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234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栏头,包括承撞部、导向部和装接部;所述导向部一端与承撞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装接部固接;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所述装接部用于将所述护栏头连接到护栏板上。所述承撞部包括承撞面板和加强筋板;承撞面板两侧边缘折弯凸起;加强筋板固设在承撞面板后侧;承撞部通过加强筋板与所述导向部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道路护栏,包括立柱、护栏板,上述的护栏头;所述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设置在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的导向夹角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道路护栏,当车辆与道路护栏起始端发生碰撞时,护栏头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并引导车辆绕立柱偏转,保证立柱不进入车辆内部,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

A guardrail head and a road guardrail with the head of the guardra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uardrail head, comprising a bearing part and a guide part and hit the attached part; one end of the guide part and the hitting portion are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guide; angle between the guide part and the preset attachment; the attached to the head is connected to the guard plate on the fence. The bearing part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e and a stiffener plate; the edge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impact plate are bent and convex; the stiffener plate is fix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impact plate; the bearing part is fixed with the guiding part through the stiffening rib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road guardrail, which comprises a column and a guardrail plate. The column on the initial end of the road guardrail is arranged in the guiding angle between the guiding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The road guardrail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llides with the initial end of the road guardrail, and the barrier head can absorb the collision energy, and guide the vehicle to deflect around the column to ensure that the column does not enter the interior of the vehicle, thereby reducing the injury caused by the accid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本技术属于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技术介绍
交通护栏是重要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可用于分离车道,引导车流,提高交通安全性;还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吸收撞击能量,矫正失控车的运行方向,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统计表明,道路分叉路段是交通事故高发区,特别是在高速路口,当驾驶者刹车降速不及时,或者方向失去控制,很可能发生车辆撞击到护栏的情况。分叉路段通常是护栏的起始端,现有技术中,为了护栏的稳固,均是采用立柱作为护栏的起始端。而立柱作为护栏的支撑,为了保证护栏的稳固效果,立柱均具有较大的撞击强度和刚性。因此,当车辆撞击到护栏起始端的立柱上,立柱并不会遭受严重破坏,大部分碰撞能量被传递到车辆上,造成车辆损坏,立柱很可能进入车辆内部,对车辆内的人员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当车辆与护栏起始端发生碰撞时,护栏头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并引导车辆绕立柱偏转,保证立柱不进入车辆内部,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栏头,包括承撞部、导向部和装接部;其中:所述导向部一端与承撞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装接部固接;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所述装接部用于将所述护栏头连接到护栏板上。优选的,所述承撞部包括承撞面板和加强筋板;所述承撞面板两侧边缘折弯凸起;所述加强筋板固设在承撞面板后侧;所述承撞部通过加强筋板与所述导向部固接。优选的,所述装接部具有容纳护栏板的容纳腔。优选的,所述装接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所述槽钢一端与导向部固接,上下槽钢与导向部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一种道路护栏,包括立柱、护栏板,还包括上述的一种护栏头;所述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的导向夹角内。优选的,所述立柱包括地基梁和竖梁,所述地基梁与地面固接,所述竖梁与地基梁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护栏板为波形护栏板。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护栏起始端增加护栏头,利用护栏头的承撞部接受车辆的碰撞,以吸收碰撞能量,降低事故危害程度;(2)护栏头所设置的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形成预设的导向夹角,并将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设置在该导向夹角内,当车辆与护栏头发生碰撞,导向部受力变形,与装接部之间的导向夹角变小,从而引导车辆绕立柱发生偏转,保证立柱不进入车辆内部,从而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3)护栏头的装接部设有容纳护栏板的容纳腔,将护栏头与护栏板连接时,仅需将容纳部与护栏板套接后,在与立柱固定,安装便捷;(4)采用容纳腔将装接部与护栏板装接,装接部与护栏板之间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了装接部的抗变形能力;(5)采用上下两根槽钢组成装接部,槽钢与导向部之间形成容纳腔,结构简单又具有较大刚性;(6)立柱采用地基梁和竖梁可拆卸连接结构,特别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采用该结构,当发生碰撞使,因地基梁伸入到地基内部,基本不会造成损坏,因此仅需更换竖梁和护栏头,操作简单便捷,能够缩短护栏维修的时间,以恢复道路通行,较少经济损失。(7)护栏板采用波形护栏板,波形护栏板能够充分吸收碰撞能量,矫正车辆运行方向,降低事故危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护栏头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道路护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柱示意图。其中,1为护栏头,11为承撞部,111为承撞面板,112为加强筋板,12为导向部,13为装接部,2为立柱,21为地基梁,22为竖梁,3为护栏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给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护栏头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护栏头1,包括承撞部11、导向部12和装接部13。承撞部11包括承撞面板111和加强筋板112。导向部12一端与加强筋板112固接,另一端与装接部13固接;导向部12与装接部13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装接部13用于将护栏头1连接到护栏板上。为了使车辆与护栏头1发生碰撞时,承撞部12能够尽可能地接收碰撞能量,降低事故危害,本实施例中,承撞面板111采用大面积钢板制成,同时也避免碰撞时存在尖锐物造成二次伤害。承撞面板111两侧边缘设有折弯凸起,作为碰撞时的第一道缓冲装置。加强筋板112固设在承撞面板111后侧,作为承撞面板111的形态支撑,并作为第二道缓冲装置,以在碰撞中吸收大部分的碰撞能量,降低车辆的速度,减轻事故严重程度。同时,加强筋板112能够传递碰撞能量至与其固接的导向部12。本实施例中,装接部13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所述槽钢一端与导向部12固接,上下两根槽钢开口相对设置,并与导向部12固接后,形成容纳腔。通过将容纳腔套接在护栏板3上,实现护栏头1与护栏的装配。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道路护栏的实施例。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道路护栏包括护栏头1、立柱2和护栏板3。其中护栏头1采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类型,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2设置在导向部12与装接部13之间的导向夹角内。本实施例中的道路护栏,在起始端的立柱2,包括地基梁21和竖梁22,参见图3,地基梁21固定在地面上,地基梁21和竖梁22上开设有对应的螺栓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采用地基梁21和竖梁22可拆卸连接结构,特别是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2采用该结构,当发生碰撞使,因地基梁21伸入到地基内部,基本不会造成损坏,因此仅需更换竖梁22和护栏头1,操作简单便捷,极大地缩短道路护栏维修的时间,能够最快恢复道路通行,减少经济损失。其余的立柱2在碰撞中发生损坏的概率不大,因此采用竖梁22直接固定到地面上,以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的护栏板3采用波形护栏板,通过护栏头1装接部13上的容纳腔套接在护栏板3上,实现护栏头1与道路护栏的装配,再将护栏板3和护栏头1与护栏起始端的立柱2固定连接。当车辆与护栏头1发生碰撞,导向部12接收到来自加强筋板112传递的剩余碰撞能量,迫使导向部12发生弯曲变形。在立柱2的支撑作用及导向夹角的引导下,导向部12能够绕立柱2发生弯曲变形,使导向部12与装接部13之间的导向夹角变小。因此,导向部12能够引导承撞部11和碰撞的车辆一起绕立柱2发生偏转,保证立柱2不会在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撞部、导向部和装接部;其中:所述导向部一端与承撞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装接部固接;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所述装接部用于将所述护栏头连接到护栏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撞部、导向部和装接部;其中:所述导向部一端与承撞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装接部固接;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所述装接部用于将所述护栏头连接到护栏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撞部包括承撞面板和加强筋板;所述承撞面板两侧边缘折弯凸起;所述加强筋板固设在承撞面板后侧;所述承撞部通过加强筋板与所述导向部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接部具有容纳护栏板的容纳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科发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