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23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选料,下料,面板加工,组装加工,表面精磨及喷塑加工等六步。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通用性和实用性强,一方面的规范局部冷却器主体的生产加工工艺,便于经验积累和经验交流,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局部冷却器主体的加工质量及承载、耐腐蚀性能。

Production process of a high efficiency local cooler with main body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in body structur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high efficiency local cooler, including six steps: material selection, blanking, panel processing, assembly processing, surface finishing and spray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is a method of operation is simple, universal and practical,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process of the specification of partial cooler body, easy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and exchange of experience, on the other hand help to improve processing quality of local cooler body and bear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局部冷却器生产加工工艺,确切地说是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因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经常会发生人员被困在密闭狭小空间内的危险情况,而当这类危险情况发生时,受困人员所处的环境中,首先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尤其是氧气含量下降最为明显,同时还会在空气中混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受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当前在进行人员救援时,首选需要对受困人员进行通风换气作业,以达到改善受困环境内空气质量,避免人员因缺氧或有毒气体而发生窒息或中毒等危险情况发生,而目前在对狭小空间进行紧急通风作业是,主要是应大功率换气风机或空气压缩机等设备配管传统的风管进行,虽然可满足对受困空间进行换气作业的需要,但换气作业效率相对较低,且无法有效的改善受困环境中温度、空气质量等条件,同时也无法有效对受困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给救援计划及救援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在进行紧急送风时,也缺乏相应同一的送风管理方法,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当前紧急送风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效率,并对受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紧急送风作业方法,以满足实际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料,根据设备使用性能及承载能力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分别选择碳钢、不锈钢、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及离心玻璃棉做为原材料;第二步,下料,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修正作业,并分别制备处主体结构的外层防护钢板、不锈钢强化筋板及不锈钢内层板毛坯件;第三步,面板加工,首先对外层防护钢板表面进行喷砂强化操作,然后在利用不锈钢强化筋板将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连接,且连接后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相互平行,且之间预留宽度不低于3毫米的空腔,然后在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上焊接不锈钢强化筋板,最后将离心玻璃棉和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均填充到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之间位置,从而制备成主体结构的面板;第四步,组装加工,将第三步制备出的各面板按照图纸进行连接,并构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其中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的不锈钢强化筋板与相邻的不锈钢强化筋板相互铰接;第五步,表面精磨,完成组装加工后,通过专用的磨削工具,对组装后的主体结构外表面,即外层防护钢板外表面和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精度达到后续加工作业不要;第六步,喷塑加工,对经过打磨并达到加工工艺要求的主体结构进行喷塑加工,待喷塑加工完全干燥后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进行面板加工时,离心玻璃棉和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间按层状分布或混合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离心玻璃棉和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为混合分布时,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包覆在离心玻璃棉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六步喷塑加工后,使用红外辐照进行烘干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的局部冷却器的不锈钢内层板厚度为外层防护钢板厚度的1/2—3/4。本专利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通用性和实用性强,一方面的规范局部冷却器主体的生产加工工艺,便于经验积累和经验交流,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局部冷却器主体的加工质量及承载、耐腐蚀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料,根据设备使用性能及承载能力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分别选择碳钢、不锈钢、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及离心玻璃棉做为原材料;第二步,下料,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修正作业,并分别制备处主体结构的外层防护钢板、不锈钢强化筋板及不锈钢内层板毛坯件;第三步,面板加工,首先对外层防护钢板表面进行喷砂强化操作,然后在利用不锈钢强化筋板将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连接,且连接后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相互平行,且之间预留宽度不低于3毫米的空腔,然后在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上焊接不锈钢强化筋板,最后将离心玻璃棉和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均填充到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之间位置,从而制备成主体结构的面板;进行面板加工时,离心玻璃棉和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间按层状分布或混合分布。第四步,组装加工,将第三步制备出的各面板按照图纸进行连接,并构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其中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的不锈钢强化筋板与相邻的不锈钢强化筋板相互铰接;第五步,表面精磨,完成组装加工后,通过专用的磨削工具,对组装后的主体结构外表面,即外层防护钢板外表面和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精度达到后续加工作业不要;第六步,喷塑加工,对经过打磨并达到加工工艺要求的主体结构进行喷塑加工,待喷塑加工完全干燥后即可。喷塑加工后,使用红外辐照进行烘干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离心玻璃棉和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为混合分布时,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包覆在离心玻璃棉外侧。此外,所述的局部冷却器的不锈钢内层板厚度为外层防护钢板厚度的1/2—3/4。通过上述方法,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通用性和实用性强,一方面的规范局部冷却器主体的生产加工工艺,便于经验积累和经验交流,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局部冷却器主体的加工质量及承载、耐腐蚀性能。本专利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通用性和实用性强,一方面可快捷有效的开展紧急送风作业,另一方面可有针对性的对送风的空气温度、湿度及气体成份进行调整,达到及时、高效且准确的进行紧急通风的目的,从而为人员救援及险情排除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有助于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料,根据设备使用性能及承载能力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分别选择碳钢、不锈钢、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及离心玻璃棉做为原材料;第二步,下料,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修正作业,并分别制备处主体结构的外层防护钢板、不锈钢强化筋板及不锈钢内层板毛坯件;第三步,面板加工,首先对外层防护钢板表面进行喷砂强化操作,然后在利用不锈钢强化筋板将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连接,且连接后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相互平行,且之间预留宽度不低于3毫米的空腔,然后在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上焊接不锈钢强化筋板,最后将离心玻璃棉和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均填充到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之间位置,从而制备成主体结构的面板;第四步,组装加工,将第三步制备出的各面板按照图纸进行连接,并构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其中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的不锈钢强化筋板与相邻的不锈钢强化筋板相互铰接;第五步,表面精磨,完成组装加工后,通过专用的磨削工具,对组装后的主体结构外表面,即外层防护钢板外表面和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精度达到后续加工作业不要;第六步,喷塑加工,对经过打磨并达到加工工艺要求的主体结构进行喷塑加工,待喷塑加工完全干燥后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局部冷却器用主体结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料,根据设备使用性能及承载能力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分别选择碳钢、不锈钢、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及离心玻璃棉做为原材料;第二步,下料,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修正作业,并分别制备处主体结构的外层防护钢板、不锈钢强化筋板及不锈钢内层板毛坯件;第三步,面板加工,首先对外层防护钢板表面进行喷砂强化操作,然后在利用不锈钢强化筋板将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连接,且连接后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相互平行,且之间预留宽度不低于3毫米的空腔,然后在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上焊接不锈钢强化筋板,最后将离心玻璃棉和高密度聚胺脂发泡板剂均填充到外层防护钢板与不锈钢内层板之间位置,从而制备成主体结构的面板;第四步,组装加工,将第三步制备出的各面板按照图纸进行连接,并构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其中不锈钢内层板外表面的不锈钢强化筋板与相邻的不锈钢强化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洋乐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