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573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蜗轮蜗杆减速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它包含蜗杆、蜗轮、箱体和电机,所述蜗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蜗杆箱、蜗轮箱组成,所述蜗轮箱由左、右蜗轮箱板和开膛式连接管构成,所述蜗杆箱设在所述左、右蜗轮箱板之间,所述蜗杆箱一侧通过销轴支撑在所述左、右蜗轮箱板上,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蜗杆箱另一侧上,所述电机通过第一弹簧联接在所述开膛式连接管的管体上。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消除啮合侧隙,长时间维持传动精度的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自动补偿零部件制造误差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安装调试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
本技术涉及蜗轮蜗杆减速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
技术介绍
蜗轮蜗杆减速机具有低成本、单级传动比大、体积紧凑的特点,由于很多场合需要实现运动的准确控制,而蜗轮蜗杆减速机在制造过程中总有误差,零部件运转过程中也会有磨损造成精度丧失。高精度的零件制造也带来成本的上升,目前市场希望有一个能实现减速,高传动精度,能长时间维持传动精度的传动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消除啮合侧隙,长时间维持传动精度的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它包含蜗杆、蜗轮、箱体和电机,所述蜗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蜗杆箱、蜗轮箱组成,所述蜗轮箱由左蜗轮箱板、右蜗轮箱板和开膛式连接管构成,所述蜗杆箱设在所述左蜗轮箱板和所述右蜗轮箱板之间,所述蜗杆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蜗杆箱上,所述蜗杆箱一侧通过销轴支撑在所述左蜗轮箱板和所述右蜗轮箱板上,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蜗杆箱另一侧上,所述电机通过第一弹簧联接在所述开膛式连接管的管体上。本技术为了使蜗杆能够自动消除轴向间隙,对所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蜗杆端面与所述轴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主剖面图。图2为图1沿A-A剖视图。图3为图2沿C-C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为蜗轮箱结构图。图5为蜗杆箱与电机联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含蜗杆8、蜗轮6、箱体和电机10,所述蜗杆8一端与所述电机10输出轴相联接,所述箱体由蜗杆箱7、蜗轮箱组成,所述蜗轮箱由左蜗轮箱板1、右蜗轮箱板11和开膛式连接管2构成(如图4所示),所述蜗杆箱7设在所述左蜗轮箱板1和所述右蜗轮箱板11之间,所述蜗杆8两端通过轴承4支撑在所述蜗杆箱7上,所述蜗杆箱7一侧通过销轴3支撑在所述左蜗轮箱板1和所述右蜗轮箱板11上(如图3所示),所述电机10固定在所述蜗杆箱7另一侧上(如图5所示),所述电机10通过第一弹簧9联接在所述开膛式连接管2的管体上。再如图2所示,在所述蜗杆8端面与所述轴承4之间设有第二弹簧5,第二弹簧5推动轴承4使蜗杆能够自动消除轴向间隙,同时给安装调试带来方便。当蜗轮蜗杆啮合传动出现磨损时,在第一弹簧9的拉动下,蜗杆箱可绕销轴3转动,同时也带动蜗杆转动,实现蜗杆与蜗轮啮合中心距的变化,可始终保证蜗杆与蜗轮无侧隙传动。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1、能够自动消除轴向间隙,安装调试方便。2、可降低零部件制造精度要求,降低制造成本。3、可始终实现无侧隙传动,自动补偿零部件制造误差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4、能够保证运动的长时间准确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它包含蜗杆(8)、蜗轮(6)、箱体和电机(10),所述蜗杆(8)一端与所述电机(10)输出轴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蜗杆箱(7)、蜗轮箱组成,所述蜗轮箱由左蜗轮箱板(1)、右蜗轮箱板(11)和开膛式连接管(2)构成,所述蜗杆箱(7)设在所述左蜗轮箱板(1)和所述右蜗轮箱板(11)之间,所述蜗杆(8)两端通过轴承(4)支撑在所述蜗杆箱(7)上,所述蜗杆箱(7)一侧通过销轴(3)支撑在所述左蜗轮箱板(1)和所述右蜗轮箱板(11)上,所述电机(10)固定在所述蜗杆箱(7)另一侧上,所述电机(10)通过第一弹簧(9)联接在所述开膛式连接管(2)的管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它包含蜗杆(8)、蜗轮(6)、箱体和电机(10),所述蜗杆(8)一端与所述电机(10)输出轴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蜗杆箱(7)、蜗轮箱组成,所述蜗轮箱由左蜗轮箱板(1)、右蜗轮箱板(11)和开膛式连接管(2)构成,所述蜗杆箱(7)设在所述左蜗轮箱板(1)和所述右蜗轮箱板(11)之间,所述蜗杆(8)两端通过轴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自军赵超鲁成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午马减速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