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世民专利>正文

折叠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385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小车,其中包括底座、左支架、右支架、靠背;所述底座与左支架、右支架铰接,所述底座与靠背铰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靠背的一侧;所述靠背的侧边上设有用于收纳安全带的收纳装置;所述左支架靠近所述靠背的一侧设有第一安全带插口,所述右支架靠近所述靠背的一侧设有第二安全带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和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配套使用的ISO FIX专用接头以及LACH接头,同时增加了安全带捆绑方式实现了和汽车座椅的无缝对接。

Folding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car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left bracket, a right bracket and a backrest; the base and the left bracket and a right bracket hinged, the base is hinged with the backrest;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the connector is located on the base near the back side; the side of th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device storing the safety belt; one side of the left bracket close to the backrest of the seat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ocket, one side of the right bracket close to the backres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seat belt socket. The utility model is designed and the child safety seat supporting the use of ISO FIX special joint and LACH joint, while increasing the safety belt tied up to achieve a seamless and car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小车
本技术涉及儿童推车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儿童座椅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儿童座椅虽然能够满足在行车过程中对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要求,但与此同时,家长在开车带着儿童外出时不得不另外再准备一套带有座椅的推车,而目前的儿童推车为了追求舒适性,推车的体积较大,即便能够折叠,也往往占据了汽车后备箱较多的空间。因带有座椅往往这种小推车携带很不方便,因此,一款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且适用与各种汽车儿童座椅的小推车非常的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小车。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折叠小车,其中包括底座、左支架、右支架、靠背;所述底座与左支架、右支架铰接,所述底座与靠背铰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靠背的一侧;所述靠背的侧边上设有用于收纳安全带的收纳装置;所述左支架靠近所述靠背的一侧设有第一安全带插口,所述右支架靠近所述靠背的一侧设有第二安全带插口。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左支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车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车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中部与所述靠背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靠背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左支架的一侧;所述右支架包括第四支杆、第五支杆、第六支杆、第三车轮、第四车轮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车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四支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车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五支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五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四支杆的中部与所述靠背铰接;所述第六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铰接;所述第六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靠背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右支架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车轮和所述第四车轮均为万向轮。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收纳装置内收纳有安全带,且所述安全带位于收纳装置外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卡舌与所述第二卡舌连接。优选的,所述靠背上设有手推杆和上拉固定杆,手推杆与上拉固定杆平行设置且手推杆的高度大于上拉固定杆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手推杆为U形杆,其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靠背上。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靠背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为儿童座椅专用的FIX接头,且所述连接头的个数为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折叠小车,上面设有能够与汽车儿童座椅完全相配套的FIX接头、LACH接头,能够与市面上现有的儿童座椅很好的结合,另外配合折叠小车上的安全带一起使用,实现了和汽车座椅的无缝对接。本技术提出的折叠小车使用时通过底座与靠背的铰接、底座与左支架的铰接、底座与右支架的交接、左支架与靠背的铰接、右支架与靠背的铰接实现小车的打开和折叠,使小车携带更加方便。由于小车本身没有较为厚的侧板、底座及各种布料,使得小车的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折叠小车,其中,包括底座1、左支架2、右支架3、靠背4、、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所述左支架2包括第一支杆201、第二支杆202、第三支杆203、第一车轮206、第二车轮205和第一连接块204;所述第一车轮206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20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杆2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04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车轮205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2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杆2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04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杆201的中部与所述靠背4铰接;所述第三支杆20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04铰接,所述第三支杆203的第二端与所述靠背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9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4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位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左支架2的一侧。所述右支架3包括第四支杆301、第五支杆302、第六支杆307、第三车轮308、第四车轮309和第二连接块310。所述第三车轮308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四支杆301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支杆3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10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车轮309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五支杆3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五支杆3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10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四支杆301的中部与所述靠背4铰接;所述第六支杆30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10铰接;所述第六支杆307的第二端与所述靠背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4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0位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右支架的3一侧;所述底座1与左支架2、右支架3铰接,所述底座1与靠背4铰接。如此,可以实现小车的折叠,使小车在不用时占用的空间更少更容易携带。所述第二车轮205和所述第四车轮309均为万向轮,如此,小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轻松的转向。所述底座1上设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所述连接头5为儿童座椅专用的FIX接头,且所述连接头5的个数为两个,如此可以保证与儿童座椅上的FIX接口配套使用;所述靠背4的侧边上设有用于收纳安全带的收纳装置6,所述收纳装置6内收纳有安全带16;所述安全带16位于收纳装置6外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卡舌11与所述第二卡舌12连接,所述左支架2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设有第一安全带插口7,所述右支架3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设有第二安全带插口8。所述靠背4上设有手推杆13和上拉固定杆14,所述上拉固定杆14上设有上拉固定点,此固定点为LACH固定点,如此可以保证在所使用的儿童座椅为LACH接口时也可以方便使用,手推杆13与上拉固定杆14平行设置且手推杆13的高度大于上拉固定杆14的高度,所述手推杆13为U形杆,其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靠背4上,如此可以根据推车人的身高来调整手推杆13的高度.所述底座1上设有通孔15,且所述通孔15位于所述底座1远离所述靠背4的一侧,如此可以保证儿童在推车中双腿可以轻松的放入,坐在车上更加舒适。本方案具体实施时还包括储物篮,所述储物篮为柔软可折叠的布,所述储物篮位于所述底座1的下部,且所述储物篮的四角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201、所述第二支杆202、所述第四支杆301、所述第五支杆302连接。具体使用时,当需要把小车折叠起来时,将第三支杆203的第二端从所述靠背4上拆开,将第六支杆307的第二端从所述靠背上拆开;如此,第一支杆201、第二支杆202、底座1和第一连杆9之间形成第一个四连杆结构;第四支杆301、第五支杆302、底座1和第二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小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左支架(2)、右支架(3)、靠背(4);所述左支架(2)、所述右支架(3)均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底座(1)与所述靠背(4)铰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位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所述靠背(4)的侧边上设有用于收纳安全带(16)的收纳装置(6);所述左支架(2)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设有第一安全带插口(7),所述右支架(3)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设有第二安全带插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左支架(2)、右支架(3)、靠背(4);所述左支架(2)、所述右支架(3)均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底座(1)与所述靠背(4)铰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位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所述靠背(4)的侧边上设有用于收纳安全带(16)的收纳装置(6);所述左支架(2)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设有第一安全带插口(7),所述右支架(3)靠近所述靠背(4)的一侧设有第二安全带插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所述左支架(2)包括第一支杆(201)、第二支杆(202)、第三支杆(203)、第一车轮(206)、第二车轮(205)和第一连接块(204);所述第一车轮(206)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20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杆(2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04)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车轮(205)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2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杆(2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04)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杆(201)的中部与所述靠背(4)铰接;所述第三支杆(20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04)铰接,所述第三支杆(203)的第二端与所述靠背(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9)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4)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位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左支架(2)的一侧;所述右支架(3)包括第四支杆(301)、第五支杆(302)、第六支杆(307)、第三车轮(308)、第四车轮(309)和第二连接块(310);所述第三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世民
申请(专利权)人:汪世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