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烃专利>正文

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588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烟草茎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自然发酵;再将发酵过的烟草茎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然后将蒸馏液与邻氯苯甲酰氯、二甲苯、氯化亚铁进行合成反应;最后分离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烟草茎为主要原料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其原料为废弃的农作物烟茎,其原料易得,原料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无废气产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害物质污染和防护的问题,达到了无毒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特别是一种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
技术介绍
邻氯苯甲酰基脲具有抑制生物几丁质的合成,而对非目标细胞无破坏能力,对人畜无致畸、致癌等现象(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检测所已对该物品进行过毒性检测,检测结果为无毒级。样品编号为96K0563)。它广泛用于医药、化工及染料等行业,比如可制成高效无毒的杀虫剂以及开发利用于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角质层的老化,从而起到美容护肤的化妆用品中。目前,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所用原材料大多为无机化合物,必须经过氯化反应,成盐、成脲反应及合成反应几个步骤,其工艺较复杂;且在氯化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氯化亚砜与空气接触,易水解,其副产物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不但对大气污染严重,且有较强的腐蚀性,严重腐蚀生产设备,使设备的折旧率增大,生产成本上升。另外成盐、成脲反应是分两步完成的,其所需温度不一样,在实际工艺过程中很难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其生产成本低,工艺控制容易。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其流程如下首先将烟草茎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自然发酵;再将发酵过的烟草茎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然后将蒸馏液、邻氯苯甲酰氯、二甲苯、氯化亚铁一并进行合成反应;最后分离得成品。上述发酵是指将烟草茎投入稀酸中浸泡,并粉碎成粉状物,所得粉状物晾晒放置至泥状,再进行烘干;上述蒸馏是指将发酵过的烟草茎物料与脲素、盐酸、二氧化锰混合,在回流状态下进行蒸馏,当回流液呈褐蓝色时,蒸馏完毕,进行分馏;上述合成反应是指将蒸馏液∶邻氯苯甲酰氯∶二甲苯∶氯化亚铁=1∶1.25~1.5∶1.5∶0.35~0.4的重量比投料,在二甲苯回流状态下进行反应。上述发酵具体是指将烟草茎投入PH=5~7的稀盐酸水溶液中浸泡至软后,加工成粉状物,晾晒至含水量≤17%,放置3-15天,使其进一步发酵成泥状,其发酵温度为45-70℃,再烘干至含水量≤4%,烘干温度为45-80℃;上述蒸馏具体是指按烟草茎发酵物料∶脲素∶盐酸∶二氧化锰∶水=1∶0.6~0.75∶0.35~0.45∶0.03~0.075∶2的重量比投料,在回流状态下进行蒸馏,蒸馏温度为125-135℃,当回流液呈褐蓝色时分馏得蒸馏液,其分馏温度为45-63℃;上述合成反应具体是指先将蒸馏液、邻氯苯甲酰氯、二甲苯按比例投入合成釜中预热,待液体温度至30~35℃时,再按比例加入氯化亚铁,在二甲苯回流状态下反应完全后出料,其合成反应温度为120-140℃,冷却至常温下结晶;上述分离是将结晶物与液料按常规分离、醇洗,最终制得结晶状的邻氯苯甲酰基脲。上述蒸馏时间为5~5.5小时,合成反应时间3~4小时为佳。上述所用脲素含量大于95%,盐酸含量大于35%,二氧化锰为市售二氧化锰试剂;所用邻氯苯甲酰氯含量90%,所用二甲苯为工业级,所用氯化亚铁为市售氯化亚铁试剂为佳。将上述结晶物与液料分离后、醇洗,制得结晶状邻氯苯甲酰基脲,同时回收液体苯和醇,以期再次利用。由于本专利技术以烟草茎为主要原料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其原料为废弃的农作物烟茎,其原料易得,原料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无废气产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害物质污染和防护的问题,达到了无毒化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首先将烟草茎投入PH=6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至软后(只要达到便于粉碎的软度即可),用粉碎机加工成粉状物,晾晒,使其含水量≤17%,置于发酵池内7天进一步发酵成泥状,发酵温度控制在60℃,发酵过程中PH值=5~7,然后用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4%备用,烘干温度为50℃;按表1中实施例1的重量配比投料入蒸馏釜中,在回流状态下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为130℃,当回流液呈褐蓝色时分馏,分馏温度控制在50℃;分馏出的蒸馏液,即为酰类化合物;所述配料中的脲素含量大于95%,盐酸含量大于35%,二氧化锰为市售二氧化锰试剂;按表2中实施例1的重量配比先将蒸馏液、邻氯苯甲酰氯、二甲苯投入合成釜中预热至液体温度33℃时再加入氯化亚铁,在二甲苯回流状态下反应4小时后出料,冷却至常温下结晶;合成反应温度控制为120~140℃,反应配料中所用邻氯苯甲酰氯含量90%,所用二甲苯为工业级,所用氯化亚铁为市售氯化亚铁试剂。将上述结晶物与液料按常规分离、醇洗,制得结晶状邻氯苯甲酰基脲,回收液体苯和醇。对上述制得的邻氯苯甲酰基脲含量进行测定(按QB/440000TG-90、Q/SXH001-90标准)将邻氯苯甲酰基脲样品在沸腾的磷酸中定量地降解成对氯苯胺,后者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钠起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和溴化钾反应生成溴化物,终点用刚过量的溴化钾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中变色来判定。(一)试剂和溶液盐酸、磷酸、0.05m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按GB601标准的规定制备与标定)、25%溴化钾溶液(称取溴化钾25g放入细口试剂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溶液,摇匀)、淀粉——碘化钾试纸,按GB603标准的规定制备。(二)测定步骤样品总胺含量的测定称取0.2g左右的样品(准确至0.0002g),置于250ml麻口锥形瓶中,加30ml磷酸,连接回流装置,加热回流3小时,冷却,加20ml盐酸,降温至0-5度,加10ml、25%溴化钾溶液,用0.05m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取出一小滴溶液,以淀粉——碘化钾试纸试之,至产生稳定兰色即为终点。游离胺含量的测定称取1.6-2.0g样品(准确至0.0002g),按测定步骤,但不经过加热分解,测定样品中游离胺含量。(三)邻氯苯甲酰基脲百分含量按公式(1)计算X%=c(V1M1-V2M2)×0.3092×100---(1)]]>式中X-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含量,%; C-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1V1-滴定样品总胺时消耗亚硝酸钠溶液的体积,ml;V2-滴定样品游离胺时消耗亚硝酸钠溶液的体积,ml;M1-测总胺的样品重量,g;M2-测游离胺的样品重量,g;0.3092-每毫摩尔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克数。按上述方法测定,其结果为86.72%。实施例2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首先将烟草茎投入PH=6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至软后(只要达到便于粉碎的软度即可),用粉碎机加工成粉状物,晾晒,使其含水量10%,置于发酵池内15天进一步发酵成泥状,发酵温度控制在50℃,发酵过程中PH值=6,然后用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2%备用,烘干温度为60℃;按表1中实施例2的重量配比投料入蒸馏釜中,在回流状态下进行蒸馏,蒸馏温度控制为126℃,当回流液呈褐蓝色时分馏,分馏温度控制在60℃;分馏出的蒸馏液,即为酰类化合物;按表2中实施例1的重量配比先将蒸馏液、邻氯苯甲酰氯、二甲苯投入合成釜中预热至液体温度35℃时再加入氯化亚铁,在二甲苯回流状态下反应完全后出料,冷却至常温下结晶;合成反应温度控制为130℃。其他的与实施例1相同,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对邻氯苯甲酰基脲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为90.3%。实施例3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首先将烟草茎投入PH=6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至软后(只要达到便于粉碎的软度即可),用粉碎机加工成粉状物,晾晒,使其含水量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烟草茎生产邻氯苯甲酰基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烟草茎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自然发酵;再将发酵过的烟草茎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然后将蒸馏液与邻氯苯甲酰氯、二甲苯、氯化亚铁进行合成反应;最后分离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烃
申请(专利权)人:唐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