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硕锋专利>正文

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3445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包括有一个第一杆、一个第二杆及一个扣紧机构,第一杆包括有一个第一枢部及一个第一扣接部,第二杆包括有一个第二枢部及一个第二扣接部,第二杆的第二枢部枢设于第一枢部,扣紧机构包括有一个第一抵顶件、一个第一调整件及一个第一锁定件,第一抵顶件枢设于第一杆的第一扣接部,第一调整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杆且相异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抵顶件,凭借第一调整件能够改变第一抵顶件相对于第一杆的角度及间隙,第一锁定件枢设于第二杆的第二扣接部,折叠装置凭借扣紧机构而能够快速扣紧第一杆与第二杆,且具有调整松紧度的功能。

A fold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olding device of a bicycle, comprising a first rod, a second rod and a fastening mechanism, the first rod comprises a first pivot part and a first fastening part, second bar includes a second pivot part and a second buckle part second rod the second pivot part is pivoted on the first pivot part, faste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abutting part, a first adjustment member and a first locking member, first against the first buckle portion of the top piece is pivoted on the first rod, the first adjusting member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od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a different one the propping element, with the first adjusting piece can change the first abutting member relative to the first rod angle and clearance, the first locking member is pivoted on the second bar second fastening part, folding device with fastening mechanism and can fasten the first pole and the second pole, and It has the function of adjusting the tight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的折叠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尤指自行车的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M464387号的“折叠自行车二段式快拆结构”专利案,其为一种二段式快拆结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枢接部、第一扣合部、弹性钩以及安全扣件。当用户要组合折叠自行车骑乘时,将第一管体以第一枢接部旋转接合至第二管体,弹性钩即对应扣合至第一扣合部以形成第一道扣合。接着再旋转安全扣件对应扣合至弹性钩,以形成第二道扣合。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快拆结构,是以勾扣的方式连接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用户无法调整快拆结构固定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松紧度,且经长久的使用后,勾扣可能会产生变形而导致精密度失准,在此状况下,勾扣将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折叠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包括有一个第一杆、一个第二杆及一个扣紧机构的折叠装置,该第一杆包括有一个第一枢部及一个第一扣接部,该第二杆包括有一个第二枢部及一个第二扣接部,该第二杆的第二枢部枢设于该第一枢部并使该第一扣接部与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的折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个第一杆,该第一杆包括有一个第一枢部及一个第一扣接部;一个第二杆,该第二杆包括有一个第二枢部及一个第二扣接部,该第二杆的第二枢部枢设于该第一枢部并使该第一扣接部与该第二扣接部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一个扣紧机构,该扣紧机构包括有一个第一抵顶件、一个第一调整件及一个第一锁定件,该第一抵顶件枢设于该第一杆的第一扣接部,该第一调整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杆,且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抵顶件,凭借该第一调整件能够改变该第一抵顶件相对于该第一杆的角度及间隙,该第一锁定件能够相对该第二杆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杆的第二扣接部,该第一锁定件在锁定位置时,该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个第一杆,该第一杆包括有一个第一枢部及一个第一扣接部;一个第二杆,该第二杆包括有一个第二枢部及一个第二扣接部,该第二杆的第二枢部枢设于该第一枢部并使该第一扣接部与该第二扣接部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一个扣紧机构,该扣紧机构包括有一个第一抵顶件、一个第一调整件及一个第一锁定件,该第一抵顶件枢设于该第一杆的第一扣接部,该第一调整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杆,且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抵顶件,凭借该第一调整件能够改变该第一抵顶件相对于该第一杆的角度及间隙,该第一锁定件能够相对该第二杆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杆的第二扣接部,该第一锁定件在锁定位置时,该第一扣接部与该第二扣接部彼此靠近,该第一锁定件紧抵该第一抵顶件,使该第二杆无法相对该第一杆转动,该第一锁定件在释放位置时,该第一锁定件脱离该第一抵顶件,使该第二杆能够相对该第一杆转动,该第一扣接部与该第二扣接部彼此远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杆的第二枢部能够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为中心相对该第一杆转动地枢设于该第一枢部,该第一抵顶件以一个第二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一杆的第一扣接部,该第二虚拟转轴与该第一虚拟转轴彼此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锁定件能够以一个第三虚拟转轴为中心相对该第二杆转动地枢设于该第二杆,该第一锁定件枢设于该第二杆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顶掣部,该第一锁定件于该顶掣部设置有一个第一抵靠部与一个第二抵靠部,该第一锁定件的第一抵靠部至该第三虚拟转轴的距离大于该第一锁定件的第二抵靠部至该第三虚拟转轴的距离,该第一锁定件在锁定位置时,该第一锁定件的第一抵靠部紧抵该第一抵顶件,该第一锁定件在释放位置时,该第一锁定件的第一抵靠部脱离该第一抵顶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虚拟转轴与该第一虚拟转轴彼此平行。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件以螺锁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杆并以直接抵靠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抵顶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杆设置有一个第一防脱部,该第一防脱部与该第二扣接部相邻,该第一锁定件相异于该顶掣部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防脱部,该第一锁定件在锁定位置时,该第二防脱部能够可脱离地以卡掣方式结合于该第一防脱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锁定件于该第二防脱部设置有一个能够相对该第一锁定件滑移的卡掣件,该第一锁定件在锁定位置时,该第二防脱部的卡掣件能够可脱离地以卡掣方式结合于该第一防脱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为上管邻近前管的一段,该第一枢部与该第一扣接部位于该第一杆上相同的一端且位于相异的两侧,该第二杆为上管邻近座管的一段,该第二枢部与该第二扣接部位于该第二杆上相同的一端且位于相异的两侧。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为前管邻近前叉的一段,该第一枢部与该第一扣接部位于该第一杆上相同的一端且位于相异的两侧,该第二杆为前管邻近龙头的一段,该第二枢部与该第二扣接部位于该第二杆上相同的一端且位于相异的两侧。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折叠装置还包括有一个第三杆,该第三杆包括有一个第三枢部及一个第三扣接部,该第二杆包括有一个第四枢部,该第二杆的第四枢部枢设于该第三枢部并使该第三扣接部与该第二扣接部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紧机构还包括有一个第二抵顶件及一个第二调整件,该第二抵顶件枢设于该第三杆的第三扣接部,该第二调整件的一端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锋
申请(专利权)人:王硕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