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527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砂模制作:1)绘图:根据生产配件的图样以及尺寸绘制出与之相匹配的砂型模图纸;2)型砂配比:将新砂、旧砂、焦粒和粘土按比例配制外皮砂和芯砂;3)成型:利用造型机分别将外皮砂和芯砂分别制成模具和砂芯;步骤二:金属熔炼:分别将第一金属原料和第二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熔炼成熔融态;步骤三:浇注:将步骤二中的第一金属原液通过第一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同时将第二金属原液通过第二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待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可以大大减少气孔、缩孔、缩松、冷隔以及表面光洁度差等缺陷,提高铸件的质量。

A double liquid compound casting method for automobile die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模具是完成汽车零部件成形,实现汽车产量化的关键装备,在汽车的开发,汽车的换型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一款全新车型大约需要350-400套汽车覆盖件模具,价值超过一个亿。而一款改型车平均约有25%的汽车覆盖件模具需要更换,更换的模具价值也达到数千万。各大汽车生产厂家都把提高汽车上市的周期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因而对汽车覆盖件模具的更新时间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模具的铸造需要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包含一个和模具结构尺寸一样空腔的铸型,然后再在铸型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了预设结构和尺寸的模具。浇注系统是铸造液进入型腔的通道。合理的浇注系统结构对于保证铸件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浇注系统与金属液流态,型腔内气体的排出等密切相关,并能对填充速度、填充时间、型腔温度等充型条件起调节作用,然而不合理的浇注系统会导致气孔、缩孔、缩松、冷隔以及表面光洁度差等缺陷。双液复合铸造的过程中,两种铸造液既不能冲混,冲混会降低高硬度铸造液材料的纯度,从而降低工作件的机械性能,又不能在两种金属结合面出现冷隔、氧化夹杂缺陷。但是,传统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都是采用单一的两个浇注装置叠加来实现双液复合铸造成型,容易导致两种铸造液冲混或冷隔、氧化夹杂缺陷,影响双液复合铸件的质量。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砂模制作:1)绘图:根据生产配件的图样以及尺寸绘制出与之相匹配的砂型模图纸;2)型砂配比:将新砂、旧砂、焦粒和粘土按比例配制外皮砂和芯砂;3)成型:利用造型机分别将外皮砂和芯砂分别制成模具和砂芯;步骤二:金属熔炼:分别将第一金属原料和第二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熔炼成熔融态;步骤三:浇注:将步骤二中的第一金属原液通过第一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同时将第二金属原液通过第二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待成型;步骤四:脱模清理:将步骤三中的成型铸件取出,并将铸件表面的附着的砂粒清理掉;步修五:修模:利用打磨机将铸件表面过剩金属打磨除去,使铸件表面更加规整;步骤六:热处理:将步骤五中的铸件放入热处理炉内淬火处理,而后又回火处理;步骤七:冷却:将步骤六中的铸件放置在常温下自然冷却;步骤八:喷漆:对步骤七中冷却后的铸件进行喷漆处理;步骤九:检查入库:根据生产配件的图纸对每一个铸件进行测量,以除去其中不合格的铸件。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外皮砂的配比质量百分比为新砂20%、旧砂75%和粘土5%,所述砂芯的配比质量百分比为新砂25%、旧砂60%、焦粒5%和粘土10%。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一金属原料为高铬铸铁,第二金属原料为碳钢。优选的,所述高铬铸铁的熔炼温度为1530℃,碳钢的熔炼温度为1650℃。优选的,所述高铬铸铁浇注温度为1400℃,碳钢的浇注温度为1500℃,且熔融态高铬铸铁和碳钢在浇注时均充分溢流10~20s。优选的,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800~1000℃,所述回火处理温度为300~500℃。优选的,所述自然冷却的常温为2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在进行浇注时,使熔融态高铬铸铁和碳钢在浇注时均充分溢流10~20s,防止浇注不足,同时也可以减少气孔缺陷,大大提高铸件的质量;2、浇注时遵循高温出炉,低温浇注的原则,因为出炉温度高有利于夹杂物的彻底熔化,使熔渣上浮,便于清渣和除气,减少铸件的夹渣和气孔缺陷,而采用较低的温度浇注,则有利于降低金属液中的气体溶解度,避免产生气孔缺陷;3、通过在800~1000℃的温度下淬火处理,再在300~500℃的温度下回火处理,可以大大提高铸件的刚性强度,延长铸件的使用寿命;4、将铸件放置在25℃的常温下自然冷却,防止因冷却温度差过大而破坏铸件的刚性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砂模制作:1)绘图:根据生产配件的图样以及尺寸绘制出与之相匹配的砂型模图纸;2)型砂配比:将新砂、旧砂、焦粒和粘土按比例配制外皮砂和芯砂,其中外皮砂的配比质量百分比为新砂20%、旧砂75%和粘土5%,砂芯的配比质量百分比为新砂25%、旧砂60%、焦粒5%和粘土10%;3)成型:利用造型机分别将外皮砂和芯砂分别制成模具和砂芯;步骤二:金属熔炼:分别将第一金属原料和第二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熔炼成熔融态,所述第一金属原料为高铬铸铁,其熔炼温度为1530℃,所述第二金属原料为碳钢,其熔炼温度为1650℃;步骤三:浇注:将步骤二中的第一金属原液通过第一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同时将第二金属原液通过第二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待成型,其中,高铬铸铁浇注温度为1400℃,碳钢的浇注温度为1500℃,且熔融态高铬铸铁和碳钢在浇注时均充分溢流10s,防止浇注不足,同时也可以减少气孔缺陷;步骤四:脱模清理:将步骤三中的成型铸件取出,并将铸件表面的附着的砂粒清理掉,便于后期对表面进行加工处理;步修五:修模:利用打磨机将铸件表面过剩金属打磨除去,使铸件表面更加规整;步骤六:热处理:将步骤五中的铸件放入800~1000℃的热处理炉内淬火处理,而后又将热处理炉的温度降至300~500℃回火处理,以提高铸件的刚性强度;步骤七:冷却:将步骤六中的铸件放置在25℃的常温下自然冷却,防止因冷却温度差过大而破坏铸件的刚性比;步骤八:喷漆:对步骤七中冷却后的铸件进行喷漆处理,防止铸件表面形成锈蚀,给驾驶者带来潜在的危险;步骤九:检查入库:根据生产配件的图纸对每一个铸件进行测量,以除去其中不合格的铸件。实施例2: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砂模制作:1)绘图:根据生产配件的图样以及尺寸绘制出与之相匹配的砂型模图纸;2)型砂配比:将新砂、旧砂、焦粒和粘土按比例配制外皮砂和芯砂,其中外皮砂的配比质量百分比为新砂20%、旧砂75%和粘土5%,砂芯的配比质量百分比为新砂25%、旧砂60%、焦粒5%和粘土10%;3)成型:利用造型机分别将外皮砂和芯砂分别制成模具和砂芯;步骤二:金属熔炼:分别将第一金属原料和第二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熔炼成熔融态,所述第一金属原料为高铬铸铁,其熔炼温度为1530℃,所述第二金属原料为碳钢,其熔炼温度为1650℃;步骤三:浇注:将步骤二中的第一金属原液通过第一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同时将第二金属原液通过第二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待成型,其中,高铬铸铁浇注温度为1400℃,碳钢的浇注温度为1500℃,且熔融态高铬铸铁和碳钢在浇注时均充分溢流15s,防止浇注不足,同时也可以减少气孔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砂模制作:绘图:根据生产配件的图样以及尺寸绘制出与之相匹配的砂型模图纸;型砂配比:将新砂、旧砂、焦粒和粘土按比例配制外皮砂和芯砂;成型:利用造型机分别将外皮砂和芯砂分别制成模具和砂芯;步骤二:金属熔炼:分别将第一金属原料和第二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熔炼成熔融态;步骤三:浇注:将步骤二中的第一金属原液通过第一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同时将第二金属原液通过第二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待成型;步骤四:脱模清理:将步骤三中的成型铸件取出,并将铸件表面的附着的砂粒清理掉;步修五:修模:利用打磨机将铸件表面过剩金属打磨除去,使铸件表面更加规整;步骤六:热处理:将步骤五中的铸件放入热处理炉内淬火处理,而后又回火处理;步骤七:冷却:将步骤六中的铸件放置在常温下自然冷却;步骤八:喷漆:对步骤七中冷却后的铸件进行喷漆处理;步骤九:检查入库:根据生产配件的图纸对每一个铸件进行测量,以除去其中不合格的铸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件的双液复合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砂模制作:绘图:根据生产配件的图样以及尺寸绘制出与之相匹配的砂型模图纸;型砂配比:将新砂、旧砂、焦粒和粘土按比例配制外皮砂和芯砂;成型:利用造型机分别将外皮砂和芯砂分别制成模具和砂芯;步骤二:金属熔炼:分别将第一金属原料和第二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熔炼成熔融态;步骤三:浇注:将步骤二中的第一金属原液通过第一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同时将第二金属原液通过第二浇注装置注入模具中,待成型;步骤四:脱模清理:将步骤三中的成型铸件取出,并将铸件表面的附着的砂粒清理掉;步修五:修模:利用打磨机将铸件表面过剩金属打磨除去,使铸件表面更加规整;步骤六:热处理:将步骤五中的铸件放入热处理炉内淬火处理,而后又回火处理;步骤七:冷却:将步骤六中的铸件放置在常温下自然冷却;步骤八:喷漆:对步骤七中冷却后的铸件进行喷漆处理;步骤九:检查入库:根据生产配件的图纸对每一个铸件进行测量,以除去其中不合格的铸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模具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