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333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包括:两横梁,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截面为一一侧面开口的框体,横梁上端面两端分别沿横梁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两固定孔,两横梁位于同侧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横梁下端面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两横梁上安装孔对应设置;一导靴板,沿两横梁长度方向盖设于两横梁上端面,表面分别开设固定通孔,导靴板通过固定通孔和固定孔装设于所述两横梁上端面;两连接杆,截面为L型,垂直于两横梁放置,表面分别开设安装通孔,两连接杆分别通过安装通孔和安装孔与两横梁下端面连接。所述上梁结构简单、稳固,保证对电梯轿厢的支撑,装配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A household elevator beam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mestic elevator beam structure, including two parallel beams, a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cross section of box one by one side of the mouth, on the beam end respectively along the interval length of the beam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two fixing holes, the fixing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beams at the same side; the lower end beam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wo beam corresponding to the mounting hole; a guide shoe plate along the two direction, the length of the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two beam end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xing through hole, guide shoe plate through a fixing hole and a fix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two beam; the two connecting rod, cross section type L, placed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of the two bea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through hole, the two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through hole and end face mounting holes and two beam connection. The beam has simple and stable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elevator car support, simple assembly, low production cost, good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
技术介绍
轿厢架是承重结构件,是一个框形金属架,由上、下、立梁和拉条(拉杆)组成。框架的材质选用槽钢或按要求压成的钢板,上、下、立梁之间一般采用螺栓联结。在上、下梁的四角有供安装轿厢导靴和安全钳的平板,在上梁中部下方有供安装轿顶轮或绳头组合装置的安装板,在立梁上(也称侧立柱)留有安装轿厢开关板的支架。轿厢体形态像一个大箱子,由轿底、轿壁、轿顶及轿门等组成,轿底框架采用规定型号及尺寸的槽钢和角钢焊成,并在上面铺设一层钢板或木板。为使之美观,常在钢板或木板之上再粘贴一层塑料地板。轿壁由几块薄钢板拼合而成。每块构件的中部有特殊形状的纵向筋,目的是增强轿壁的强度,并在每块物体的拼合接缝处,有装饰嵌条遮住。轿内壁板面上通常贴有一层防火塑料板或采用具有图案、花纹的不锈钢薄板等,也有把轿壁填灰磨平后再喷漆的。轿壁间,以及轿壁与轿顶、轿底之间一般采用螺钉连接、紧固。轿顶的结构与轿壁相似,要求能承受一定的载重(因电梯检修工有时需在轿顶上工作),并有防护栏以及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安全窗。有的轿顶下面装有装饰板(一般客梯有,货梯没有),在装饰板的上面安装照明、风扇。另外,为防止电梯超载运行,多数电梯在轿厢上设置了超载装置。超载装置安装的位置,有轿底称重式(超载装置安在轿厢底部)及轿顶称重式(超载装置安在轿厢上梁)等。对于电梯上梁,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973372U,公开了一种含减震装置的电梯上梁组件,包括两第一上梁,还包括两第二上梁,两减震装置,导靴板和两支撑板;两所述第一上梁为U型板,开口朝外背向设置,两所述第二上梁为L型板,背向设置在两所述第一上梁之间,两所述第一上梁的上端与所述导靴板固定,两所述第二上梁的上部通过一所述支撑板固定,两所述第二上梁的下部通过另一所述支撑板固定,所述第一上梁与所述第二上梁的下端通过所述减震装置固定。本技术在两U型板之间增加两L型板,L型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固定,U型板与L型板的下端通过减震装置固定,既增加了稳固性,又减少了轿厢的震动,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增加了乘客乘坐电梯的舒适性。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电梯上梁组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且减震结构磨损高,使用寿命有待考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所述上梁结构简单、稳固,保证对电梯轿厢的支撑,装配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所述上梁结构包括:两横梁,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截面为一一侧面开口的框体,横梁上端面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沿横梁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两固定孔,两横梁位于同侧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横梁下端面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两横梁上安装孔对应设置;一导靴板,沿两横梁长度方向盖设于所述两横梁上端面,表面分别开设与横梁上端面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通孔,导靴板通过固定通孔和固定孔装设于所述两横梁上端面;两连接杆,截面为L型,垂直于两横梁放置,表面分别开设与横梁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通孔,两连接杆分别通过安装通孔和安装孔与两横梁下端面连接。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杆安装通孔与对应的横梁下端面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另,插设于安装孔和安装通孔的螺栓和螺母之间依次设置有垫片和弹簧垫圈。另有,所述两导靴板固定通孔与对应的横梁上端面固定孔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再,插设于固定孔和固定通孔的螺栓和螺母之间依次设置有垫片和弹簧垫圈。再有,两连接杆对称设置于所述横梁下端面。且,所述两横梁相对面的两端上分别沿两横梁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3个装配孔。另,位于固定通孔之间的导靴板表面分别沿导靴板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2个连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上梁结构简单、稳固,保证对电梯轿厢的支撑,装配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1~图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所述上梁结构包括:两横梁1,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截面为一一侧面开口的框体,横梁1上端面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沿横梁1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两固定孔11,两横梁1位于同侧的固定孔11对应设置;横梁1下端面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12,两横梁1上安装孔12对应设置;一导靴板2,沿两横梁1长度方向盖设于所述两横梁1上端面,表面分别开设与横梁1上端面固定孔11相对应的固定通孔21,导靴板2通过固定通孔21和固定孔11装设于所述两横梁1上端面;两连接杆3,截面为L型,垂直于两横梁1放置,表面分别开设与横梁1安装孔12相对应的安装通孔31,两连接杆3分别通过安装通孔31和安装孔12与两横梁1下端面连接。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杆3安装通孔31与对应的横梁1下端面安装孔12之间通过螺栓4和螺母5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另,插设于安装孔12和安装通孔31的螺栓4和螺母5之间依次设置有垫片(未图示)和弹簧垫圈(未图示)。另有,所述两导靴板2固定通孔21与对应的横梁1上端面固定孔11之间通过螺栓4和螺母5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再,插设于固定孔11和固定通孔21的螺栓4和螺母5之间依次设置有垫片(未图示)和弹簧垫圈(未图示)。再有,两连接杆3对称设置于所述横梁1下端面。且,所述两横梁1相对面的两端上分别沿两横梁1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3个装配孔13。另,位于固定通孔21之间的导靴板2表面分别沿导靴板2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2个连接孔2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结构简单、稳固,保证对电梯轿厢的支撑,装配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结构包括:两横梁,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截面为一一侧面开口的框体,横梁上端面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沿横梁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两固定孔,两横梁位于同侧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横梁下端面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两横梁上安装孔对应设置;一导靴板,沿两横梁长度方向盖设于所述两横梁上端面,表面分别开设与横梁上端面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通孔,导靴板通过固定通孔和固定孔装设于所述两横梁上端面;两连接杆,截面为L型,垂直于两横梁放置,表面分别开设与横梁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通孔,两连接杆分别通过安装通孔和安装孔与两横梁下端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结构包括:两横梁,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截面为一一侧面开口的框体,横梁上端面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沿横梁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两固定孔,两横梁位于同侧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横梁下端面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两横梁上安装孔对应设置;一导靴板,沿两横梁长度方向盖设于所述两横梁上端面,表面分别开设与横梁上端面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通孔,导靴板通过固定通孔和固定孔装设于所述两横梁上端面;两连接杆,截面为L型,垂直于两横梁放置,表面分别开设与横梁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通孔,两连接杆分别通过安装通孔和安装孔与两横梁下端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连接杆安装通孔与对应的横梁下端面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步荣董飞廖启德严建东马勇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谦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