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童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儿童用的手推车大部分不具有可折叠的功能,当携带手推车外出,由于手推车不可折叠,携带非常不方便,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手推车设置可折叠功能,但是折叠操作比较繁琐,且锁定机构存在不稳定的问题,经常会出现车身固定不牢固,使得手推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具有可以实现折叠、操作简单且实用性强的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拖车,包括:成对的车架前管,每个所述车架前管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两个所述车架前管的前端相连形成U形前架,所述U形前架的前端底部设有前轮;成对的车架后管,每个所述车架后管从前到后向下倾斜延伸,每个所述车架后管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车架前管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车架后管的后端设有后轮;成对的车体支管,每个所述车体支管均包括依次连接且固定成一体的前支段、中支段和后支段,所述前支段和所述后支段前后间隔设置且均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所述中支段连接在所述前支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对的车架前管,每个所述车架前管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两个所述车架前管的前端相连形成U形前架,所述U形前架的前端底部设有前轮;成对的车架后管,每个所述车架后管从前到后向下倾斜延伸,每个所述车架后管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车架前管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车架后管的后端设有后轮;成对的车体支管,每个所述车体支管均包括依次连接且固定成一体的前支段、中支段和后支段,所述前支段和所述后支段前后间隔设置且均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所述中支段连接在所述前支段的后端和所述后支段的前端之间,所述前支段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车架前管的后端转动相连,两个所述后支端的后端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对的车架前管,每个所述车架前管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两个所述车架前管的前端相连形成U形前架,所述U形前架的前端底部设有前轮;成对的车架后管,每个所述车架后管从前到后向下倾斜延伸,每个所述车架后管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车架前管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车架后管的后端设有后轮;成对的车体支管,每个所述车体支管均包括依次连接且固定成一体的前支段、中支段和后支段,所述前支段和所述后支段前后间隔设置且均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延伸,所述中支段连接在所述前支段的后端和所述后支段的前端之间,所述前支段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车架前管的后端转动相连,两个所述后支端的后端相连形成U形后架,所述U形后架的后端构成把手部;成对的支撑管,每个所述支撑管的上端与对应的所述中支段的后端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车架后管的后端转动连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切换的转动定位装置,所述转动定位装置分别与所述车架前管和所述前支段配合,在锁止位置所述转动定位位置将所述车架前管和所述前支段锁合成一体,在解锁位置所述转动定位位置分别释放所述车架前管和所述前支段,当解锁时所述车架后管的前端与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可朝向彼此靠拢以折叠、所述车架后管的后端与所述车架前管可朝向彼此靠拢以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对的前伸管,所述前伸管从对应的所述车架前管的后端向前延伸;桌板,所述桌板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所述前伸管的前端之间,所述桌板具有水平状态和竖向状态;椅座,当所述桌板处于竖向状态时,所述椅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桌板上,所述椅座的后端支撑在两个所述中支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上设有用于卡住所述桌板的卡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定位装置包括: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苏江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金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