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87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它将α-溶血链球菌菌种搭载返回式太空飞行器,在太空的特殊条件下导致α-溶血链球菌菌种遗传特性发生变异,返回地面后优选出其中的正变异、遗传特性稳定的菌种,经培养及生物发酵后生产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该菌种已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082。(*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技术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可能与感染、遗传、自身免疫有关。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疾病。近年患病率明显增加,临床治疗除激素、免疫抑制剂、氨基水杨酸制剂之外很少有特效治疗药物。并且该病长期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很少痊愈,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普通的α-溶血链球菌生产的药物甘露聚糖肽早在1986年在国内上市,它只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药理作用是激活淋巴细胞,促进胸腺淋巴细胞分化增殖,促进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细胞,使白细胞生成增加,促进补体生成,促进白细胞介素-1的生成,提高骨髓造血功能,但没有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它采用生物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无毒,副作用小,有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它将α-溶血链球菌菌种搭载返回式太空飞行器,在太空的特殊条件下导致α-溶血链球菌菌种遗传特性发生变异,返回地面后优选出其中的正变异、遗传特性稳定的菌种,经培养及生物发酵后生产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该菌种已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082。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是口服液,1000ml中含太空诱变菌种生产的甘露聚糖肽0.8g-15.0g。所述的口服液是α-溶血链球菌33号菌种经太空搭载、变异及优选后的菌种,经培养发酵的生产原液,过滤炭脱提纯后再加入其它辅料。所述的口服液是α-溶血链球菌33号菌种经太空搭载、变异及优选后的菌种,经培养发酵生产的甘露聚糖肽,加入其它辅料及纯化水溶解搅匀制成。所述的辅料是香精和糖精钠、蛋白糖。将α-溶血链球菌33号菌种搭载返回式太空飞行器,经过太空诱变后精心选育出的变异菌株作为生产菌种,经一级发酵和二级发酵,将发酵液提纯,最终获得太空诱变菌种所生产的甘露聚糖肽。所述的菌种制备;A.斜面种子培养基牛肉膏0.2-0.8%,酵母膏0.2-0.8%,蛋白胨0.3-0.8%,葡萄糖0.1-0.8%,氯化钠0.2-0.6%,琼脂1-5%,绵羊血5-10%;pH 7.2-7.4;斜面种子培养基灭菌温度105-125℃,时间30分钟,蒸汽压力0.11-0.14Mpa;启封菌种冷冻管,用无菌肉汤培养基稀释,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血斜面,接种后置25-40℃恒温培养24-30小时;B.肉汤种子培养基牛肉膏0.2-0.8%,酵母膏0.2-0.8%,蛋白胨0.3-0.8%,葡萄糖0.1-0.8%,氯化钠0.2-0.6%;pH 7.0-7.4;肉汤种子培养基灭菌温度105-125℃,时间30分钟,蒸汽压力0.11-0.14Mpa;将培养好的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按1-9%接种量接入肉汤种子培养基内,25-40℃恒温培养10-30小时。所述的发酵过程用发酵培养基牛肉膏0.2-0.8%,酵母膏0.2-0.8%,蛋白胨0.3-0.8%,葡萄糖0.1-0.9%,氯化钠0.2-0.6%;发酵培养基灭菌温度105-125℃,时间30分钟,蒸汽压力0.11-0.14Mpa;A.一级发酵罐将优良的肉汤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按1-10%接种量接入一级种子罐,在25-40℃恒温培养10-50小时,罐压不超过0.02Mpa,通气量以能翻动培养液为宜,连续充分搅拌;B.二级发酵罐将一级发酵培养液在无菌条件下按2-20%接种量接入发酵罐,在25-40℃恒温培养20-100小时,罐压不超过0.02Mpa;灭活放罐,灭活采用加温使发酵液温度达到70-120℃,保温20-60分钟,冷却静置。所述的提取过程;a、发酵液进行浓缩,使浓缩液体积与发酵液体积比控制在1∶15-1∶20或酌情而定;b、发酵液的浓缩液加入80-99%乙醇,体积量比控制在1∶1.5-1∶5.5或酌情而定,充分搅拌静置后,离心去除上清液,沉淀用蒸馏水溶解,调pH1.0-5.0,得到溶解液并将溶解液静置;c、再将溶解液离心去除杂质得到上清液,准确量取上清液体积,按上清液体积计算出所需乙醇量,将乙醇缓慢加入到上清液中,并充分搅拌,静置后离心去除上清液得到沉淀物;d、沉淀物再用蒸馏水溶解,调pH、离心,上清液再加乙醇沉淀,这样的工艺反复操作至含量检测合格为止,得到的沉淀物为太空诱变菌种所生产的甘露聚糖肽粗品;真空干燥3-8小时即得太空诱变菌种生产的甘露聚糖肽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将α-溶血链球菌菌种搭载返回式太空飞行器(宇宙飞船或返回式卫星),利用太空中微(零)重力、宇宙射线、交变磁场、高真空、高热深冷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菌株的DNA双链结构断裂,基因组发生重排,从而产生新的菌株。返回地面后,对经过太空搭载的菌株进行培养和筛选,通过研究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代谢产物、遗传性状及蛋白表达、遗传稳定性、中试生产指标等内容,优选出其中的正变异、遗传特性稳定的菌种,经培养发酵后得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该菌种已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082。特别是α-溶血链球菌D33菌株经太空搭载诱变,地面上的筛选、分离和纯化后,选育出发酵单位更高、所分泌的甘露聚糖肽含量更高的高产、优质菌株T33株。通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对T33菌株及D33菌株的全细胞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分析和菌株的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分析(RFLP/PFGE)比较,可以证明空间诱变及地面筛选出的T33菌株其基因有变异。该突变菌株在遗传上稳定,有较强的生产适应性,由其发酵产生的甘露聚糖肽含量提高,多肽含量比国家标准(80%)提高3至5倍,西安市药品检验所送样测定达到271.6%,发酵含量比对照组产物含量平均高出三倍以上。该菌株经培养、发酵、提纯及精制等高科技手段制备而成的口服液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经过收集大量服药患者病历资料,深入研究归纳总结,证实由太空搭载菌种生产出的口服液具有促进粘膜再生修复作用。溃疡性结肠炎的感染因素可由甘露聚糖肽的增强免疫作用消除。甘露聚糖肽治疗溃疡性结肠粘膜病变的主要机理是促进结肠粘膜再生修复,通过促进溃疡部位巨噬细胞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使溃疡性结肠创面修复,促进粘膜的再生修复而使溃疡创面愈合。(见附件附件材料1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材料附件材料2太空诱变菌种生产的甘露聚糖肽生产菌株经“神舟三号”飞船搭载公证书。附件材料3太空诱变菌种生产的甘露聚糖肽生产菌株经“神舟三号”飞船搭载返回地面筛选报告附件材料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关于“神舟三号”飞船搭载太空诱变菌种生产的甘露聚糖肽生产菌株与地面对照菌的形态生理生化鉴定报告书附件材料5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关于“神舟三号”飞船搭载太空诱变菌种生产的甘露聚糖肽生产菌株与地面对照菌的SDS-PAGE及RFLP/PFGE分析鉴定报告书附件材料6陕西省药品检验所“神舟三号”太空诱变菌种生产的甘露聚糖肽口服液检测报告附件材料7科技查新报告复印件附件材料8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菌种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