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477 阅读:32 留言:1更新日期:2018-02-28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包括童车主体,童车主体包括坐架以及设置于坐架两侧的侧架,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组件、支撑杆以及连接装置,手把管组件设置在连接装置上,连接装置上设置有与前脚管相适配的滑动通道,前脚管滑动设置在该滑动通道内,后脚管的一端铰接在连接装置上,后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前脚管和后脚管上,从而使得前脚管、后脚管、支撑杆以及连接装置连接形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连接装置上还设置有可解锁的锁止机构;当所述前脚管沿所述滑动通道移动时可驱动后脚管相对连接装置折叠或打开。采用上述结构,减少了活动杆件的数量,提高了童车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叠的童车
本技术涉及童车,特别是可收叠的童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收纳和携带,多数的童车具有收叠功能,通常会采用具有多连杆结构的折叠机构来实现婴儿车的收叠,同时,在童车上通常还设置有锁止机构,需要解开锁止机构才可以将童车收叠。一般的,童车上的折叠机构具有较多的活动杆件,这会降低童车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童车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使得童车的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好的童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包括童车主体,所述童车主体包括坐架以及设置于坐架两侧的侧架,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组件、支撑杆以及连接装置;所述手把管组件设置在连接装置上,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与前脚管相适配的滑动通道,所述前脚管滑动设置在该滑动通道内,所述后脚管的一端铰接在连接装置上,所述后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前脚管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脚管上,从而使得前脚管、后脚管、支撑杆以及连接装置连接形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连接装置上还设置有可解锁的锁止机构;当所述前脚管沿所述滑动通道移动时可驱动后脚管相对连接装置折叠或打开。优选的,所述坐架上设置有坐架连接杆,所述坐架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坐架上,所述坐架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脚管上,坐架同时还与支撑杆铰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坐架、支撑杆、后脚管以及坐架连接杆连接形成第一四连杆机构。优选的,所述坐架上还设置有靠背组,所述靠背组上设置有靠背连接杆;所述靠背组铰接在坐架上,所述靠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靠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靠背组上,从而使得支撑杆、坐架、靠背组以及靠背连接杆连接形成第二四连杆机构。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连接装置上,所述前脚管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相适配的第一卡块通道,所述第一卡块活动设置在第一卡块通道内,所述第一卡块可沿着第一卡块通道移动,从而可将第一卡块卡入或移出第一卡槽。优选的,所述手把管组件包括第一手把管以及套设在第一手把管上的第二手把管,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手把管可相对第二手把管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手把管与连接装置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手把管相对第二手把管缩回时,所述第一手把管可推压所述第一卡块,从而可使第一卡块沿着第一卡块通道移动。优选的,所述手把管组件包括第一手把管以及套设在第一手把管上的第二手把管,所述第二手把管与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手把管可相对第二手把管伸出或缩回以改变手把管组件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二手把管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手把管上设置有第二卡块通道,所述第二卡块通道内活动设置有与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可沿着第二卡块通道移动,从而可将第二卡块卡入或移出第二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把管上设置有与第二卡块通道交错的拉杆通道,所述拉杆通道内设置有一拉杆和一拉杆复位件;当所述拉杆沿着拉杆通道移动时所述拉杆能够推压所述第二卡块,从而可将第二卡块移出第二卡槽。优选的,所述拉杆和第二卡块的相对面为能够相互推压的斜面结构。优选的,所述手把管组件上还设置有握把、连接销和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拉杆和连接销相连接,所述手把管组件上设置有与连接销相适配的固定导槽,所述握把上设置有与连接销相适配的驱动导槽,所述固定导槽和驱动导槽之间具有夹角,所述连接销同时设置在固定导槽和驱动导槽内;所述握把可相对手把管组件转动,进而可驱动连接销和牵引件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童车主体的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组件、支撑杆以及连接装置,所述手把管组件设置在连接装置上,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与前脚管相适配的滑动通道,所述前脚管滑动设置在该滑动通道内,所述后脚管的一端铰接在连接装置上,所述后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前脚管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脚管上,从而使得前脚管、后脚管、支撑杆以及连接装置连接形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连接装置上还设置有可解锁的锁止机构,当所述前脚管沿所述滑动通道移动时可驱动后脚管相对连接装置折叠或打开。采用上述结构,减少了活动杆件的数量,提高了童车的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打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部分折叠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部分折叠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完全折叠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打开后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I部分放大图;图7是图5的II部分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手把管缩回时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III部分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二固定块的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二固定块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12是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块的分解图;图13是本技术的手把横管移除护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手把横管的分解图;图15是本技术打开后的结构简图;图16是本技术完全折叠后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6,本技术是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包括童车主体,童车主体包括坐架7以及设置于坐架7两侧的侧架,侧架包括前脚管1、后脚管2、手把管组件、支撑杆4以及连接装置5。手把管组件设置在连接装置5上,后脚管2的一端铰接在连接装置5上,后脚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21;连接装置5上设置有与前脚管1相适配的滑动通道,前脚管1滑动设置在该滑动通道内;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在前脚管1上,支撑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脚管2上,从而使得前脚管1、后脚管2、支撑杆4以及连接装置5连接形成一曲柄滑块机构。在连接装置5上还设置有可解锁的锁止机构,当该锁止机构锁定时可以限制前脚管1沿着滑动通道移动。当前脚管1沿着滑动通道移动时可驱动后脚管2相对连接装置5折叠或打开,从而实现童车的折叠或打开。采用上述结构来实现童车的折叠,减少了童车上活动杆件的数量,提高了童车的整体稳定性,简化了童车的结构,同时也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并可简化装配工序。此外,当锁止机构解锁后,仅需下压手把管组件即可使前脚管1沿着滑动通道移动,进而可将童车折叠,童车的折叠操作也很方便。当然,在实际应用时,也可将前脚管1的一端铰接在连接装置5上,将后脚管2滑动设置在连接装置5上,同样的,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前脚管1和后脚管2上,从而使得前脚管1、后脚管2、支撑杆4以及连接装置5也能够连接形成曲柄滑块机构,当后脚管2相对连接装置5滑动时,也能够实现童车的折叠。如图2和图3所示,在坐架7上设置有坐架连接杆71,坐架连接杆71的一端铰接在坐架7上,坐架连接杆71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脚管2上,坐架7同时还与支撑杆4铰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坐架7、支撑杆4、后脚管2以及坐架连接杆71连接形成第一四连杆机构。当需要将童车折叠时,下压手把管组件,使前脚管1沿着滑动通道移动,可以带动支撑杆4转动,进而可使第一四连杆机构动作,当第一四连杆机构动作时,坐架7和后脚管2之间可相对折叠,从而可使得坐架7能够相对连接装置5折叠。通过此结构,在将后脚管2相对连接装置5折叠时,还可以带动坐架7相对连接装置5折叠,进一步简化了童车的折叠方式,而且还可以使童车折叠后的体积更小,易于童车的收纳。同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收叠的童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包括童车主体,所述童车主体包括坐架(7)以及设置于坐架(7)两侧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1)、后脚管(2)、手把管组件、支撑杆(4)以及连接装置(5);所述手把管组件设置在连接装置(5)上,所述连接装置(5)上设置有与前脚管(1)相适配的滑动通道,所述前脚管(1)滑动设置在该滑动通道内,所述后脚管(2)的一端铰接在连接装置(5)上,所述后脚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21),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在前脚管(1)上,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脚管(2)上,从而使得前脚管(1)、后脚管(2)、支撑杆(4)以及连接装置(5)连接形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连接装置(5)上还设置有可解锁的锁止机构;当所述前脚管(1)沿所述滑动通道移动时可驱动后脚管(2)相对连接装置(5)折叠或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包括童车主体,所述童车主体包括坐架(7)以及设置于坐架(7)两侧的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1)、后脚管(2)、手把管组件、支撑杆(4)以及连接装置(5);所述手把管组件设置在连接装置(5)上,所述连接装置(5)上设置有与前脚管(1)相适配的滑动通道,所述前脚管(1)滑动设置在该滑动通道内,所述后脚管(2)的一端铰接在连接装置(5)上,所述后脚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21),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在前脚管(1)上,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脚管(2)上,从而使得前脚管(1)、后脚管(2)、支撑杆(4)以及连接装置(5)连接形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连接装置(5)上还设置有可解锁的锁止机构;当所述前脚管(1)沿所述滑动通道移动时可驱动后脚管(2)相对连接装置(5)折叠或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架(7)上设置有坐架连接杆(71),所述坐架连接杆(71)的一端铰接在坐架(7)上,所述坐架连接杆(71)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脚管(2)上,坐架(7)同时还与支撑杆(4)铰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坐架(7)、支撑杆(4)、后脚管(2)以及坐架连接杆(71)连接形成第一四连杆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架(7)上还设置有靠背组(72),所述靠背组(72)上设置有靠背连接杆(721);所述靠背组(72)铰接在坐架(7)上,所述靠背连接杆(721)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4)上,所述靠背连接杆(721)的另一端铰接在靠背组(72)上,从而使得支撑杆(4)、坐架(7)、靠背组(72)以及靠背连接杆(721)连接形成第二四连杆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62),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连接装置(5)上,所述前脚管(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62)相适配的第一卡块通道(11),所述第一卡块(62)活动设置在第一卡块通道(11)内,所述第一卡块(62)可沿着第一卡块通道(11)移动,从而可将第一卡块(62)卡入或移出第一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收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管组件包括第一手把管(31)以及套设在第一手把管(31)上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恒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泽泰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越南] 2019年07月23日 15:21
    不錯,我喜歡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