与筋板9形成了滚柱的支座,不仅需要承受由于自重和过道活载荷产生的竖直方向力,还要克服风载产生的水平倾覆力。支撑板5与筋板9的尺寸和厚度均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支座距离罐壁14需要有一定距离,以保证过道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过道13的热胀冷缩、储罐装卸油和储罐轻微变形但不失效等情况均会导致过道在罐壁14支撑点的距离发生变化,此时必要的活动空间能有效的改善以上情况对罐壁14产生的变形。进一步的,还包括L型限位装置10,限位装置10的长臂固定在支撑板5上,限位装置10的短臂位于过道13底部,限位装置10的短臂和滚柱位于同一水平位置。限位装置10的设置保证过道13活动不会对其产生破坏,过道13两端的限位装置10的强度需保持一致,这样在事故状态下过道两端能同时脱离。支座下端的三角支撑架2不仅要承受成吨竖直载荷,还要保证罐壁14不会在弯矩作用产生较大变形,保证罐壁14的刚度。进一步的,三角支撑架2一端通过罐壁垫板1与罐壁14相接,三角支撑架2另一端通过型钢与罐壁14相接。在罐壁14上采用型钢加强能较好的分散支撑装置在罐壁14处的局部应力和局部变形。其中,型钢为第一罐壁加强筋3和第二罐壁加强筋4组成的角钢。进一步的,三角支撑架2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2,保证三角支撑架2的刚度。具体使用时,本技术的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适用于各种不同罐型的储罐。对于拱顶储罐,该支撑装置可设置在罐壁上方的罐顶上,这样支座上滚柱距离罐壁水平距离更近,产生的弯矩也会更小,罐壁和罐顶的应力应变状态会更加理想。对于外浮顶储罐,该支撑装置只能安装在罐壁上,可安装在顶部抗风圈16上,方便维修人员通过,这样支座上滚柱距离罐壁也会较远,产生的弯矩需要三角支撑架2和罐壁14的加强筋进行克服。对于不同罐型储罐,该支撑装置上支撑板和滚柱的结构形式是通用的,滚柱与过道的弱连接方式能有效的消除罐区储罐连带破坏的安全隐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撑板(5)和放置过道(13)的滚柱组成,所述滚柱贯穿安装在对称的两个支撑板(5)上,所述支撑板(5)通过支撑垫板(11)安装在与罐壁(14)相接的三角支撑架(2)上,每个支撑板(5)通过垂直安装的筋板(9)与所述支撑垫板(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滚柱由滚柱轴(6)、滚柱套管(7)和轴承套筒(8)组成,所述轴承套筒(8)固定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滚柱轴(6)端部通过所述轴承套筒(8)伸入所述支撑板(5)内,所述滚柱轴(6)除两端部的位置套有所述滚柱套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撑板(5)和放置过道(13)的滚柱组成,所述滚柱贯穿安装在对称的两个支撑板(5)上,所述支撑板(5)通过支撑垫板(11)安装在与罐壁(14)相接的三角支撑架(2)上,每个支撑板(5)通过垂直安装的筋板(9)与所述支撑垫板(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滚柱由滚柱轴(6)、滚柱套管(7)和轴承套筒(8)组成,所述轴承套筒(8)固定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滚柱轴(6)端部通过所述轴承套筒(8)伸入所述支撑板(5)内,所述滚柱轴(6)除两端部的位置套有所述滚柱套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储罐过道弱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限位装置(10),所述限位装置(10)的长臂固定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限位装置(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常飞杜亮坡孟庆鹏傅伟庆张志强郑亚飞姜珊赵振兴唐颖浩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