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3803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8:59
一种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包括两个电极(2,3)、温度传感器(6)、温控仪(8)、控制器(10)、电源(12)及连接线;对于带状非晶,还包括滚轮(4、5)、金属反射屏(18、19)、放带盘(15)、收带盘(16)和光电带状非晶材料检测元件(17),放带盘上的非晶分别被压紧在两个电极和滚轮之间、加热后,在滚轮带动下收至收带盘;对于块状非晶,电极(2、3)中一个为固定电极,另一个为移动电极,还包括连接在移动电极外侧面的提杆(9)、固定块(11)和弹簧(13),提杆(9)在控制器(10)控制下使移动电极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提高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且明显节约能源。

Crystallization heat treat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morphous materials

A crystallization of amorphous material processing device, comprising two electrodes (2, 3), a temperature sensor (6), temperature controller (8), the controller (10), power (12) and the connecting wire; for ribbon amorphous, also includes a roller (4, 5), a metal reflective screen (18, 19), (15), disc tape take-up reel (16) and a strip of amorphous material detecting element (17), put the amorphous on the disc are pressed in the heating, between the two electrodes and the roller, close to the take-up reel in wheel driven; for bulk amorphous the electrode (2, 3), a fixed electrode, a movable electrode, which is connected 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movable electrode rod (9), a fixed block (11) and spring (13), rod (9) in the controller (10)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mobile mobile electrod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the crystallization heat treatment method of amorphous material.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of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obviously sav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阻加热法晶化热处理非晶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非晶材料性能好坏与晶化热处理温度有密切关系,当前非晶材料热处理晶化的处理是在大的炉膛内加热,一般采用炉膛直径约60厘米,炉膛高约50厘米在这样一个大炉中,炉中心温度和炉周边温度差都较大,炉的上部温度与炉底的温度出存在大的温差。由于在晶化时不同位置存在大的温差,因此,产品的性能就不可能完全一致,要想产品的性能一致性好,就必须控制炉内各位置的温度差不超过30℃,目前热处理用大炉膛,要想达到这么小的温差是不可能的。同时目前大炉热处理晶化加热时间长,一般在5~6小时,因此为了防止非晶产品的氧化,加热炉必须通保护气体或抽真空,因此目前热处理晶化能源消耗大,更主要是产品性能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能源、产品性能好的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包括:两个电极、温度传感器、温控仪、控制器、电源及连接线;所述两个电极分别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在加热非晶材料时两个电极分别与非晶材料的两端接触,通过电源的输出加热非晶材料;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非晶材料的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数据输送给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接的温控仪;温控仪用于设定非晶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测量数据、实时比较设定温度和接收的测量温度,将数据分析处理后形成的温度控制信号传输给与所述温控仪相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所述温控仪的温度控制信号,据此输出信号给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电源,从而控制电源的开关及输出功率。对于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晶化的热处理装置,还包括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极处,压紧所述电极与带状非晶材料的接触,与控制器相连接并在控制器控制下转动从而带动带状非晶材料移动。进一步的,上述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的晶化热处理装置还包括金属反射屏,所述金属反射屏分别安装在带状非晶材料的上下两侧,以减少热损失。进一步的,上述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的晶化热处理装置还包括非晶放带盘、收带盘和光电带状非晶材料检测元件,所述放带盘通过未处理的带状非晶材料与所述滚轮转动时的从动轮相连,用以存放待热处理的带状非晶材料,所述收带盘通过热处理完毕的带状非晶料与滚轮转动时的主动轮相连,用于收集热处理完毕的带状非晶材料,光电带状非晶材料检测元件与控制器相连接,安装在收带盘与滚轮中间,用于检测滚轮和收盘带之间是否有带状非晶通过,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电源。更进一步的,上述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的晶化热处理装置中,滚轮为非导电材料或者导电材料,当它为导电材料时,一个电极与电源的连接线同时连接到另一电极位置处的滚轮上。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的晶化热处理装置中,带状非晶材料在任何导电材料制成的二个电极之间进行加热,二个电极之间距离可按需调节,电极可以滚轮形或电刷形,或者液体金属,滚轮可调节与电极之间的间隙,它们分别紧压带状非晶材料材和电极的接触,电极经电源线分别与电源二个输出端连接,滚轮可以是非导电材料或是导电材料制成,如果后者,一个电极与电源的连接线同时连接到另一电极位置处的滚轮上,则是二电极相向与带状非晶材料接触进行晶化加热,通电后带状非晶材料被加热,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带状非晶材料二侧安装有金属反射屏,加热后带状非晶材料上升,由温度传感器测量它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是红外测温元件或热电偶或铂电阻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经电线传送到温控仪,温控仪根据设产品化热处理温度和测量带状非晶材料实际温度差,决定电源需要输出多大功率信号通过电线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10接到命令,则发出信号经电线传到电源,电源经过电线将输出分别加载到电极与电极,此时,带状非晶材料有电源经过,带状非晶材料被加热,温度上升,当温度到达特定温度后,控制器开始控制滚轮转动,滚轮转动带动带状非晶材料移动,装有待处理带状非晶材料的放带盘也在滚轮带动下开始转动放带而收集完成晶化处理的收带盘也开始转动收带,转轮转速与升温速率有关,当全盘带状非晶材料材晶化完毕后,光电带状非晶材料检测元件没有检测到有带状非晶材料经过,则发出信号,关断所有电源。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利用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的晶化热处理装置晶化热处理带状非晶材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2)将卷成盘的待热处理带状非晶材料安装在放带盘)位置;3)将带状非晶材料穿过依次穿过两个电极,调节所述滚轮,使所述滚轮分别压紧带状非晶材料与所述两个电极的接触;4)接通电源,打开控制器、温控仪、光电带状非晶材料检测元件;5)在设定温控仪中设定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等参数;6)当所述滚轮开始滚动并带动带状非晶材料移动时,将从两个电极之间移动出来的带状非晶材料卷到所述收带盘上。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包括适用于矩形、环形等块状非晶材料的晶化热处理装置,其中电极中的一个为固定电极,另一个为移动电极;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移动电极的外侧面的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用于在测量时压紧位于所述两个电极中间的非晶材料与所述电极的接触。进一步的,上述压紧部件包括提杆、固定块和弹簧,所述提杆通过安装在固定块与所述移动电极之间的弹簧连接在所述移动电极外侧面,所述提杆与控制器相连接并在所述控制器控制下运动带动所述移动电极压紧或离开固定电极上的非晶材料。更进一步的,上述适用于块状非晶材料的晶化热处理装置,还包括待处理产品台、产品收集器、两个连杆,一个连杆在控制器控制下将待处理产品台上的待处理非晶材料推入所述两个电极中间,另一个连杆在控制器控制下将两个电极中间已处理完毕的非晶材料推入产品收集器。如上所述,上述适用于块状非晶材料的晶化热处理装置按如下方式工作:按下电源,控制器开始工作将提杆9抬起,控制器控制一个连杆将放在载物台上待处理非晶材料送进二个电极之间,接着控制器将提杆放入,由于固定块和固定电极不能移动,因此弹簧将移动电极压紧二电极之间的非晶材料,接着温控仪开始工作,接到由电线送来红外传感器所测到非晶材料的温度数据,开始为室温,温控仪发出信号经电线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发出信号经过电线送到电源,要求电源输出一定的功率,电源经过电线分别加载到两个电极上,电流经过非晶材料,非晶材料被加热,当温控仪测到非晶材料的温度与设定的晶化温度一致时,温控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依照设定保温时间进行保温若干秒后,晶化完成,控制器发出信号给电源停止供电,同时连杆提起,接着控制器控制另一连杆将晶化完成的非晶材料送入产品收集器中,紧接着新一轮的重复操作。本专利技术可根据电源电压电流的大小同时处理几个到几十个样品。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晶化处理后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且明显节约能源。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的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的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1-待处理产品台(图2);2-电极(图2中为移动电极);3-电极(图2中为固定电极);4-滚轮(图1);5-滚轮(图1);6-温度传感器;7-产品收集器(图2);8-温控仪;9-提杆(图2);10-控制器;11-固定块(图2);12-电源;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包括:两个电极(2,3)、温度传感器(6)、温控仪(8)、控制器(10)、电源(12)及连接线;所述两个电极(2,3)分别与电源(12)的输出端连接,在加热非晶材料时两个电极(2,3)分别与非晶材料的两端接触,通过电源(12)的输出加热非晶材料;所述温度传感器(6)用于测量非晶材料的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数据输送给与所述温度传感器(6)相连接的温控仪(8);所述温控仪(8)用于设定非晶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6)传输的测量数据、实时比较设定温度和接收的测量温度,将数据分析处理后形成的温度控制信号传输给与所述温控仪(8)相连接的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接收所述温控仪(8)的温度控制信号,据此输出信号给与所述控制器(10)相连接的电源(12),从而控制电源(12)的开关及输出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包括:两个电极(2,3)、温度传感器(6)、温控仪(8)、控制器(10)、电源(12)及连接线;所述两个电极(2,3)分别与电源(12)的输出端连接,在加热非晶材料时两个电极(2,3)分别与非晶材料的两端接触,通过电源(12)的输出加热非晶材料;所述温度传感器(6)用于测量非晶材料的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数据输送给与所述温度传感器(6)相连接的温控仪(8);所述温控仪(8)用于设定非晶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6)传输的测量数据、实时比较设定温度和接收的测量温度,将数据分析处理后形成的温度控制信号传输给与所述温控仪(8)相连接的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接收所述温控仪(8)的温度控制信号,据此输出信号给与所述控制器(10)相连接的电源(12),从而控制电源(12)的开关及输出功率。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还包括两个滚轮(4、5),包括所述滚轮(4、5)的热处理装置适用于带状非晶材料的热处理,所述两个滚轮(4,5)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电极(2、3)处,压紧所述电极(2、3)与带状非晶材料的接触,与控制器(10)相连接并在控制器(10)控制下转动从而带动带状非晶材料水平移动。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还包括金属反射屏(18、19),所述金属反射屏(18、19)分别安装在带状非晶材料的上下两侧,以减少热损失。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材料晶化热处理装置,还包括放带盘(15)、收带盘(16)和光电带状非晶材料检测元件(17),所述放带盘(15)通过未处理的带状非晶材料与所述滚轮(4、5)转动时的从动轮相连,用以存放待热处理的带状非晶材料,所述收带盘(16)通过热处理完毕的带状非晶料与滚轮(4、5)转动时的主动轮相连,用于收集热处理完毕的带状非晶材料,光电带状非晶材料检测元件(17)与控制器(10)相连接,用于检测滚轮和收盘带之间是否有带状非晶材料通过,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根据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宇辰毛文龙易孙圣毛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