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14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包括吊台和悬吊平台,所述吊台包括支撑架、缆绳以及配重,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桅杆以及支脚,所述横梁的一端伸出外墙并固定于外墙的上沿处,横梁的另一端由支在楼顶面上的支脚支撑,所述桅杆竖直设置在横梁上,所述配重悬挂于横梁下,且配重与支脚位于横梁的同一端;还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楼顶面上,支脚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且支脚下方的滚轮嵌于第一轨道内,所述第二轨道设置于外墙的上沿,横梁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且横梁下方的滚轮嵌于第二轨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强吊篮装置的移动机动性,同时也增强吊篮装置的附着力,进而增强吊篮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A high altitude operating platform structure of high altitude operation platfor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mobility exterior aerial work platform structure, including hanging platform and suspension platform, the lifting tabl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frame, cable and counterweight, wherein the support frame comprises a beam, mast and supporting legs, wherein one end of the beam out wall is fixed on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edge of the beam.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leg in the roof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the mas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beam, the weight hanging on the beam, with one end and the counterweight and the feet in the beam; also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track, the first track is arranged on the roof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Feet below the feet below the roller and embedded into the first track, the second track is arrang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edge roll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crossbeam, and the roll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beam embedded in a second track. The invention can enhance the mobility of the hanging basket device, and also enhance the adhesion of the hanging basket device, and then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hanging baske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维护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
技术介绍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作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等。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出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可免搭脚手架,使施工成本降低,施工费用相较于传统脚手架大幅降低。目前的吊篮一般选择在楼顶搭建吊台,吊台采用固定的方式安装于屋顶,然后将吊台的支撑端伸出楼顶,用于挂住下方的悬吊平台。这样的吊篮结构及搭建方式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搭建方式比较繁琐,需要找固定点,提高了对屋顶的要求;其次,吊台的体积一般较大,不便于运送、安放,移动也不方便;最后是稳定性问题,包括吊台和悬吊平台的稳定性,由于吊台的固定位置不是太好找,所以极易影响吊台的稳定性和悬吊平台的位置选择,同时,由于悬吊平台处于悬空状态,当操作人员在悬吊平台上移动时,会导致悬吊平台出现晃动,这给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以及安全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急需一种安装快捷方便、稳定性、安全性高的吊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解决现有的吊篮体积较大,不便于运送和安放,在操作过程中不便于移动,极影响操作效率,同时,操作人员在悬吊平台上移动时,会导致悬吊平台出现晃动,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包括吊台和悬吊平台,所述吊台包括支撑架、缆绳以及配重,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桅杆以及支脚,所述横梁的一端伸出外墙并固定于外墙的上沿处,横梁的另一端由支在楼顶面上的支脚支撑,所述桅杆竖直设置在横梁上,且桅杆的自由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缆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的两端,桅杆向上顶起缆绳并使缆绳处于紧绷状态,所述配重悬挂于横梁下,且配重与支脚位于横梁的同一端;所述悬吊平台包括挂篮和吊绳,所述吊绳的上端固定于横梁上,吊绳的下端连接挂篮,挂篮通过吊绳悬挂于外墙外;还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楼顶面上,支脚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且支脚下方的滚轮嵌于第一轨道内,所述第二轨道设置于外墙的上沿,横梁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且横梁下方的滚轮嵌于第二轨道内。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横梁下方的夹头,所述夹头卡在外墙上。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头包括静板、动板、第一螺母和第一螺栓,所述静板和动板分别位于外墙的两侧,且静板和动板均为L形板,静板和动板构成一个开口向下的U形结构,所述静板上设有条形孔,动板上设有台阶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台阶孔、条形孔,所述第一螺母套接在第一螺栓上。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板与外墙上沿之间设有一块垫板,该垫板的厚度与动板的厚度一致。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包括动杆和静杆,所述动杆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静杆上设有若干与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插孔。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自动锁紧机构,所述自动锁紧机构包括立板、横板、拉绳、弹簧以及插销,所述立板的一端与动杆的下沿铰接,立板的另一端与横板铰接,所述动杆上设有通孔,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通孔,弹簧的另一端与插销固定连接,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于立板上,拉绳的另一端穿过弹簧后与插销连接。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篮上设置有至少两根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在挂篮上,另一端向靠近外墙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杆靠近外墙的一端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呈竖直状态。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杆包括螺纹杆和压杆,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螺纹与底座实现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压杆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且螺纹杆与压杆可各自自由转动,螺纹杆上还设置有转柄,压杆的另一端与橡胶垫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头包括两个夹槽和四块夹板,所述夹槽为半环形的凹槽结构,四块夹板分别用于两个夹槽的两个连接处,夹槽与夹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缆绳和桅杆实现对横梁两端的连接,实现了力的平衡,增强了横梁的支撑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了吊台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增加两条轨道,既增强了吊篮装置的移动机动性,同时也增强了吊篮装置的附着力,进而增强了吊篮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头,并将夹头设置为静板和动板的组合结构形式,同时在第一螺母和第一螺栓的作用下,实现静板与动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及锁定,可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从而增强本专利技术的适应能力以及吊篮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横梁设置为动杆和静杆的组合结构形式,实现横梁长度的可调与锁定,从而可根据楼地面的大小,尽可能地选择合适的横梁长度,以使吊篮装置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在收起、拆卸吊篮装置时,可有效降低横梁的长度,便于吊篮装置的运送和安放。(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挂篮上设置顶杆,并使顶杆顶在外墙上,从而使得挂篮不仅受到吊绳向上的拉力,同时也受到外墙一定的支撑力,从而减小了挂篮的晃动感,增强了操作人员施工作业时的稳定性。(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接头设计为夹槽与夹板的组合结构形式,夹槽与夹板分别与第二螺栓实现螺纹连接,第二螺栓并不贯穿夹槽,接头只实现螺纹杆和压杆连接,而不会联动,转动螺纹杆时,压杆并不会随着转动,从而当压杆顶在外墙上时,转动螺纹杆,使压杆紧顶在外墙上,同时,压杆上的橡胶垫不会随着转动,保证了墙面的完整性,避免橡胶垫与外墙墙面产生相对运动而损坏墙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夹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动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动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加入垫板后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插销缩进时自动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插销弹出时自动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插销、弹簧、拉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挂篮与顶杆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11为顶杆、底座、接头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12为顶杆与接头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13为螺纹杆与压杆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横梁,2、桅杆,3、支脚,4、挂篮,5、吊绳,6、缆绳,7、配重,8、夹头,9、楼顶面,10、外墙,11、第一轨道,12、第二轨道,13、接头,14、转柄,15、橡胶垫,16、顶杆,17、底座,101、动杆,102、静杆,103、插孔,104、通孔,105、插销,106、立板,107、横板,108、挡块,109、拉绳,110、弹簧,161、螺纹杆,162、压杆,163、螺纹,164、夹槽,165、夹板,166、第二螺栓,167、第一套环,168、第二套环,801、静板,802、动板,803、条形孔,804、第一螺母,805、第一螺栓,806、垫板,807、台阶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台和悬吊平台,所述吊台包括支撑架、缆绳(6)以及配重(7),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1)、桅杆(2)以及支脚(3),所述横梁(1)的一端伸出外墙(10)并固定于外墙(10)的上沿处,横梁(1)的另一端由支在楼顶面(9)上的支脚(3)支撑,所述桅杆(2)竖直设置在横梁(1)上,且桅杆(2)的自由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缆绳(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1)的两端,桅杆(2)向上顶起缆绳(6)并使缆绳(6)处于紧绷状态,所述配重(7)悬挂于横梁(1)下,且配重(7)与支脚(3)位于横梁(1)的同一端;所述悬吊平台包括挂篮(4)和吊绳(5),所述吊绳(5)的上端固定于横梁(1)上,吊绳(5)的下端连接挂篮(4),挂篮(4)通过吊绳(5)悬挂于外墙(10)外;还包括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所述第一轨道(11)设置于楼顶面(9)上,支脚(3)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且支脚(3)下方的滚轮嵌于第一轨道(11)内,所述第二轨道(12)设置于外墙(10)的上沿,横梁(1)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且横梁(1)下方的滚轮嵌于第二轨道(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台和悬吊平台,所述吊台包括支撑架、缆绳(6)以及配重(7),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1)、桅杆(2)以及支脚(3),所述横梁(1)的一端伸出外墙(10)并固定于外墙(10)的上沿处,横梁(1)的另一端由支在楼顶面(9)上的支脚(3)支撑,所述桅杆(2)竖直设置在横梁(1)上,且桅杆(2)的自由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缆绳(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1)的两端,桅杆(2)向上顶起缆绳(6)并使缆绳(6)处于紧绷状态,所述配重(7)悬挂于横梁(1)下,且配重(7)与支脚(3)位于横梁(1)的同一端;所述悬吊平台包括挂篮(4)和吊绳(5),所述吊绳(5)的上端固定于横梁(1)上,吊绳(5)的下端连接挂篮(4),挂篮(4)通过吊绳(5)悬挂于外墙(10)外;还包括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所述第一轨道(11)设置于楼顶面(9)上,支脚(3)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且支脚(3)下方的滚轮嵌于第一轨道(11)内,所述第二轨道(12)设置于外墙(10)的上沿,横梁(1)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且横梁(1)下方的滚轮嵌于第二轨道(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横梁(1)下方的夹头(8),所述夹头(8)卡在外墙(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8)包括静板(801)、动板(802)、第一螺母(804)和第一螺栓(805),所述静板(801)和动板(802)分别位于外墙(10)的两侧,且静板(801)和动板(802)均为L形板,静板(801)和动板(802)构成一个开口向下的U形结构,所述静板(801)上设有条形孔(803),动板(802)上设有台阶孔(807),所述第一螺栓(805)依次穿过台阶孔(807)、条形孔(803),所述第一螺母(804)套接在第一螺栓(80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建筑外墙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板(801)与外墙(10)上沿之间设有一块垫板(806),该垫板(806)的厚度与动板(802)的厚度一致。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机盈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