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157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领域,针对注浆压力过大容易使得缝隙中的水泥浆液溢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注浆管以及与注浆管连通的储浆容器,注浆管的一端开有出浆孔,储浆容器上开有进浆孔,进浆孔位于注浆管与储浆容器的连通位置的上方,注浆管内设有将水泥浆液压出出浆孔的螺旋叶片,注浆管上还设有驱动螺旋叶片转动的驱动件。通过进浆口向储浆容器中加入水泥浆液,然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螺旋叶片转动,使得水泥浆液被压出出浆孔,并注入至混凝土表面的缝隙中,有利于减少因注浆压力过大而导致水泥浆液溢出裂缝的情况,还不容易造成水泥浆液以及动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浇筑方法不当、捣振不密实等问题,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蜂窝、孔洞等表面缺陷,对于这些表面缺陷,一般采用注浆泵往缝隙中注入水泥浆液。但是,现有的注浆泵的注浆压力较大,而这种表面缺陷数量不多、缺陷深度不深,对注浆压力的要求不高,注浆泵的注浆压力过高还容易造成水泥从缝隙中溢出,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具有注浆压力不容易过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以及与注浆管连通的储浆容器,所述注浆管的一端开有出浆孔,所述储浆容器上开有进浆孔,所述进浆孔位于注浆管与储浆容器的连通位置的上方,所述注浆管内设有将注浆管内的水泥浆液压出出浆孔的螺旋叶片,所述注浆管上还设有驱动螺旋叶片转动的驱动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浆口向储浆容器中加入水泥浆液,使得水泥浆液流动至注浆管中,然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螺旋叶片转动,从而对注浆管中的水泥浆液施加压力,使得水泥浆液被压出出浆孔,并注入至混凝土表面的缝隙中,以修补缝隙,从而使得注浆压力更适于修补缝隙,有利于减少因注浆压力过大而导致水泥浆液溢出裂缝的情况,进而使得缝隙的修补效果更好,同时,还不容易造成水泥浆液以及动力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与螺旋叶片固定连接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电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电钻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进而为注浆管内的水泥浆液提供注浆压力,使得注浆操作只需要通过按压电钻的启动按钮以进行,同时,电钻还具有把手,从而使得注浆装置在注浆过程中更容易被握住,进而使得注浆装置的注浆操作更加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与注浆管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电钻与注浆管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旋叶片以及电钻均与注浆管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使得螺旋叶片以及注浆管内壁更容易被清洗,从而有利于减少注浆管内的水泥浆液凝固而导致螺旋叶片难以转动的情况,有利于延长注浆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上还固定有与注浆管内壁抵接的柔性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螺旋叶片上固定有与注浆管内壁抵接的柔性件,有利于提高螺旋叶片与注浆管内壁的密封性,从而使得注浆管中的水泥浆液更容易被螺旋叶片挤出,进而使得注浆装置的注浆更加均匀,使得注浆操作更易于进行,使得缝隙的修补效果更好;同时,使得注浆管内壁的清洗只需要向进浆孔注入清水,并沿着注浆管的长度方向往复推动螺旋叶片,从而使得注浆管内壁更加不容易残留有水泥浆液,进而使得注浆管内壁更容易被清理干净的同时使得注浆管的清理更加简便;另外,还有利于柔性件随着螺旋叶片的往复运动而同步发生形变,使得柔性件更加不容易阻挡螺旋叶片的运动,使得螺旋叶片更加不容易被卡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为自润滑材料,从而有利于减小柔性件在螺旋叶片的往复运动过程中与注浆管内壁的摩擦力,使得柔性件更加不容易对螺旋叶片的运动产生影响;同时,使得柔性件更加不容易被磨损,有利于延长柔性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浆管包括直管以及注浆头,所述出浆孔开设于注浆头远离直管的一端,且所述注浆头的横截面由靠近直管一端朝向出浆孔一端逐渐缩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浆头的横截面由靠近直管一端朝向出浆孔一端逐渐缩小的设置,有利于增大位于出浆孔处的水泥浆液的压力,从而使得注浆压力更容易满足注浆要求,进而有利于提高缝隙的修补效果;同时,使得注浆管内的水泥浆液更加不容易从出浆孔溢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浆管的内壁还固定有封堵注浆头靠近直管一端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有通孔,所述挡板靠近注浆头的一侧还设有通闭通孔的盖板,所述挡板上还设有驱动盖板封闭通孔的弹性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旋叶片转动以对注浆管内的水泥浆液施加压力,并推动水泥浆液朝向出浆孔运动时,水泥浆液的压力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以使得盖板打开,从而使得通孔被打开,进而使得注浆管内的水泥浆液从注浆管通过通孔进入至注浆头内并被挤出至出浆孔外;当注浆管不使用时,盖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封闭通孔,从而使得注浆管内的水泥浆液不容易在往储浆容器内灌入水泥浆液的过程中从出浆孔溢出,进而有利于减少水泥浆液的浪费的同时使得水泥浆液不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浆头与直管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浆头与直管可拆卸连接,使得注浆头内壁的更容易通过拆卸以清洗,使得注浆头的清洗更加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浆头与直管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浆头与直管螺纹连接,有利于提高注浆头与直管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使得水泥浆在注浆过程中更加不容易从注浆头与直管的连接处溢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浆孔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浆孔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的设置,使得水泥浆在从进浆孔进料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溢出,使得储浆容器的进浆操作更加简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进浆孔向储浆容器中加入水泥浆液,然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螺旋叶片转动,对注浆管中的水泥浆液施加压力,使得水泥浆液被压出出浆孔,并注入至混凝土表面的缝隙中,有利于减少因注浆压力过大而导致水泥浆液溢出裂缝的情况,还不容易造成水泥浆液以及动力资源的浪费;2.通过采用电钻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为注浆管内的水泥浆液提供注浆压力,使得注浆操作只需要通过按压电钻的启动按钮以进行,同时,电钻还具有把手,使得注浆装置在注浆过程中更容易被握住,使得注浆装置的注浆操作更加简便;3.通过螺旋叶片以及电钻均与注浆管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使得螺旋叶片以及注浆管内壁更容易被清洗,有利于减少注浆管内的水泥浆凝固而导致螺旋叶片难以转动的情况,有利于延长注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注浆管;11、直管;12、注浆头;121、出浆孔;2、储浆容器;21、进浆孔;22、圆孔;23、密封胶;3、驱动件;31、电钻;32、转轴;4、螺旋叶片;41、挡片;42、柔性件;421、卡槽;5、挡板;51、通孔;52、盖板;53、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参见图1以及图2,包括注浆管1以及与注浆管1连通的储浆容器2,储浆容器2上开有进浆孔21,注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注浆管(1)以及与注浆管(1)连通的储浆容器(2),所述注浆管(1)的一端开有出浆孔(121),所述储浆容器(2)上开有进浆孔(21),所述进浆孔(21)位于注浆管(1)与储浆容器(2)的连通位置的上方,所述注浆管(1)内设有将注浆管(1)内的水泥浆液压出出浆孔(121)的螺旋叶片(4),所述注浆管(1)上还设有驱动螺旋叶片(4)转动的驱动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注浆管(1)以及与注浆管(1)连通的储浆容器(2),所述注浆管(1)的一端开有出浆孔(121),所述储浆容器(2)上开有进浆孔(21),所述进浆孔(21)位于注浆管(1)与储浆容器(2)的连通位置的上方,所述注浆管(1)内设有将注浆管(1)内的水泥浆液压出出浆孔(121)的螺旋叶片(4),所述注浆管(1)上还设有驱动螺旋叶片(4)转动的驱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件(3)包括与螺旋叶片(4)固定连接的转轴(32)以及驱动转轴(32)转动的电钻(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叶片(4)与注浆管(1)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电钻(31)与注浆管(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叶片(4)上还固定有与注浆管(1)内壁抵接的柔性件(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补缝隙的注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柔性件(42)的材料为聚四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湛程世勇黄成荣莫勇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