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影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260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包括建筑楼,所述建筑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层建筑楼,所述低层建筑楼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所述建筑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建筑楼、低层建筑楼、楼顶绿化块、排水管、湖泊进水管、小型湖泊、马路、排水井、河道进水管和河道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雨水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解决了现有的资源分布调配不合理的情况;通过建筑楼、排水管、湖泊进水管、小型湖泊、河道进水管、河道、岸路、护堤、通水槽和河道补水管的配合设置,能够减少设施的建设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系统投入大不经济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系统
,特别是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现有的市政海绵城市系统缺点是:1、系统的覆盖范围广,资源的分布调配不够合理;2、系统的设施投入过大,成本较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楼(1),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层建筑楼(2),所述低层建筑楼(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3),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5),所述湖泊进水管(5)远离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型湖泊(6),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设置有马路(7),所述马路(7)的顶部开设有排水井(8),所述湖泊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进水管(9),所述河道进水管(9)远离湖泊进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河道(10),所述河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岸路(11),所述岸路(11)的一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楼(1),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层建筑楼(2),所述低层建筑楼(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3),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5),所述湖泊进水管(5)远离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型湖泊(6),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设置有马路(7),所述马路(7)的顶部开设有排水井(8),所述湖泊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进水管(9),所述河道进水管(9)远离湖泊进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河道(10),所述河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岸路(11),所述岸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堤(12),所述护堤(12)的顶部开设有通水槽(13),所述通水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补水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1)为高层建筑楼,所述建筑楼(1)的高度为低层建筑楼(2)高度的三倍,所述建筑楼(1)的顶部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层建筑楼(2)的长度大于建筑楼(1)的长度,所述楼顶绿化块(3)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影
申请(专利权)人:刘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