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压LED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53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电压LED驱动器,其包括输入电路、由芯片LIS8830构成的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由芯片LIS8004构成的线性恒流控制电路,采用芯片LIS8830与芯片LIS8004的完美配合,可实现隔离高PF无频闪的恒流功能,并且系统可以通过LIS8004的采样电阻调整输出电流。输出电流调整范围可以从1200mA调至800mA,非常方便地适合驱动不同电流规格的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电压LED驱动器
本技术属于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全电压LED驱动器。
技术介绍
高压LED是一种高功率LED,由多个小功率LED串联形成,其发光效率的基本要求达到100lm/W。随着高压LED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照明器件开始采用高压LED。现有高压LED驱动电路是一种线性的驱动方案,例如,基于交流电源来驱动高压LED的驱动方案(即ACHVLED驱动方案)等,该种方案的电路特点是线路简单、高功率因数、低谐波,且在窄输入电压范围内效率较高,并且驱动电路与LED光源模组容易实现一体化生产,但是该种方案只能工作在狭窄输入电压范围内,一般为额定工作电压的+/-15%的范围内,所以目前ACHV的产品只能分为高低电压不同的版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全电压LED驱动器。本技术提供一种全电压LED驱动器,其包括输入电路、由芯片LIS8830构成的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由芯片LIS8004构成的线性恒流控制电路,其中反馈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的P绕组和S绕组分别与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P绕组的一端接场效应管Q1的D端连接,P绕组的另一端则串联电感L2后与输入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S端通过电阻接信号地,场效应管Q1的G端串联电阻R19后接芯片LIS8830的4脚,且在电阻R19两端并联串联后的电阻R20和二极管D9,P绕组的两端之间并联设置串联后的电阻R4、电阻R27以及二极管D5,且在电阻R4的两端分别并联电阻R3和电容C4,芯片LIS8830的5脚上拉电阻接电感L2,芯片LIS8830的1脚与5脚之间并联电阻R16,芯片LIS8830的3脚与场效应管Q1的S端连接,芯片LIS8830的6脚与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芯片LIS8004的1脚分别通过电容C14接信号地以及串联后的电阻R26和电容C3接信号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的芯片LIS8004的2脚则依次并联若干电阻接地后串联电阻R10后与稳压管ZD2连接,稳压管ZD2则串联电阻R15接驱动器的负输出端LED-,变压器T1的AUX绕组的一端依次串联电阻R5和二极管D6后与芯片LIS8830的5脚,且所述芯片LIS8830的5脚下拉电容接信号地,AUX绕组的另一端接信号地。所述输入电路包括整流桥D1,所述整流桥DI的两个输入端依次串联共轭电感L1和共轭电感L4后与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并联电容CX2。所述共轭电感L1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分别并联电容CX1和串联后的电阻R22和电阻R23。所述共轭电感L4的一个输入端串联保险丝F1。所述共轭电感L4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并联压敏电阻MOV1。所述变压器T1的S绕组的一端分别串联并联后的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的阳极,其中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的阴极分别通过下拉电容接地和下拉电阻R6接地,在所述二极管D7的前后两端并联串联后的电阻R21和电容C12,二极管D7的阴极与共轭电感L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通过电阻R7与芯片LIS8004的4脚连接,芯片LIS8004的4脚通过电容C10接地,共轭电感L3的另一个输入端则通过电阻与芯片LIS8004的6脚连接,共轭电感L3的输出端与LED灯连接,芯片LIS8004的5脚依次串联电阻R14和电容CY2后接芯片LIS8830的6脚连接,电容CY2则通过稳压管ZD1接信号地,稳压管通过电容CY1接地。所述共轭电感L3的两个输入端并联电容C9,共轭电感L3的其中一个输入端接负输出端LED-。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芯片LIS8830与芯片LIS8004的完美配合,可实现隔离高PF无频闪的恒流功能,并且系统可以通过LIS8004的采样电阻调整输出电流。输出电流调整范围可以从1200mA调至800mA,非常方便地适合驱动不同电流规格的LED。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1。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2。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3。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全电压LED驱动器,其包括输入电路、由芯片LIS8830构成的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由芯片LIS8004构成的线性恒流控制电路,其中反馈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的P绕组和S绕组分别与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P绕组的一端接场效应管Q1的D端连接,P绕组的另一端则串联电感L2后与输入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S端通过电阻接信号地,场效应管Q1的G端串联电阻R19后接芯片LIS8830的4脚,且在电阻R19两端并联串联后的电阻R20和二极管D9,P绕组的两端之间并联设置串联后的电阻R4、电阻R27以及二极管D5,且在电阻R4的两端分别并联电阻R3和电容C4,芯片LIS8830的5脚上拉电阻R1和电阻R2后接电感L2,芯片LIS8830的1脚与5脚之间并联电阻R16,芯片LIS8830的3脚与场效应管Q1的S端连接,芯片LIS8830的6脚与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芯片LIS8004的1脚分别通过电容C14接信号地以及串联后的电阻R26和电容C3接信号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的芯片LIS8004的2脚则依次并联若干电阻接地后串联电阻R10后与稳压管ZD2连接,其中若干电阻可以采用并联的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稳压管ZD2则串联电阻R15接驱动器的负输出端LED-,变压器T1的AUX绕组的一端依次串联电阻R5和二极管D6后与芯片LIS8830的5脚,且所述芯片LIS8830的5脚下拉电容C2接信号地,AUX绕组的另一端接信号地。所述输入电路包括整流桥D1,所述整流桥DI的两个输入端依次串联共轭电感L1和共轭电感L4后与交流输入端连接,共轭电感用于各种开关电源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共轭电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所述整流桥D1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并联电容CX2,起到滤波的作用。所述共轭电感L1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分别并联电容CX1和串联后的电阻R22和电阻R23。所述共轭电感L4的一个输入端串联保险丝F1,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共轭电感L4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并联压敏电阻MOV1,避免反向击穿。所述变压器T1的S绕组的一端分别串联并联后的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的阳极,其中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的阴极分别通过下拉电容C5接地和下拉电阻R6接地,二极管D7还依次通过电容C6、电容C7、电容C8接地,在所述二极管D7的前后两端并联串联后的电阻R21和电容C12,二极管D7的阴极与共轭电感L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通过电阻R7与芯片LIS8004的4脚连接,芯片LIS8004的4脚通过电容C10接地,共轭电感L3的另一个输入端则通过电阻与芯片LIS8004的6脚连接,共轭电感L3的输出端与LED灯连接,芯片LIS8004的5脚依次串联电阻R14和电容CY2后接芯片LIS8830的6脚连接,电容CY2则通过稳压管ZD1接信号地,稳压管通过电容CY1接地。所述共轭电感L3的两个输入端并联电容C9,共轭电感L3的其中一个输入端接负输出端LED-。芯片LIS8830与芯片LIS8004的完美配合,可实现隔离高PF无频闪的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电压LED驱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电压LED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输入电路、由芯片LIS8830构成的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由芯片LIS8004构成的线性恒流控制电路,其中反馈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的P绕组和S绕组分别与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P绕组的一端接场效应管Q1的D端连接,P绕组的另一端则串联电感L2后与输入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S端通过电阻接信号地,场效应管Q1的G端串联电阻R19后接芯片LIS8830的4脚,且在电阻R19两端并联串联后的电阻R20和二极管D9,P绕组的两端之间并联设置串联后的电阻R4、电阻R27以及二极管D5,且在电阻R4的两端分别并联电阻R3和电容C4,芯片LIS8830的5脚上拉电阻接电感L2,芯片LIS8830的1脚与5脚之间并联电阻R16,芯片LIS8830的3脚与场效应管Q1的S端连接,芯片LIS8830的6脚与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芯片LIS8004的1脚分别通过电容C14接信号地以及串联后的电阻R26和电容C3接信号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的芯片LIS8004的2脚则依次并联若干电阻接地后串联电阻R10后与稳压管ZD2连接,稳压管ZD2则串联电阻R15接驱动器的负输出端LED‑,变压器T1的AUX绕组的一端依次串联电阻R5和二极管D6后与芯片LIS8830的5脚,且所述芯片LIS8830的5脚下拉电容接信号地,AUX绕组的另一端接信号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电压LED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输入电路、由芯片LIS8830构成的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由芯片LIS8004构成的线性恒流控制电路,其中反馈隔离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的P绕组和S绕组分别与反馈隔离电路以及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P绕组的一端接场效应管Q1的D端连接,P绕组的另一端则串联电感L2后与输入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S端通过电阻接信号地,场效应管Q1的G端串联电阻R19后接芯片LIS8830的4脚,且在电阻R19两端并联串联后的电阻R20和二极管D9,P绕组的两端之间并联设置串联后的电阻R4、电阻R27以及二极管D5,且在电阻R4的两端分别并联电阻R3和电容C4,芯片LIS8830的5脚上拉电阻接电感L2,芯片LIS8830的1脚与5脚之间并联电阻R16,芯片LIS8830的3脚与场效应管Q1的S端连接,芯片LIS8830的6脚与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芯片LIS8004的1脚分别通过电容C14接信号地以及串联后的电阻R26和电容C3接信号地,线性恒流控制电路的芯片LIS8004的2脚则依次并联若干电阻接地后串联电阻R10后与稳压管ZD2连接,稳压管ZD2则串联电阻R15接驱动器的负输出端LED-,变压器T1的AUX绕组的一端依次串联电阻R5和二极管D6后与芯片LIS8830的5脚,且所述芯片LIS8830的5脚下拉电容接信号地,AUX绕组的另一端接信号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压LED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包括整流桥D1,所述整流桥DI的两个输入端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名世许松林顾练兵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松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