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翻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790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缸体翻转工装,包括:支撑组件,具有支腿;翻转组件,具有彼此垂直设置的底部承接面和侧部承接面,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配合;导向组件,具有导向轴,与所述底部承接面平行设置;挡板,与所述侧部承接面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装能够轻松实现工件从正立姿态向竖立姿态的转换,结构相对简单,不仅投入成本低。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接水盘,能很大程度上改善车间工作环境,应用范围较广。

Cylinder block over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缸体翻转工装
本技术涉及车辆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缸体翻转工装。
技术介绍
发动机缸体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姿态来适应夹具的装夹要求,对于手动上料的生产线,缸体不同工序的姿态转换是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于是缸体姿态翻转的可靠、轻便、安全便成了保证缸体加工质量的必要条件。目前对缸体姿态的转换,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采用吊具翻转缸体,吊具首先夹紧缸体,然后再使用翻转机构来实现缸体姿态的转换;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翻转机,驱动源为油缸或气缸,常见的结构有鼠笼式和夹抱式。第一种采用吊具翻转缸体,必须针对缸体特有外观进行专门设计,不仅结构复杂,柔性差,而且在吊装时中对缸体进行翻转,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过程中切削液也会较多,现场环境管理也较为困难;第二种采用翻转机进行翻转,尽管省人省力,但翻转机需要针对缸体的外观特征进行设计,保证其在翻转过程中不会脱落和滑移,专机专用,柔性也较差,且成本较高,设备整体较大,对于空间狭小的生产线布置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缸体翻转工装,整体外观简单,翻转可靠、成本较低,可兼容任意结构的缸体,可改善车间工作环境。本技术的缸体翻转工装,包括:支撑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缸体翻转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具有支腿(1);翻转组件,具有彼此垂直设置的底部承接面和侧部承接面,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配合;导向组件,具有导向轴(14),与所述底部承接面平行设置;挡板(7),与所述侧部承接面垂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具有支腿(1);翻转组件,具有彼此垂直设置的底部承接面和侧部承接面,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配合;导向组件,具有导向轴(14),与所述底部承接面平行设置;挡板(7),与所述侧部承接面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具有缓冲垫(2)和地脚(21),所述缓冲垫(2)设置在所述支腿(1)顶部,用于托接所述底部承接面或所述侧部承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缸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为方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还具有彼此平行间隔设置,且结构相同的一组支撑板,分别为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一支撑板(8)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1)均具有垂直设置的底边和侧边,在所述第一支撑板(8)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1)之间垂直的设置有滚筒(9);所述滚筒(9)、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底边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底边组成所述底部承接面;所述滚筒(9)、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侧边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侧边组成所述侧部承接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缸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张青锋段昌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