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架用平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794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平台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爬架用平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面板、位于面板四周边沿的端板、位于面板下表面的加劲肋和挂钩,面板下方中部与面板长边平行设置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与面板垂直设置;端板垂直于面板设置,包括分别对应设置的一对长端板21和一对短端板,短端板靠近面板一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凹槽,挂钩呈F形、开口向下设置,包括与面板连接的固定部、与端短板卡贴的定位部和与爬架架体搭设的悬挂部,固定部水平设置,固定部的固定端穿过凹槽与面板可拆卸连接,悬挂部一端与固定部远离固定端的端头垂直固定,定位部和悬挂部平行设置;加劲肋平行于面板的短边、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重小、稳定性强、承载力高、便于安装。

Platform plate for climb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construction platform board, and discloses a platform plate for climb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anel, the panel is located in the edge of the periphery of the end plate, locat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anel of the stiffening rib and a hook panel below middle and long side parallel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panel is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end plat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anel settings, including a pair of long end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21 and a pair of short end plate, the short end plate near the end of the panel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sets of grooves, linked to a F shape, a downward opening set comprises a fixed part, and the panel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part and the end of the short board card and climbing frame of a suspension is set, the fixed part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the fixing part the fixed end passes through the groove and panel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end of the suspension part and the fixing part is far away from the fixed end of the vertical fixed positioning part and the suspension part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stiffener, parallel to the short side panel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elf weight, strong stability, 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easy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架用平台板
本技术涉及施工平台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爬架用平台板。
技术介绍
爬架体系主要由架体、附墙支座、控制系统、架体安全防护、工作平台、行走梯子等组成。工作平台一般在水平框架上搭设平台板,或者吊装平台板。在实际工程中,为保证工作平台的牢固和稳定性,爬架采用的平台板多为全钢平台,具有较强的刚度,但是由于钢板本身的自重较大,工人搬运安装极其不方便,同时对架体的结构和承载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因为结构形式所限,不利于安装挡脚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重小、稳定性强、承载力高、便于安装的爬架用平台板。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爬架用平台板自重较大,不便于搬运安装,对架体和配套设备要求较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包括面板、位于面板四周边沿的端板、位于面板下表面的加劲肋和挂钩,面板呈矩形,面板下方中部与面板长边平行设置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与面板垂直设置;所述端板垂直于面板设置,包括分别对应设置的一对长端板和一对短端板,长端板与面板一体制成,短端板靠近面板一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凹槽,挂钩呈F形、开口向下设置,包括与面板连接的固定部、与端短板卡贴的定位部和与爬架架体搭设的悬挂部,固定部水平设置,固定部的固定端穿过凹槽与面板可拆卸连接,悬挂部一端与固定部远离固定端的端头垂直固定,定位部和悬挂部平行设置;加劲肋平行于面板的短边、间隔设置。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面板采用3mm厚的铝合金板制成。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采用5mm厚的铝合金板制成。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长端板上间隔设置有螺栓孔。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端板与面板边沿、相邻的长端板与短端板之间均为焊接固定。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端板采用5mm厚的铝合金板制成。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与面板通过至少两颗M10螺栓连接。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加劲肋的间距不超过面板宽度的1.4倍。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加劲肋两端头处倒直角设置。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加劲肋采用30mm×30mm×2.5mm的方管制成。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采用了自重较轻的铝合金板为主材料,在面板下方设置了支撑板、端板和加劲肋,支撑板与加劲肋垂直设置,板与方钢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平台板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挂钩呈F形,穿过端短板与面板固定,并有定位部卡贴在端短板外侧,大大提高了挂钩的抗弯能力;加劲肋两端倒角设置,便于施工焊接;本技术多采用螺栓可拆卸连接,运输安装方便,大大降低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安装拆卸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可重复使用,现场周转使用率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爬架用平台板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的仰视图;图3为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挂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板;2-端板;21-长端板;22-短端板;23-凹槽;3-加劲肋;4-挂钩;41-固定部;42-定位部;43-悬挂部;5-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包括面板1、位于面板1四周边沿的端板2、位于面板1下表面的加劲肋3和挂钩4,面板1呈矩形,采用3mm厚的铝合金板制成;面板1下方中部与面板1长边平行设置有一支撑板5,支撑板5与面板1垂直设置;支撑板5采用5mm厚的铝合金板制成;端板2垂直于面板1设置,包括分别对应设置的一对长端板21和一对短端板22,长端板21与面板1一体制成,长端板21上间隔设置有螺栓孔,如图3所述,短端板22靠近面板1一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凹槽23,端板2与面板1边沿、相邻的长端板21与短端板22之间均为焊接固定,端板2采用5mm厚的铝合金板制成;如图4所示,挂钩4呈F形、开口向下设置,包括与面板1连接的固定部41、与端短板卡贴的定位部42和与爬架架体搭设的悬挂部43,固定部41水平设置,固定部41的固定端穿过凹槽23与面板1可拆卸连接,固定部41与面板1通过至少两颗M10螺栓连接,悬挂部43一端与固定部41远离固定端的端头垂直固定,定位部42和悬挂部43平行设置;加劲肋3采用30mm×30mm×2.5mm的方管制成,加劲肋3平行于面板1的短边、间隔设置,相邻加劲肋3的间距不超过面板1宽度的1.4倍,加劲肋3两端头处倒直角设置。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的使用方法如下:本技术爬架用平台板可并列拼接使用,通过螺栓连接相邻平台板的长端板21,实现平台板的整体性,保证结构稳定;在内外两侧的平台板可通过长端板21与爬架架体的横梁可拆卸连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最外侧的平台板的长端板21处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挡脚板,安装方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爬架用平台板

【技术保护点】
爬架用平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位于面板(1)四周边沿的端板(2)、位于面板(1)下表面的加劲肋(3)和挂钩(4),面板(1)呈矩形,面板(1)下方中部与面板(1)长边平行设置有一支撑板(5),支撑板(5)与面板(1)垂直设置;所述端板(2)垂直于面板(1)设置,包括分别对应设置的一对长端板(21)和一对短端板(22),长端板(21)与面板(1)一体制成,短端板(22)靠近面板(1)一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凹槽(23);挂钩(4)呈F形、开口向下设置,包括与面板(1)连接的固定部(41)、与端短板卡贴的定位部(42)和与爬架架体搭设的悬挂部(43),固定部(41)水平设置,固定部(41)的固定端穿过凹槽(23)与面板(1)可拆卸连接,悬挂部(43)一端与固定部(41)远离固定端的端头垂直固定,定位部(42)和悬挂部(43)平行设置;加劲肋(3)平行于面板(1)的短边、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爬架用平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位于面板(1)四周边沿的端板(2)、位于面板(1)下表面的加劲肋(3)和挂钩(4),面板(1)呈矩形,面板(1)下方中部与面板(1)长边平行设置有一支撑板(5),支撑板(5)与面板(1)垂直设置;所述端板(2)垂直于面板(1)设置,包括分别对应设置的一对长端板(21)和一对短端板(22),长端板(21)与面板(1)一体制成,短端板(22)靠近面板(1)一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凹槽(23);挂钩(4)呈F形、开口向下设置,包括与面板(1)连接的固定部(41)、与端短板卡贴的定位部(42)和与爬架架体搭设的悬挂部(43),固定部(41)水平设置,固定部(41)的固定端穿过凹槽(23)与面板(1)可拆卸连接,悬挂部(43)一端与固定部(41)远离固定端的端头垂直固定,定位部(42)和悬挂部(43)平行设置;加劲肋(3)平行于面板(1)的短边、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用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海明杨少林陈晓东于光孙涛张平平张磊史一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