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海绵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551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海绵砖,底板为立方体结构,底板的上端装配有防渗漏层,防渗漏层的内部安装有蓄水腔,蓄水腔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层,限位层的前侧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为立方体结构,限位层的后侧开设有凹槽,通过添加固定块与凹槽来实现对两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海绵砖由于地基不牢固造成海绵砖晃动的情况,而上摩擦层的前后两侧开设有导流槽,该设计解决了传统海绵砖之间不存在缝隙造成雨水不易渗漏的问题,另外蓄水层中的蓄水腔则实现对雨水的收集,该设计解决了传统地砖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的问题,而蓄水腔的设计一方面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另一方面便于在晴天阳光直射时通过雨水的蒸发降低地表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组合式海绵砖,属于建筑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近几年,当遇强暴雨袭击,城市容易发生内涝。产生内涝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落后于城市建设,但从根源上说,是建设和建筑改变了地表径流量,增加了地下管网的负担。当地面径流量得到有效控制时,对地下管网的要求相应变低。尤其是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老旧城区而言,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海绵城市的概念就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随着国家对海绵城市的大力倡导,制备适用于海绵城市化建设的渗水快、蓄水量大的海绵地砖成为各企业研究的重点。但其在蓄水、渗水过程中,体积收缩、膨胀系数大,使得铺设后的路面浸水后会拱起变形,失水后会收缩,产生缝隙,从而影响路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海绵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海绵砖,包括导流槽、上摩擦层、固定块、蓄水层、防渗漏层、限位层、凹槽、蓄水腔以及底板,所述底板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底板的上端装配有防渗漏层,所述防渗漏层的内部安装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蓄水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蓄水腔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层,所述限位层的前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立方体结构,所述限位层的后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层的上端固定有上摩擦层,所述上摩擦层的上端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有三条且三条导流槽规格相同,所述导流槽为横截面呈半椭圆的棱柱形结构,所述导流槽延伸至上摩擦层的前后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腔为上端面小、下端面大的圆台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固定块啮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上摩擦层采用橡胶粒挤压而成且橡胶粒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地,所述防渗漏层的内部分布有隔水薄膜。进一步地,所述上摩擦层的上表面上分布有防滑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海绵砖,通过添加固定块与凹槽来实现对两块本技术的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海绵砖由于地基不牢固造成海绵砖晃动的情况,而上摩擦层的前后两侧开设有导流槽,该设计解决了传统海绵砖之间不存在缝隙造成雨水不易渗漏的问题,另外蓄水层中的蓄水腔则实现对雨水的收集,该设计解决了传统地砖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的问题,而蓄水腔的设计一方面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另一方面便于在晴天阳光直射时通过雨水的蒸发降低地表的温度,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海绵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海绵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流槽、2-上摩擦层、3-固定块、4-蓄水层、5-防渗漏层、6-限位层、7-凹槽、8-蓄水腔、9-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海绵砖,包括导流槽1、上摩擦层2、固定块3、蓄水层4、防渗漏层5、限位层6、凹槽7、蓄水腔8以及底板9,底板9为立方体结构,底板9的上端装配有防渗漏层5,防渗漏层5的内部安装有蓄水腔8,蓄水腔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蓄水腔8之间等距进行排列,蓄水腔8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层6,限位层6的前侧安装有固定块3,固定块3为立方体结构,通过添加固定块3与凹槽7来实现对两块本技术的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海绵砖由于地基不牢固造成海绵砖晃动的情况,限位层6的后侧开设有凹槽7,限位层6的上端固定有上摩擦层2,上摩擦层2的前后两侧开设有导流槽1,该设计解决了传统海绵砖之间不存在缝隙造成雨水不易渗漏的问题,上摩擦层2的上端开设有导流槽1,导流槽1设置有三条且三条导流槽1规格相同,导流槽1为横截面呈半椭圆的棱柱形结构,导流槽1延伸至上摩擦层2的前后端面上。蓄水腔8为上端面小、下端面大的圆台形结构,凹槽7与固定块3啮合在一起,上摩擦层2采用橡胶粒挤压而成且橡胶粒之间存在间隙,防渗漏层5的内部分布有隔水薄膜,蓄水层4中的蓄水腔8则实现对雨水的收集,该设计解决了传统地砖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的问题,而蓄水腔8的设计一方面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另一方面便于在晴天阳光直射时通过雨水的蒸发降低地表的温度,上摩擦层2的上表面上分布有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首先对地基的表面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不平整的地方,然后将本技术放置在地基上,通过将固定块3与凹槽7啮合在一起,安装完成后,一旦下雨的话,此时,雨水通过导流槽1流入到两块本技术之间的位置,而其他的雨水通过上摩擦层2与限位层6的渗漏达到蓄水层4内部的蓄水腔8中,进而通过蓄水腔8进行积累,一旦阳光直接照射在上摩擦层2上,此时,位于蓄水腔8内部的雨水通过蒸腾作用进蒸发,进而降低了上摩擦层2上的温度,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整体的温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海绵砖,包括导流槽、上摩擦层、固定块、蓄水层、防渗漏层、限位层、凹槽、蓄水腔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底板的上端装配有防渗漏层,所述防渗漏层的内部安装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蓄水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蓄水腔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层,所述限位层的前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立方体结构,所述限位层的后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层的上端固定有上摩擦层,所述上摩擦层的上端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有三条且三条导流槽规格相同,所述导流槽为横截面呈半椭圆的棱柱形结构,所述导流槽延伸至上摩擦层的前后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海绵砖,包括导流槽、上摩擦层、固定块、蓄水层、防渗漏层、限位层、凹槽、蓄水腔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底板的上端装配有防渗漏层,所述防渗漏层的内部安装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蓄水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蓄水腔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层,所述限位层的前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立方体结构,所述限位层的后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层的上端固定有上摩擦层,所述上摩擦层的上端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有三条且三条导流槽规格相同,所述导流槽为横截面呈半椭圆的棱柱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