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748149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是从以对叶大戟的果实为原料,用有机溶剂提取,通过溶剂萃取法、正相硅胶柱层析法、反相硅胶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法中的三种至四种方法进行分离,采取薄层层析法检测分析,得到三个新的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并对这三个化合物进行了多药耐药逆转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述三个新的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多药耐药逆转活性,与抗肿瘤药物组合使用可不同程度地逆转耐药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可用于制备多药耐药逆转药物。

A false white Rugby type two terpene lacto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us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seudo white Rugby type two terpene lacto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 fake white elemane type two terpene lactones from Euphorbia sororia fruit as raw material, extraction with organic solvent were separat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normal phase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reversed-phase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Sephadex LH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20 in three to four kinds of methods, take the analysis of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detection, get three new fake white elemane type two terpene lactones and the three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al activ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fake white elemane type two terpene lactones with new MDR reversal activity in different degree, and resistance cancer drug combin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verse drug resistance of resistant cells to anti-tumor drugs, can be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al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三个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即分子中含有六元以上环状结构的二萜类化合物,骨架结构丰富多变,生物活性多种多样,包括细胞毒、多药耐药逆转、抗菌、抗HIV病毒等。目前已经发现的假白榄烷(Jatrophane)二萜的数量最多,假白榄烷二萜的结构特点是骨架由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十二元环稠合而成,即5/12环系。经过前期研究发现,假白榄烷二萜通常是高氧化态并普遍具有分子量700以上的较大分子结构,其结构之所以丰富,是因为在骨架上常具有各种取代基,如乙酰氧基、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异丁酰氧基、吡啶酰氧-3-基等。这些取代基在环上的位置不同,数目不同,构型不同,形成了这类化合物的丰富多变性。目前已报道的从对叶大戟中得到的化合物有50余个,主要包括黄酮及其苷、甾醇、香豆素、大环二萜、三萜、嘧啶、腺苷、神经鞘脂、鞣花酸等。2013年本课题组申请专利“对叶大戟果实中的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的六个化合物为假白榄烷型大环二萜中的同一类型化合物,而本次研究中的三个新型化合物为对叶大戟中首次发现的假白榄烷型骨架的内酯类化合物,在C-5,6位有一个六元或八元环内酯结构,该内酯环对其生物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与前者有根本区别,因此,不能通过现有活性研究结果推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本研究在前期基础上,对对叶大戟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挖掘研究,对明确其次生代谢产物提供参考,也为揭示其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即一种药物作用于肿瘤使之产生耐药性后,该肿瘤对从未接触、结构无关、靶点不同、机制各异的多种抗肿瘤药也具有交叉耐药性的现象。MDR有多种形成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机制之一是ABC家族转运蛋白(目前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为ABCB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p)的过表达,导致药物外排增加,形成耐药性。近年来,许多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假白榄烷二萜类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显著的MDR逆转活性,因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2013年本课题组申请的专利“对叶大戟果实中的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进行了“抗耐药逆转活性”测定,该活性旨在考察肿瘤耐药细胞对专利中所指化合物的耐药指数,用于评价耐药性,而本研究在前期基础上检测了新化合物的“耐药逆转活性”,旨在考察新化合物与传统抗肿瘤药物联用后,能否通过竞争性结合耐药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充当其底物,达到逆转耐药细胞耐药性的目的,使得传统抗肿瘤药物能够在细胞内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用于评价新化合物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是从对叶大戟(EuphorbiasororiaA.Schrenk)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三个新的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并对得到的三个新的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进行了多药耐药逆转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述的三个新的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具有不同程度的多药耐药逆转活性,与抗肿瘤药物组合使用可不同程度地逆转耐药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可用于制备多药耐药逆转药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式(Ⅰ)化合物为(2R*,3R*,4R*,5R*,6R*,7R*,8S*,9S*,13S*,14S*,15R*)-6-苯甲酰氧基-3,15-二羟基-7-异丁酰氧基-11E-烯-2,8,9,14-四乙酰氧基假白榄烷-5,6-己内酯-22-酮;式(Ⅱ)化合物为(2R,3R,4R,5R,6S,7R,8S,9S,13S,14S,15R)-6-苯甲酰氧基-3,15-二羟基-7-异丁酰氧基-11E-烯-2,8,9,14-四乙酰氧基假白榄烷-5,6-己内酯-22-酮;式(Ⅲ)化合物为(1S*,2S*,3R*,4S*,5R*,6S*,7R*,8S*,9S*,11S*,12S*,13S*,14S*,15R*)-5-苯甲酰氧基-6,15-二羟基-11,12-环氧-1,2,7,8,9,14-六乙酰氧基假白榄烷-3,6-辛内酯-22-酮。所述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a、以对叶大戟的果实为原料,粉碎后用5-10倍量体积浓度为50-99%的乙醇水溶液、无水乙醇、纯丙酮、体积浓度为50-99%的甲醇水溶液、无水甲醇进行室温下的渗漉或冷浸提取,或加热回流提取,浓缩得到对叶大戟的粗提物;b、将步骤a得到的粗提物用乙醇分散,加入石油醚、正己烷或环己烷萃取,或将粗提物用石油醚、正己烷或环己烷分散,再加入乙醇萃取3-5次,将乙醇萃取液浓缩,得到乙醇萃取物浸膏;c、将步骤b得到的乙醇萃取物浸膏经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法中的两种或三种进行分离,即得到式(Ⅰ)化合物为(2R*,3R*,4R*,5R*,6R*,7R*,8S*,9S*,13S*,14S*,15R*)-6-苯甲酰氧基-3,15-二羟基-7-异丁酰氧基-11E-烯-2,8,9,14-四乙酰氧基假白榄烷-5,6-己内酯-22-酮;式(Ⅱ)化合物为(2R,3R,4R,5R,6S,7R,8S,9S,13S,14S,15R)-6-苯甲酰氧基-3,15-二羟基-7-异丁酰氧基-11E-烯-2,8,9,14-四乙酰氧基假白榄烷-5,6-己内酯-22-酮;式(Ⅲ)化合物为(1S*,2S*,3R*,4S*,5R*,6S*,7R*,8S*,9S*,11S*,12S*,13S*,14S*,15R*)-5-苯甲酰氧基-6,15-二羟基-11,12-环氧-1,2,7,8,9,14-六乙酰氧基假白榄烷-3,6-辛内酯-22-酮。步骤c中所用正相硅胶柱层析法为常压或加压柱层析,所用填料为硅胶,所用洗脱剂为石油醚、环己烷、正己烷、丙酮、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中至少两种溶剂的混合物,采用等度洗脱或梯度洗脱。步骤c中所用反相硅胶柱层析法为常压或加压柱层析,洗脱剂为体积浓度为65-99%的甲醇水溶液或55-99%的乙腈水溶液,采用等度洗脱或梯度洗脱。步骤c中所用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法为常压柱层析,洗脱剂为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它们中至少两种溶剂的混合物,采用等度洗脱或梯度洗脱。所述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中的式(Ⅰ)和式(Ⅱ)化合物在制备多药耐药逆转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三个新型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定及耐药逆转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述式(Ⅰ)-式(Ⅲ)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有较弱的细胞毒活性,并且式(Ⅰ)和式(Ⅱ)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多药耐药逆转活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可通过从植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也可以经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化学修饰方法合成获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采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等现代波谱手段确定其结构,结构鉴定过程如下:式(Ⅰ)化合物为白色无定型粉末,+2.0(c0.1,MeOH);UV(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式(Ⅰ)化合物为(2R*,3R*,4R*,5R*,6R*,7R*,8S*,9S*,13S*,14S*,15R*)-6-苯甲酰氧基-3,15-二羟基-7-异丁酰氧基-11E-烯-2,8,9,14-四乙酰氧基假白榄烷-5,6-己内酯-22-酮;式(Ⅱ)化合物为(2R,3R,4R,5R,6S,7R,8S,9S,13S,14S,15R)-6-苯甲酰氧基-3,15-二羟基-7-异丁酰氧基-11E-烯-2,8,9,14-四乙酰氧基假白榄烷-5,6-己内酯-22-酮;式(Ⅲ)化合物为(1S*,2S*,3R*,4S*,5R*,6S*,7R*,8S*,9S*,11S*,12S*,13S*,14S*,15R*)-5-苯甲酰氧基-6,15-二羟基-11,12-环氧-1,2,7,8,9,14-六乙酰氧基假白榄烷-3,6-辛内酯-22-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白榄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以对叶大戟的果实为原料,粉碎后用5-10倍量体积浓度为50-99%的乙醇水溶液、无水乙醇、纯丙酮、体积浓度为50-99%的甲醇水溶液、无水甲醇进行室温下的渗漉或冷浸提取,或加热回流提取,浓缩得到对叶大戟的粗提物;b、将步骤a得到的粗提物用乙醇分散,加入石油醚、正己烷或环己烷萃取,或将粗提物用石油醚、正己烷或环己烷分散,再加入乙醇萃取3-5次,将乙醇萃取液浓缩,得到乙醇萃取物浸膏;c、将步骤b得到的乙醇萃取物浸膏经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法中的两种或三种进行分离,即得到式(Ⅰ)化合物为(2R*,3R*,4R*,5R*,6R*,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吉艾克拜尔·艾萨胡蕊高洁信学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