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42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刀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设有安装定位平面的圆柱状刀排杆;固设在刀排杆下端和刀排杆构成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中部;固设在刀排中部下端和圆柱状刀排中部构成非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底部;设与圆柱状刀排底部侧面上的刀具;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和圆柱状刀排中部的连接处设有过度圆角;所述刀排杆、刀排中部以及刀排底部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刀排受力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制做成本低,使用时安全且加工的产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加工效率高。

A cutter for the end face of the car on the upright ca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tter row, in particular to a car anti car end of the cutter row,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id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cutter installation positioning plane row cylindrical cutter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rod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knife and a knife row rod with central axis stepped shaft shape of the middle row the knif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middle row;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ylindrical cutter row middle part non cylindrical cutter with central axis stepped shaft shape of the bottom row; a tool with a cylindrical cutter row at the bottom side; a fillet over the connecting positions of the cylindrical cutter row at the bottom and the cylindrical cutter row central; the knife row rod, knife and knife bottom row central mold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ength, good aseismatic performanc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safety in use and quality of processed products, and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
本技术属于立车零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
技术介绍
零件在立车上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即通常情况下保证同轴度,经常采取一次性装夹,就会导致一些加工面从刀具进给方向难以加工到,于是对这些面的加工就需要采取反车,即从远处向近处移动刀具进行加工。但是由于一些零件加工面较大,反车时,刀具悬伸也要相应增大,这样就会对刀排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刀排容易震动,受力一侧壁厚较少容易造成开裂现象,加工面平面度不好,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存在加工质量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可以消除刀排震动,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增强刀排壁厚,可以提高生产安全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设有安装定位平面的圆柱状刀排杆;固设在刀排杆下端和刀排杆构成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中部;固设在刀排中部下端和圆柱状刀排中部构成非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底部;设在圆柱状刀排底部侧面上的刀具;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和圆柱状刀排中部的连接处设有过度圆角;所述刀排杆、刀排中部以及刀排底部为一体成型。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为提高刀排的受力强度,加大圆柱状刀排中部直径与圆柱状刀排底部的直径和厚度,排中部直径为90mm,高度为164mm,圆柱状刀排底部的直径为110mm,厚度设为36mm。同时圆柱状刀排中部和圆柱状刀排底部除开设必要的孔以及通道外,均为实钢材所制备,通过刀排中部和底部的重量提高刀排的受力强度,减少刀排的震动,提高刀具安装孔中安装的刀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的上端圆面大于刀排中部的下端圆面,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具有突出侧面和突出端面。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突出侧面中间设有深入到圆柱状刀排内部的刀具安装孔,所述刀具安装孔两侧的突出侧面上设有螺栓安装孔;两者中心轴的偏离程度根据圆柱状刀排底部上安装的刀具的受力强度决定。优选的,为了最大化的提高刀具的可受力强度,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的上端圆面和刀排中部下端圆面相内切,圆柱状刀排底部和圆柱状刀排中部的一侧圆柱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具有弧形突出侧面和月牙型突出端面,刀具安装在弧形突出侧面中间;同时,根据工作时刀排旋转方向带动刀具的受力方向,可以设定圆柱状刀排底部相对于圆柱状刀排中部哪侧突出安装刀具,如果刀排顺时针旋转,则圆柱状刀排底部相对于圆柱状刀排中部右侧突出安装刀具;如果刀逆时针旋转,则圆柱状刀排底部相对于圆柱状刀排中部左侧突出安装刀具。优选的,所述圆柱状刀排中部内设有倾斜的切削液流通通道,该通道一端位于圆柱状刀排中部上端面形成切削液进口,一端位于圆柱状刀排中部下端侧面形成切削液出口,所述切削液出口位于刀具安装孔上方。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刀排杆装配到立车架的刀架上,通过刀排杆侧面设置的安装定位面,实现刀架和刀排杆的轴控转动配合安装,在工作时,刀架可以通过控制刀排转动进而带动刀排整体转动实现刀排下端设置的刀具转动实现工件的加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刀排采用一体化台阶轴形式,刀排底部和刀排中部中心轴偏离,保证了刀排底部一侧安装的刀具的受力强度,通过通过刀排底部和刀排中部连接处设置的过度圆角,避免刀排底部受力的应力集中对刀排造成的伤害;再者,该结构的刀排在加工时只需热处理后直接在普通车床上加工,不需要下料等工序,加工制做成本低。2、本技术大的刀排中部直径和刀排底部直径以及加厚的刀排厚度,提高了刀排受力强度增大,减少刀排震动,保证加工质量,同时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刀排在使用过程中,防震性能强,发生断裂的几率低,提高了应用生产的安全性。4、本技术刀排可以在立车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快速完成工件内孔的相关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原工件加工过程分两道工序完成,包括装夹、加工需要30分钟完成,加工时间长,效率低;现在可以一道工序完成,省去中间装夹及校正时间,加工时间只需15分钟,加工效率得到提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刀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刀排加工工件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刀排加工工件工作状态俯视图;其中:1、刀排杆;10、定位面;11、切削液进口;12、过度圆角;13、螺栓安装孔;14、刀排中部;15、切削液出口;16、刀具安装孔;17、刀排底部;2、刀具;3、夹具;31、夹板;32、啮合齿;4、卡盘;5、工件;51、被加工底面;52、工件内孔;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包括侧面设有安装定位平面的圆柱状刀排杆1;固设在刀排杆1下端和刀排杆构成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中部14;固设在刀排中部14下端和圆柱状刀排中部14构成非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底部17;设在圆柱状刀排底部17侧面上的刀具;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17和圆柱状刀排中部14的连接处设有过度圆角12,通过过度圆角12的设置,减少了刀排使用时产品的应力集中对刀排的伤害,可以辅助减少刀排震动,提高刀排加工产品的质量;所述刀排杆1、刀排中部14以及刀排底部17为一体成型。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为提高刀排的受力强度,加大圆柱状刀排中部直径与圆柱状刀排底部的直径和厚度,排中部直径为90mm,高度为164mm,圆柱状刀排底部的直径为110mm,厚度设为36mm。同时圆柱状刀排中部和圆柱状刀排底部除开设必要的孔以及通道外,均为实钢材所制备,通过刀排中部和底部的重量提高刀排的受力强度,减少刀排的震动,提高刀具安装孔中安装的刀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17的上端圆面大于刀排中部14的下端圆面,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17具有突出侧面和突出端面。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17突出侧面中间设有深入到圆柱状刀排内部的刀具安装孔16,所述刀具安装孔16两侧的突出侧面上设有螺栓安装孔13;两者中心轴的偏离程度根据圆柱状刀排底部上安装的刀具的受力强度决定。优选的,为了最大化的提高刀具的可受力强度,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17的上端圆面和刀排中部14下端圆面相内切,圆柱状刀排底部17和圆柱状刀排中部14的一侧圆柱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17具有弧形突出侧面和月牙型突出端面,刀具2安装在弧形突出侧面中间;同时,根据工作时刀排旋转方向带动刀具的受力方向,可以设定圆柱状刀排底部相对于圆柱状刀排中部哪侧突出安装刀具,如果刀排顺时针旋转,则圆柱状刀排底部相对于圆柱状刀排中部右侧突出安装刀具;如果刀逆时针旋转,则圆柱状刀排底部相对于圆柱状刀排中部左侧突出安装刀具。优选的,所述圆柱状刀排中部14内设有倾斜的切削液流通通道,该通道一端位于圆柱状刀排中部上端面形成切削液进口11,一端位于圆柱状刀排中部下端侧面形成切削液出口15,所述切削液出口15位于刀具安装孔16上方。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刀排杆装配到立车架的刀架上,通过刀排杆侧面设置的安装定位面,实现刀架和刀排杆的轴控转动配合安装,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设有安装定位平面的圆柱状刀排杆;固设在刀排杆下端和刀排杆构成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中部;固设在刀排中部下端和圆柱状刀排中部构成非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底部;设与圆柱状刀排底部侧面上的刀具;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和圆柱状刀排中部的连接处设有过度圆角;所述刀排杆、刀排中部以及刀排底部为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设有安装定位平面的圆柱状刀排杆;固设在刀排杆下端和刀排杆构成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中部;固设在刀排中部下端和圆柱状刀排中部构成非同中心轴台阶轴形状的圆柱状刀排底部;设与圆柱状刀排底部侧面上的刀具;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和圆柱状刀排中部的连接处设有过度圆角;所述刀排杆、刀排中部以及刀排底部为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其特征在于:圆柱状刀排中部直径90mm,高度164mm;圆柱状刀排底部直径110mm,高度36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立车上反车端面的刀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的上端圆面大于刀排中部的下端圆面,所述圆柱状刀排底部具有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三宝袁兵昌张琴张洪权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