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0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下凹式绿地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其包括下凹的绿地,绿地外边缘包围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连通有导水管以及排水管,排水槽内还设有通闭排水管的排水切换结构,排水切换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排水槽内的滑块以及凹陷于排水槽底部的切换孔,切换孔内设有袋状的防水层,防水层的边缘沿切换孔周向与切换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滑块连接有柔性件,柔性件远离滑块的端部连接于防水层远离边缘之处,排水切换结构还包括驱动滑块朝向排水管与排水槽连通处滑动以封堵排水管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绿地能吸收路面雨水以及不易使绿地内绿植烂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
本技术涉及下凹式绿地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化的建设日益增加,路面也被越来越多的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覆盖,使得城市路面的蓄水能力减弱,海绵城市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城市的蓄水能力,提高了城市应对干旱或洪涝的能力。现有的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多与城市路面直接连接,绿地内设有超出绿地表面一定高度的溢流井,绿地通过路面呈一定的坡度来收集雨水,收集到的雨水进入绿地内部,当绿地内的容水量达到最大值且超过绿地表面时,超过绿地表面的雨水通过绿地内设置的溢流井来排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溢流井来排出绿地内多余的雨水,由于溢流井的开口端超出绿地表面一定的高度,使得绿地表面需要聚集了一定的积水后才能通过溢流井排出,使得遇到长时间的暴雨时,由于绿地渗水的速度小于绿地上雨水积累的速度而需要通过溢流井将多余的雨水排出时,将使得绿地表面存在积水,虽然能有效降低绿地被进一步淹没而产生洪涝的情况,但是绿地表面的积水容易使得绿植因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导致缺氧而出现烂根的风险,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其具有不易使绿地内绿植烂根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包括下凹的绿地,所述绿地外边缘包围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连通有导水管以及排水管,所述导水管远离排水槽的一端延伸至绿地的土壤中,所述排水管远离排水槽的一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槽内还设有通闭排水管的排水切换结构,所述排水切换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排水槽内的滑块以及凹陷于排水槽底部的切换孔,所述切换孔内设有袋状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边缘沿切换孔周向与切换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滑块连接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远离滑块的端部连接于防水层远离边缘之处,所述排水切换结构还包括驱动滑块朝向排水管与排水槽连通处滑动以封堵排水管的弹性件,所述滑块封闭排水管时,所述柔性件处于紧绷状态,且所述柔性件远离滑块的端部高于防水层边缘或与防水层的边缘平齐,当所述排水槽内积水高度达到排水槽的深度的三分之一时,所述滑块打开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绿地外周围设的排水槽,使得来自路面的雨水大部分都流入排水槽内,由于切换孔内密封连接的防水层,使得进入切换孔的雨水不易进入切换孔的底部,使得切换孔内的雨水不易影响排水槽内的雨水对防水层产生的压力,由于滑块封闭排水管时柔性件处于紧绷状态,使得防水层受到柔性件的一定拉力,当降雨量较少时,使得排水槽内的雨水量较少,使得排水槽内的积水高度未达到排水槽深度的三分之一,从而使得防水层受到的排水槽内雨水的压力小于柔性件的拉力,从而导致防水层不朝向切换孔的底部伸展,使得与防水层通过柔性件连接的滑块不产生滑动,从而使得滑块继续封闭排水管,使得排水槽内的大部分雨水经过导水管进入绿地内,使得绿地内能接收到来自路面的大部分雨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绿地内的储水量。当降雨量较大时,使得排水槽内的雨水量较多,由于柔性件远离滑块的端部高于防水层的边缘或与防水层的边缘平齐,使得排水槽内的雨水可以较为容易的进入防水层内,从而使得防水层受到的排水槽内雨水的压力大于柔性件的拉力,使得防水层朝向切换孔的底部伸展,当排水槽内的积水高度达到排水槽的深度的三分之一时,使得与防水层通过柔性件连接的滑块朝向切换孔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块逐渐远离排水管的开口,从而使得排水管的开口打开,使得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进入市政管道,以免排水槽内的雨水过多而导致溢流,使得从排水槽内溢流的雨水进入绿地内,从而减少了绿地内长时间存有过多雨水的可能性,使得绿地内的绿植不易因土壤中水分过多而烂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槽底面凹陷有滑槽,所述导水管与排水管均贯穿滑槽的槽底以连通排水槽,所述导水管与滑槽连通的口部靠近切换孔,所述排水管与滑槽连通的口部位于导水管远离切换孔的一侧,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且沿滑槽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槽内的积水高度大于排水槽深度的三分之一时,防水层朝向切换孔底部伸展,从而通过与防水层连接的柔性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朝向切换孔的方向滑动,通过滑槽靠近切换孔的一侧与导水管连通且滑槽的另一侧与排水管连通,使得滑块在滑动的过程中会朝向导水管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导水管的开口被滑块覆盖,使得更多的雨水进入排水管内,从而减少了较多的雨水通过导水管进入绿地内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层向切换孔底部完全伸展时,所述防水层的最底端与防水层边缘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滑槽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槽内的积水高度大于排水槽深度的三分之一时,使得防水层因雨水压力过大而朝向切换孔底部伸展,使得与防水层连接的柔性件带动滑块朝向切换孔的方向滑动,当防水层朝向切换孔底部完全伸展时,通过防水层的最底端与防水层边缘的垂直距离大于滑槽的长度,使得防水层有足够的伸展空间通过柔性件带动滑块滑动,加大了滑块的滑动长度,使得滑块可以将排水管打开的更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切换孔内设有拉板,所述拉板位于防水层的下方且与防水层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内的雨水进入切换孔内,通过柔性件、防水层以及拉板三者的固定连接,当防水层内没有水或水较少时,由于拉板的自身重力,使得防水层不易飘出切换孔外,以免排水槽内的雨水渗入切换孔内,提高了排水切换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切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相比于拉板更靠近排水槽底面,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大于拉板与切换孔内壁之间的空隙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槽内的雨水量减少时,排水槽内的雨水对拉板的压力减小,使得柔性件的弹力通过滑块与柔性件将拉板拉向切换孔的开口端,通过限位板使得拉板不易继续向切换孔的开口端运动,减少了拉板从切换孔内滑出的风险,提高了切换装置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切换孔的底端与防水层向下完全伸展的最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拉板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内的雨水进入防水层内,当防水层完全伸展后,拉板随着防水层的完全伸展朝向切换孔底部运动,通过切换孔的底端与防水层向下完全伸展的最底端的垂直距离大于拉板的厚度,使得此时拉板与切换孔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使得防水层不易因拉板的阻碍而无法完全伸展,从而影响滑块的滑动长度,以免当排水槽内积水高度大于排水槽深度的三分之一时滑块打开的排水管开口较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切换孔的开口端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柔性件搭接在定滑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件对拉板进行拉动时,通过定滑轮减少了拉动过程中柔性件与切换孔产生的摩擦力,减缓了柔性件的磨损,延长了柔性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凹的绿地(1),所述绿地(1)外边缘包围设置有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连通有导水管(3)以及排水管(4),所述导水管(3)远离排水槽(2)的一端延伸至绿地(1)的土壤中,所述排水管(4)远离排水槽(2)的一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槽(2)内还设有通闭排水管(4)的排水切换结构(10),所述排水切换结构(10)包括滑动连接于排水槽(2)内的滑块(91)以及凹陷于排水槽(2)底部的切换孔(21),所述切换孔(21)内设有袋状的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的边缘沿切换孔(21)周向与切换孔(2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滑块(91)连接有柔性件(92),所述柔性件(92)远离滑块(91)的端部连接于防水层(5)远离边缘之处,所述排水切换结构(10)还包括驱动滑块(91)朝向排水管(4)与排水槽(2)连通处滑动以封堵排水管(4)的弹性件(93),所述滑块(91)封闭排水管(4)时,所述柔性件(92)处于紧绷状态,且所述柔性件(92)远离滑块(91)的端部高于防水层(5)边缘或与防水层(5)的边缘平齐,当所述排水槽(2)内积水高度达到排水槽(2)的深度的三分之一时,所述滑块(91)打开排水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凹的绿地(1),所述绿地(1)外边缘包围设置有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连通有导水管(3)以及排水管(4),所述导水管(3)远离排水槽(2)的一端延伸至绿地(1)的土壤中,所述排水管(4)远离排水槽(2)的一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槽(2)内还设有通闭排水管(4)的排水切换结构(10),所述排水切换结构(10)包括滑动连接于排水槽(2)内的滑块(91)以及凹陷于排水槽(2)底部的切换孔(21),所述切换孔(21)内设有袋状的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的边缘沿切换孔(21)周向与切换孔(2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滑块(91)连接有柔性件(92),所述柔性件(92)远离滑块(91)的端部连接于防水层(5)远离边缘之处,所述排水切换结构(10)还包括驱动滑块(91)朝向排水管(4)与排水槽(2)连通处滑动以封堵排水管(4)的弹性件(93),所述滑块(91)封闭排水管(4)时,所述柔性件(92)处于紧绷状态,且所述柔性件(92)远离滑块(91)的端部高于防水层(5)边缘或与防水层(5)的边缘平齐,当所述排水槽(2)内积水高度达到排水槽(2)的深度的三分之一时,所述滑块(91)打开排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底面凹陷有滑槽(22),所述导水管(3)与排水管(4)均贯穿滑槽(22)的槽底以连通排水槽(2),所述导水管(3)与滑槽(22)连通的口部靠近切换孔(21),所述排水管(4)与滑槽(22)连通的口部位于导水管(3)远离切换孔(21)的一侧,所述滑块(91)位于滑槽(22)内且沿滑槽(22)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5)向切换孔(21)底部完全伸展时,所述防水层(5)的最底端与防水层(5)边缘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滑槽(22)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湛程世勇莫勇贵刘广文刘哲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