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40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下芯杆固定块固定连接,下芯杆固定块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芯杆和下芯杆,上芯杆的一端与产品均匀卡合,上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芯杆固定块,上芯杆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底部还设置有直线导轨;本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实现模具内卸料、抽芯、涨紧等多种功能,多种工序整合到一套模具上进行集中生产,可以顺序完成冲过流孔、冲进出水口孔、冲隔片槽、冲扁管槽和压侧筋的等多种生产工序,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即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A D tube automatic produ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 type tube automatic production mold,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re rod fixing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ylinder, upper fixed block core ro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ore rod and the core rod, one end of the core rod and the product evenly clamped on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re rod the core rod is fixed on the block, the core rod of the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econd cylinder, a linear guide is provid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cylinder; the D type tube automatic production molds, various functions of mould unloading, core pulling and tightening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cylinders, integrated into a variety of processes a set of mould for centralized production, can be a variety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cross flow hole, inlet and outlet hole, flushing spacer groove, punching groove and flat tube pressure side bars, which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It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生产模具
,尤其是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系统平行流蒸发器上的集流管,为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目的,汽车空调已普及使用高强度铝管和铝型材等新型材料,部分产品结构D型管并联而成,而现有D型管加工工艺工序多,每根管的生产过程中多达5-6道工序,且D型管都为单冲模结构,效率低下,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生产和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具备生产效率高,成本高,的特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包括第一气缸、下芯杆固定块、上芯杆、下芯杆、第二气缸和上芯杆固定块,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设置有下芯杆固定块,下芯杆固定块与第一气缸平行设置,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下芯杆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下芯杆固定块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芯杆和下芯杆,下芯杆的一侧与下芯杆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上芯杆与下芯杆对立设置,上芯杆的一侧设置有产品,所述上芯杆的一端与产品均匀卡合,上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芯杆固定块,上芯杆与上芯杆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芯杆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上芯杆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底部还设置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与第一气缸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芯杆与下芯杆通过接触斜面相互贴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芯杆的外表面呈均匀密布的锯齿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芯杆固定块的底面与上芯杆的一侧无缝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本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实现模具内卸料、抽芯、涨紧等多种功能,多种工序整合到一套模具上进行集中生产,可以顺序完成冲过流孔、冲进出水口孔、冲隔片槽、冲扁管槽和压侧筋的等多种生产工序,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即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涨紧状态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涨紧状态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卸料状态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卸料状态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抽芯状态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抽芯状态俯视图。图中:1-第一气缸;2-产品;3-下芯杆固定块;4-上芯杆;5-下芯杆;6-第二气缸;7-上芯杆固定块;8-直线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包括第一气缸1、下芯杆固定块3、上芯杆4、下芯杆5、第二气缸6和上芯杆固定块7,第一气缸1的一侧设置有下芯杆固定块3,下芯杆固定块3与第一气缸1平行设置,第一气缸1带动下芯杆固定块3前后位移,第二气缸6带动上芯杆固定块7产生位移,并带动下芯杆5与上芯杆4共同对产品2内腔进行涨紧,从而提供D型管冲孔,侧压筋、冲扁管槽等冲压工序内部芯杆的涨紧功能,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下芯杆固定块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芯杆4和下芯杆5,下芯杆5的一侧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上芯杆4与下芯杆5对立设置,上芯杆4与下芯杆5通过接触斜面相互贴合,上芯杆4与下芯杆5相互贴合而涨紧,上芯杆4的一侧设置有产品2,上芯杆4的外表面呈均匀密布的锯齿状,上芯杆4与产品2卡合更加紧致,产品2加工更加有效,上芯杆4的一端与产品2均匀卡合,上芯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芯杆固定块7,上芯杆4与上芯杆固定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上芯杆固定块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6,上芯杆固定块7的底面与上芯杆4的一侧无缝贴合,上芯杆固定块7带动上芯杆4位移,上芯杆固定块7与上芯杆4连接紧密、有效,第二气缸6的输出端与上芯杆固定块7固定连接,第一气缸1的底部还设置有直线导轨8,直线导轨8与第一气缸1活动连接,第一气缸1与直线导轨8相对滑动,从而延展D型管的实际操作距离,本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通过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6共同实现模具内卸料、抽芯、涨紧等多种功能,多种工序整合到一套模具上进行集中生产,可以顺序完成冲过流孔、冲进出水口孔、冲隔片槽、冲扁管槽和压侧筋的等多种生产工序,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即保证了产品2质量,又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包括第一气缸1、下芯杆固定块3、上芯杆4、下芯杆5、第二气缸6和上芯杆固定块7,第一气缸1的一侧设置有下芯杆固定块3,下芯杆固定块3与第一气缸1平行设置,冲压完成时,第一气缸1带动下芯杆固定块3前后位移,从而带动下芯杆5后退,第二气缸6带动上芯杆固定块7产生位移,并带动上芯杆4上行,实现上芯杆4从产品2的内凸成型部位卸料,从而提供D型管冲孔,侧压筋、冲扁管槽等冲压工序内部芯杆的卸料功能,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下芯杆固定块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芯杆4和下芯杆5,下芯杆5的一侧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上芯杆4与下芯杆5对立设置,上芯杆4与下芯杆5通过接触斜面相互贴合,上芯杆4的一侧设置有产品2,上芯杆4的外表面呈均匀密布的锯齿状,上芯杆4与产品2卡合更加紧致,产品2加工更加有效,上芯杆4的一端与产品2均匀卡合,上芯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芯杆固定块7,上芯杆4与上芯杆固定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上芯杆固定块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6,上芯杆固定块7的底面与上芯杆4的一侧无缝贴合,上芯杆固定块7带动上芯杆4位移,上芯杆固定块7与上芯杆4连接紧密、有效,第二气缸6的输出端与上芯杆固定块7固定连接,第一气缸1的底部还设置有直线导轨8,直线导轨8与第一气缸1活动连接,第一气缸1与直线导轨8相对滑动,从而延展D型管的实际操作距离,本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通过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6共同实现模具内卸料、抽芯、涨紧等多种功能,多种工序整合到一套模具上进行集中生产,可以顺序完成冲过流孔、冲进出水口孔、冲隔片槽、冲扁管槽和压侧筋的等多种生产工序,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即保证了产品2质量,又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例三:请参阅图6-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包括第一气缸1、下芯杆固定块3、上芯杆4、下芯杆5、第二气缸6和上芯杆固定块7,第一气缸1的一侧设置有下芯杆固定块3,下芯杆固定块3与第一气缸1平行设置,第一气缸1带动下芯杆固定块3前后位移,第二气缸6带动上芯杆固定块7产生位移,卸料完成时,第一气缸1与第二气缸6分别带动下芯杆5与上芯杆4从产品2中抽出,以便D型管冲压后的取出和各工序模具之间传递,从而提供D型管冲孔,侧压筋、冲扁管槽等冲压工序内部芯杆的抽芯功能,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下芯杆固定块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芯杆4和下芯杆5,下芯杆5的一侧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上芯杆4与下芯杆5对立设置,上芯杆4与下芯杆5通过接触斜面相互贴合,上芯杆4的一侧设置有产品2,上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包括第一气缸(1)、下芯杆固定块(3)、上芯杆(4)、下芯杆(5)、第二气缸(6)和上芯杆固定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的一侧设置有下芯杆固定块(3),下芯杆固定块(3)与第一气缸(1)平行设置,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所述下芯杆固定块(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芯杆(4)和下芯杆(5),下芯杆(5)的一侧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所述上芯杆(4)与下芯杆(5)对立设置,上芯杆(4)的一侧设置有产品(2),所述上芯杆(4)的一端与产品(2)均匀卡合,上芯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芯杆固定块(7),上芯杆(4)与上芯杆固定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芯杆固定块(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6),第二气缸(6)的输出端与上芯杆固定块(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的底部还设置有直线导轨(8),直线导轨(8)与第一气缸(1)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型管自动化生产模具,包括第一气缸(1)、下芯杆固定块(3)、上芯杆(4)、下芯杆(5)、第二气缸(6)和上芯杆固定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的一侧设置有下芯杆固定块(3),下芯杆固定块(3)与第一气缸(1)平行设置,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所述下芯杆固定块(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芯杆(4)和下芯杆(5),下芯杆(5)的一侧与下芯杆固定块(3)固定连接,所述上芯杆(4)与下芯杆(5)对立设置,上芯杆(4)的一侧设置有产品(2),所述上芯杆(4)的一端与产品(2)均匀卡合,上芯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芯杆固定块(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韶勇王凤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立智能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