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2771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的上方设有上防护座,且防护主体的下方设有下防护座,所述上防护座与下防护座上均设有凸起的凸沿,所述上防护座与下防护座均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防护主体的顶部和底部,且上防护座与下防护座的中心均设有旋转机构插孔,所述旋转机构插孔的边缘为紧固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采用组装式结构,部件数量少,组装要求低,现场组装效率高,紧固环、密封圈和加强筋为弹性橡胶材质,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旋转机构,适应范围广,防护主体为网眼结构,能够降低旋转结构运行时的阻力。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the rotating parts of an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rotating parts of an elevator door includes main body, the upper part of the door body are provided with protective seat, and the bottom of the protectio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oor seat, the seat and the lower seat door door are arranged on the convex edge, the upper seat and the lower door through the door seat screw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bottom of the top door, and the door on the seat and the lower seat center door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mechanism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of jack jack, the edges of the fasten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n assembly type structure, a small number of components, assembly requirements, on-site assembly efficiency, fastening ring, sealing ring and stiffener as elastic rubber material, have certain elastic deformation ability, can adapt to the rota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 sizes, adapt to a wide range of protection for the main mesh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rotating structure runnin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旋转结构防护
,具体是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梯中的旋转机构一般直接裸露在外,操作人员如有不慎容易造成事故,给操作者带来伤害,同时旋转部件在旋转时由于速度过快容易卷入周围物件,导致磨损和破损,影响旋转部件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接裸露在外,操作人员如有不慎容易造成事故,同时旋转部件在旋转时由于速度过快容易卷入周围物件,导致磨损和破损,影响旋转部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的上方设有上防护座,且防护主体的下方设有下防护座;所述上防护座与下防护座上均设有凸起的凸沿;所述上防护座与下防护座均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防护主体的顶部和底部,且上防护座与下防护座的中心均设有旋转机构插孔;所述旋转机构插孔的边缘为紧固环,所述紧固环通过加强筋与下防护座连接,所述加强筋的上表面固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防护主体为一片式网面结构,且防护主体可为不锈钢薄板材质。优选的,所述防护主体的两侧边缘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柱状中空结构,且连接件的中心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凸沿的最大直径等于防护主体围绕时的最小直径,且凸沿的凸起高度不低于2cm。优选的,所述螺钉为尼龙倒刺扣钉。优选的,所述凸沿的内壁上与螺钉位置对应处设有扣件。优选的,所述紧固环、加强筋和密封圈均可为弹性橡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现场组装速度快,防护效果好的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本技术整体采用组装式结构,部件数量少,组装要求低,现场组装效率高,紧固环、密封圈和加强筋为弹性橡胶材质,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旋转机构,适应范围广,防护主体为网眼结构,能够降低旋转结构运行时的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的下防护座的俯视图。图中:1-上防护座、2-螺钉、3-防护主体、4-连接件、5-下防护座、6-凸沿、7-紧固环、8-旋转机构插孔、9-密封圈、10-加强筋、11-扣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3,防护主体3的上方设有上防护座1,且防护主体3的下方设有下防护座5,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均为圆盘形结构,且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的直径均大于防护主体3围起时的最大直径,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上均设有凸起的凸沿6,凸沿6方便固定防护主体3,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均通过螺钉2分别固定在防护主体3的顶部和底部,且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的中心均设有旋转机构插孔8,旋转机构插孔8的边缘为紧固环7,紧固环7通过加强筋10与下防护座5连接,加强筋10的上表面固设有密封圈9,密封圈9与加强筋10交错形成防护结构,能够防止物件和人体接触旋转结构,从而达到防护作用。防护主体3为一片式网面结构,网孔结构有利于降低防护主体3受到的阻力,且防护主体3可为不锈钢薄板材质,硬度较高,使用寿命长,防护主体3的两侧边缘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为柱状中空结构,且连接件4的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凸沿6的最大直径等于防护主体3围绕时的最小直径,且凸沿6的凸起高度不低于2cm,确保足够的高度用于固定螺钉2,螺钉2为尼龙倒刺扣钉,螺钉2与扣件11连接时倒刺结构能够防止脱落,凸沿6的内壁上与螺钉2位置对应处设有扣件11,紧固环7、加强筋10和密封圈9均可为弹性橡胶结构,弹性变形能力好,能够适用不同大小的旋转机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下防护座5穿过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位于旋转机构插孔8内,紧固环7自动适应旋转机构大小,密封圈9与加强筋10交错能够防止外部物件进入内部,然后将防护主体3套在凸沿6的外表面,最后将上防护座1安装在防护主体3的顶部,将螺钉2安装在防护主体3顶部和底部的边缘处,扣件11能够扣住螺钉2表面的倒刺结构从而起到固定作用。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3)的上方设有上防护座(1),且防护主体(3)的下方设有下防护座(5);所述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上均设有凸起的凸沿(6);所述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均通过螺钉(2)分别固定在防护主体(3)的顶部和底部,且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的中心均设有旋转机构插孔(8);所述旋转机构插孔(8)的边缘为紧固环(7),所述紧固环(7)通过加强筋(10)与下防护座(5)连接,所述加强筋(10)的上表面固设有密封圈(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3)的上方设有上防护座(1),且防护主体(3)的下方设有下防护座(5);所述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上均设有凸起的凸沿(6);所述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均通过螺钉(2)分别固定在防护主体(3)的顶部和底部,且上防护座(1)与下防护座(5)的中心均设有旋转机构插孔(8);所述旋转机构插孔(8)的边缘为紧固环(7),所述紧固环(7)通过加强筋(10)与下防护座(5)连接,所述加强筋(10)的上表面固设有密封圈(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旋转部件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3)为一片式网面结构,且防护主体(3)可为不锈钢薄板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东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