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210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砖体,砖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底锥,底锥的形状呈尖端朝下的锥状,底锥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球形的加强件;在铺设透水砖时,将砖体铺设在地基上的同时,使底锥插进地基内,增大砖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和深度,加强件增大了砖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使得砖体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并且地基对底锥产生横向的压力,在底锥与地基之间产生竖向的静摩擦力,在因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挤压下陷,使得透水砖与地基之间存在空隙,并且行人从该透水砖上踩过时,由于底锥对砖体的支撑所用和底锥与地基之间的静摩擦力,减少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

A pervious brick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ponge Cit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permeable brick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comprises a brick body, the brick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bottom cone, cone shape conical tip down the bottom cone bottom reinforcement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spherical; in the laying of water permeable brick when will the brick laying on the ground at the same time, the bottom cone inserted into the ground, increasing the brick and ground contact area and depth of reinforcement increases the contact area and the brick foundation, mak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rick and the ground is more stable, and the lateral pressure on the foundation bottom cone. The vertical force of static friction between the bottom cone and the foundation for long-term use, squeezed foundation subsidence, so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permeable brick and ground, and pedestrians from the permeable brick on the bottom of the cone due to outdated brick branch The static friction between the bottom cone and the foundation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loosening of the permeable br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
本技术涉及工程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一种国家倡导的城市雨水和洪涝的管理概念,其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且在需要时将雨水排出的一种系统。其中透水砖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透水砖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砖头无异,但在运用中却能像海绵一样,能渗水、会“呼吸”,而且它是通过建筑垃圾资源化变废为宝得来的,大量采用透水性材料铺筑各种场地和路面是我国乃至世界道路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举措之一。但是,铺就的透水砖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位于透水砖底下的地基容易被挤压下陷,使得透水砖与地基之间存在空隙,造成透水砖的松动,不利于人们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具有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底锥,所述底锥的形状呈尖端朝下的锥状,所述底锥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球形的加强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透水砖时,将砖体铺设在地基上的同时,使底锥插进地基内,增大砖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和深度,使得砖体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并且地基对底锥产生横向的压力,在底锥与地基之间产生竖向的静摩擦力,在因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挤压下陷,使得透水砖与地基之间存在空隙,并且行人从该透水砖上踩过时,由于底锥对砖体的支撑所用和底锥与地基之间的静摩擦力,减少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设置了球形的加强件后,进一步增大了砖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而且球形的加强件在地基的包裹下增大了地基在竖直方向对砖体的作用力,进步一减少了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砖体设置有储水孔,所述储水孔横向贯穿砖体相对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地面吸收雨水的能力是有限的,在雨势过大时,地面会存在不能及时吸收全部雨水的情况,而多余的雨水将会漫过实心的透水砖,对行人的行走造成不便,在设置储水孔后,多余的雨水可以暂存在储水孔内,提高透水砖的储水能力,并且砖体之间贯穿砖体的储水孔相互连通,进一步提高了透水砖的储水能力。优选的,所述砖体的4个侧边均贯穿设置有储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储水孔,进一步提高透水砖的储水能力。优选的,所述砖体的一对相邻的侧边各向外凸出形成有定位块,所述砖体的另一对相邻的侧边个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槽,两两相连的所述砖体之间的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和定位块的插接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在铺设透水砖时定位透水砖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即可实现相邻的透水砖之间的对其,提高透水砖的铺设效率。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为梯形,且远离砖体的的一边为下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定位块与定位槽在插接配合的同时实现卡接配合,对相互连接的砖体产生横向的卡接配合关系,减少相互连接的砖体发生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情况,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并且在梯形的定位块和定位槽的插接配合下,减少相互连接的砖体之间发生晃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砖体每一侧的定位块或定位槽的数量大于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砖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为雨水的下渗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提高地面吸收雨水的速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铺设透水砖时,将砖体铺设在地基上的同时,使底锥插进地基内,增大砖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和深度,使得砖体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并且地基对底锥产生横向的压力,在底锥与地基之间产生竖向的静摩擦力,在因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挤压下陷,使得透水砖与地基之间存在空隙,并且行人从该透水砖上踩过时,由于底锥对砖体的支撑所用和底锥与地基之间的静摩擦力,减少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并且球形的加强件进一步增大了砖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而且球形的加强件在地基的包裹下增大了地基在竖直方向对砖体的作用力,进步一减少了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多余的雨水可以暂存在储水孔内,提高透水砖的储水能力,而且透水孔为雨水的下渗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提高地面吸收雨水的速度,在梯形的定位块和定位槽的插接配合下,减少相互连接的砖体之间发生晃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2个透水砖相互连接的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1、砖体;2、底锥;3、加强件;4、储水孔;5、定位块;6、定位槽;7、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矩形设置的砖体1,并且砖体1的底部向下设置有8个底锥2,底锥2的形状呈尖端朝下的锥状,使底锥2插进地基内,增大砖体1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和深度,使得砖体1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并且地基对底锥2产生横向的压力,在底锥2与地基之间产生竖向的静摩擦力,在因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挤压下陷,使得透水砖与地基之间存在空隙,并且行人从该透水砖上踩过时,由于底锥2对砖体1的支撑所用和底锥2与地基之间的静摩擦力,减少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同时在底锥2的尖端固定设置有球形的加强件3,加强件3进一步增大了砖体1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而且球形的加强件3在地基的包裹下增大了地基在竖直方向对砖体1的作用力,进步一减少了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在砖体1的4个侧边朝向对侧贯穿开设有储水孔4,宽边的储水孔4数量为2,长边的储水孔4的数量为3,由于地面吸收雨水的能力是有限的,在雨势过大时,地面会存在不能及时吸收全部雨水的情况,而多余的雨水将会漫过实心的透水砖,对行人的行走造成不便,在设置储水孔4后,多余的雨水可以暂存在储水孔4内,提高透水砖的储水能力,并且砖体1之间贯穿砖体1的储水孔4相互连通,进一步提高了透水砖的储水能力。在砖体1的一对相邻的侧边各向外凸出形成有定位块5,并且定位块5的位于储水孔4的两侧,即长边上的定位块5的数量为4,宽边上的定位块5的数量为3,砖体1的另一对相邻的侧边个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槽6,并且砖体1之间的定位块5与定位槽6插接配合,位槽和定位块5的插接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在铺设透水砖时定位透水砖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定位块5与定位槽6插接配合即可实现相邻的透水砖之间的对其,提高透水砖的铺设效率,而且定位块5的形状为梯形,且远离砖体1的的一边为下底,定,使得定位块5与定位槽6在插接配合的同时实现卡接配合,对相互连接的砖体1产生横向的卡接配合关系,减少相互连接的砖体1发生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情况,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并且在梯形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其特征是: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底锥(2),所述底锥(2)的形状呈尖端朝下的锥状,所述底锥(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球形的加强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其特征是: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底锥(2),所述底锥(2)的形状呈尖端朝下的锥状,所述底锥(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球形的加强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其特征是:所述砖体(1)设置有储水孔(4),所述储水孔(4)横向贯穿砖体(1)相对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其特征是:所述砖体(1)的4个侧边均贯穿设置有储水孔(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其特征是:所述砖体(1)的一对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湛程世勇温真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