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移动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928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移动房屋。折叠式移动房屋,包括房屋本体和拓展房体;所述房屋本体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拓展房体的一端处于房屋本体的开口内,且拓展房体能够相对房屋本体沿开口方向伸缩运动;所述房屋本体的开口上活动设有隔板,隔板的下端铰接在房屋本体上,房屋本体的底部设有驱动所述隔板沿其铰接端活动的地板翻转驱动机构。该移动房屋内置活动的隔板;在拓展房体展开状态下,隔板可翻下作为拓展空间的地板;且铰链结构翻转后能够保证与主体空间的地板齐平,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且克服使用不便。

Folding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移动房屋
本技术涉及移动房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移动房屋。
技术介绍
传统移动房屋主要有帐篷和箱体式移动房屋,一直以来,帐篷作为移动的住宅,在草原上被广泛使用,其出色的移动性和收折性,其成为现在休闲旅游热潮的宠儿;然而,帐篷的诸多优点也是其自身的缺陷,存在着许多不足,它失去了像一般建筑那样稳定和方便的生活空间,也没有给使用者带来安全感,故诸多不便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而目前的箱体式移动房屋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帐篷的诸多不足之处;但其由于无法收合,因此内部空间有限且空间利用率不高。近年来,休闲旅游事业不断高涨,人们对休闲体验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帐篷和箱体式移动房屋之间中和改良得到了折叠式移动房屋,现有折叠式移动房屋包括拆卸式折叠(即需要重新拆装,组装效率不高,但折叠充分便于运输)和拓展式折叠(即通过机械化拓展空间,折叠和展开效率较高,但折叠后占用空间较大)。其中,拓展式折叠的移动房屋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包括:主体空间与拓展空间的地板不在同一平面上,视觉上不美观,使用时存在不便且存在空间利用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移动房屋,该移动房屋内置活动的隔板;在拓展房体展开状态下,隔板可翻下作为拓展空间的地板;且铰链结构翻转后能够保证与主体空间的地板齐平,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且克服使用不便。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折叠式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本体和拓展房体;所述房屋本体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拓展房体的一端处于房屋本体的开口内,且拓展房体能够相对房屋本体沿开口方向伸缩运动;所述房屋本体的开口上活动设有隔板,隔板的下端铰接在房屋本体上,房屋本体的底部设有驱动所述隔板沿其铰接端活动的地板翻转驱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地板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铰接座和推动杆;所述铰接座呈L形形状,铰接座的第一自由端铰接在房屋本体上;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缸体铰接在房屋本体上,第一驱动缸的输出端铰接在铰接座的L形折角端上;所述推动杆的下端部铰接在铰接座的第二自由端,推动杆的上端部铰接在隔板上。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缸工作时,可驱动铰接座沿第一端部转动,第二自由端转动过程中借助推动杆实现隔板的翻起或翻倒。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折叠式移动房屋,该移动房屋的房屋本体的开口上活动设有隔板,拓展房体能够相对房屋本体沿开口方向伸缩运动;当所述拓展房体相对房屋本体处于收拢状态时,隔板竖直设置于房屋本体侧面并封闭所述开口;当所述拓展房体相对房屋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隔板翻倒且水平铺设在拓展房体的底面作为地面。该铰链结构确保,隔板翻转后能够保证与主体空间的地板齐平,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且克服使用不便。附图说明图1为折叠式移动房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L-L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拓展房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5所示的一种折叠式移动房屋,包括房屋本体1和拓展房体2。所述房屋本体1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拓展房体2的一端处于房屋本体1的开口内,且拓展房体2能够相对房屋本体1沿开口方向伸缩运动并形成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优选方案是,所述房屋本体1的为矩形本体,房屋本体1的对向两侧面上均设有开口,拓展房体2有两个,分别活动设置在两侧的开口内,拓展房体2是开口朝向房屋本体1的U形房体,该U形房体是指房体侧壁面构成了U形形状,不考虑顶面和底面;通过双向拓展增加了展开后的内部空间,同时也使房屋本体1两侧达到平衡。所述房屋本体1的开口上活动设有隔板11,隔板11的下端铰接在房屋本体1上,房屋本体1的底部设有驱动所述隔板11沿其铰接端活动的地板翻转驱动机构。所述地板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12、铰接座13和推动杆14。所述铰接座13呈L形形状,铰接座13的第一自由端13a铰接在房屋本体1上。所述第一驱动缸12的缸体铰接在房屋本体1上,第一驱动缸12的输出端铰接在铰接座L形折角端13b上。所述推动杆14的下端部铰接在铰接座13的第二自由端13c,推动杆14的上端部铰接在隔板11上。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缸12工作时,可驱动铰接座13沿第一端部转动,第二自由端转动过程中借助推动杆14实现隔板11的翻起或翻倒。所述房屋本体1的顶板上设有透明玻璃窗,当所述拓展房体2相对房屋本体1处于收拢状态时,隔板11竖直设置于房屋本体1侧面并封闭所述开口,使房屋本体1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并且拓展房体2遮覆所述玻璃顶窗。当所述拓展房体2相对房屋本体1处于展开状态时,隔板11水平铺设在拓展房体2的底面上,且拓展房体2与房屋本体1之间组合构成封闭空间,拓展房体2不遮覆所述玻璃顶窗,即展开状态时玻璃顶窗完全敞开,提升了室内的采光率。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折叠式移动房屋,该移动房屋包括房屋本体1和拓展房体2,拓展房体2可相对房屋本体1伸缩运动并形成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使用时(包括展开或收拢)控制拓展房体2的移动即可实现,从而大大提升了展开和收拢效率提升,使用方便。在此基础之上,房屋本体1的开口上活动设有隔板11。在拓展房体2展开状态下,隔板11可翻下作为拓展空间的地板。翻转后能够保证与主体空间的地板齐平,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且克服使用不便。具体地,拓展房体2能够相对房屋本体1伸缩运动的结构如下:所述房屋本体1下端还设有拓展轨道15和驱动部件。所述拓展轨道15的轨道方向沿所述开口的开口方向设置,拓展房体2活动设置在拓展轨道15上,驱动部件连接所述拓展房体2,驱动所述拓展房体2沿拓展轨道15移动。房屋本体1上设有拓展轨道15用以限定拓展房体2的移动路径,使房屋本体1与拓展房体2之间形成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使用时,可需要控制驱动部件工作即可,展开和收拢效率较高,使用方便。此外,所述拓展房体2的U形三侧壁上均活动设有遮阳棚21,以及驱动所述遮阳棚21活动的第二驱动缸22。所述遮阳棚21的上端部铰接在拓展房体2的侧壁顶部上,第二驱动缸22的缸体铰接在拓展房体2的侧壁上,第二驱动缸22的输出端铰接在遮阳棚21上。当所述拓展房体2相对房屋本体1处于收拢状态时,遮阳棚21贴合拓展房体2的侧壁并夹设在拓展房体2的侧壁与房屋本体1的侧壁之间。该技术方案中,拓展房体2的侧壁上活动设有遮阳棚21,遮阳棚21在收拢时可收纳在拓展房体2的侧壁与房屋本体1的侧壁之间。展开时将遮阳棚21打开可形成具有遮阳功能的露台,从而为使用者拓展了室外空间,提升移动房屋的使用生活乐趣。进一步地,所述遮阳棚21下方的拓展房体2侧壁上设有玻璃侧窗。遮阳棚21也可为玻璃侧窗遮阳,从而减少了房屋内部的光线强度,提升使用舒适度。所述房屋本体1的为矩形本体,房屋本体1的另外两侧上均连接有侧房体3。房屋本体1架设在水平调节架4上,水平调节架4有两个,两个水平调节架4分别设置在房屋本体1与两个侧房体3之间。所述水平调节架4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41,以及竖直设置的纵梁42,房屋本体1架在横梁41上,纵梁42有多根且分别布置在房屋本体1的各个端角旁。所述纵梁42为空心纵梁42,每根纵梁42内部均活动穿设有支撑腿43,支撑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式移动房屋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本体和拓展房体;所述房屋本体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拓展房体的一端处于房屋本体的开口内,且拓展房体能够相对房屋本体沿开口方向伸缩运动;所述房屋本体的开口上活动设有隔板,隔板的下端铰接在房屋本体上,房屋本体的底部设有驱动所述隔板沿其铰接端活动的地板翻转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本体和拓展房体;所述房屋本体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拓展房体的一端处于房屋本体的开口内,且拓展房体能够相对房屋本体沿开口方向伸缩运动;所述房屋本体的开口上活动设有隔板,隔板的下端铰接在房屋本体上,房屋本体的底部设有驱动所述隔板沿其铰接端活动的地板翻转驱动机构。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明吴炳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