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906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包括减震器橡胶垫(1)和与车身连接的橡胶支架(2),所述橡胶支架(2)内设有中心孔(2.1)以及容置减震器橡胶垫(1)的空腔(2.2),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2)的内壁紧贴并密封,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顶部设有第一储水结构和第二储水结构,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与第二储水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与减震器橡胶垫(1)的底面连通。该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有一定容积的储水结构,能避免水从减震支架的外边缘溢出,具有导水结构的,能避免在减震器支架的顶部积水,增加减震器橡胶垫的硬度,增加支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讲是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1)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2)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3)当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目前有一款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包括减震器橡胶垫和与车身连接的橡胶支架,所述橡胶支架内设有中心孔以及容置减震器橡胶垫的空腔,所述减震器橡胶垫设在该空腔内且与橡胶支架轴向限位,所述橡胶支架外周璧的台阶面上设有三个安装螺栓的通孔,三个通孔沿橡胶支架的圆周均匀分布。以上这种结构的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当汽车的发动机舱不小心进水时,减震器的顶端由于为凹陷,这样容易积水,积水后会造成刚才零部件生锈,比如螺栓和支架,生锈后造成后期拆卸困难,对车子有很大的影响。2、水会直接从减震器支架的外边缘溢出,从而流入到发动机舱内,影响其他零部件。3、减震器橡胶垫的材质较软,在长期使用时,支撑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一定容积的储水结构,能避免水从减震支架的外边缘溢出,具有导水结构的,能避免在减震器支架的顶部积水,增加减震器橡胶垫的硬度,增加支撑性的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包括减震器橡胶垫和与车身连接的橡胶支架,所述橡胶支架内设有中心孔以及容置减震器橡胶垫的空腔,所述减震器橡胶垫设在该空腔内且与橡胶支架轴向限位,所述橡胶支架外周璧的台阶面上设有三根安装螺栓的通孔,三个通孔沿橡胶支架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减震器橡胶垫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的内壁紧贴并密封,所述减震器橡胶垫的顶部设有第一储水结构和第二储水结构,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与第二储水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与减震器橡胶垫的底面连通.所述减震器橡胶垫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的内壁紧贴并密封是指,所述减震器橡胶垫的外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顶部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为设置在减震器橡胶垫的顶面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为设置在减震器橡胶垫的顶面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与第二储水结构连通是指,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凹槽设有至少一条连通两者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与减震器橡胶垫的底面连通是指,所述减震器橡胶垫内设有一条连通第二环形凹槽与减震器橡胶垫底面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二环形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部,另一端位于第二环形凹槽的底部。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所述减震器橡胶垫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的内壁紧贴并密封,避免水从橡胶支架与减震器橡胶垫之间的间隙往下流,防止了水流入到支架与螺栓的连接处,避免生锈。2、由于所述减震器橡胶垫的顶部设有第一储水结构和第二储水结构,这样在万一有积水时,有足够的储水结构,避免水往下流,具有缓冲效果,能避免水从减震支架的外边缘溢出。再由于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与第二储水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与减震器橡胶垫的底面连通,这种导水结构,能使积水从第一通道流出第二通道,在从减震器橡胶垫的底面流出,有效的使积水消失。作为改进,所述减震器橡胶垫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的内壁紧贴并密封是指,所述减震器橡胶垫的外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顶部呈圆弧形,结构简单,在加工时,只需对模具的内腔做圆弧处理,就能加工;另外减震器橡胶垫的环形凸起能与橡胶支架的内壁采用线密封,密封效果好。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为设置在减震器橡胶垫的顶面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为设置在减震器橡胶垫的顶面的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具有一定的储水功能,这样能避免水从减震器橡胶垫的两侧流出。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与第二储水结构连通是指,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凹槽设有至少一条连通两者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与减震器橡胶垫的底面连通是指,所述减震器橡胶垫内设有一条连通第二环形凹槽与减震器橡胶垫底面的第二通道,这样积水可以从第一环形凹槽通过第一通道流入到第二环形凹槽,再从第二环形凹槽的第二通道流入到底部,能有效的取出积水。作为改进,所述橡胶支架的中心孔上紧配有软性材料制成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外侧壁与中心孔的内壁密封,增加了橡胶支架的第一道防水结构,第一时间避免水进入到内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4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橡胶支架的立体图。如图所示:1、减震器橡胶垫,1.1、第一环形凹槽,1.2、第二环形凹槽,1.3、第一通道,1.4、第二通道,2、橡胶支架,2.1、中心孔,2.2、空腔,2.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包括减震器橡胶垫1和与车身连接的橡胶支架2,所述橡胶支架2内设有中心孔2.1以及容置减震器橡胶垫1的空腔2.2,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设在该空腔2.2内且与橡胶支架2轴向限位,即该减震器橡胶垫1轴向固定在橡胶支架2的空腔2.2内,所述橡胶支架2外周璧的台阶面上设有三个安装螺栓的通孔2.3,三个通孔2.3沿橡胶支架2的圆周均匀分布,安装到车身上时就通过这三颗螺栓固定;螺栓的头部位于地下,尾部朝上并与橡胶支架2的上面的螺母旋紧。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2的内壁紧贴并密封,两者紧贴,使它们之间密封,能防止外界的水从两者之间的缝隙流入。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顶部设有第一储水结构和第二储水结构,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与第二储水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与减震器橡胶垫1的底面连通;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2的内壁紧贴并密封是指,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外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顶部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为设置在减震器橡胶垫1的顶面的第一环形凹槽1.1;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包括减震器橡胶垫(1)和与车身连接的橡胶支架(2),所述橡胶支架(2)内设有中心孔(2.1)以及容置减震器橡胶垫(1)的空腔(2.2),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设在该空腔(2.2)内且与橡胶支架(2)轴向限位,所述橡胶支架(2)外周璧的台阶面上设有三个安装螺栓的通孔(2.3),三个通孔(2.3)沿橡胶支架(2)的圆周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2)的内壁紧贴并密封,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顶部设有第一储水结构和第二储水结构,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与第二储水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与减震器橡胶垫(1)的底面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包括减震器橡胶垫(1)和与车身连接的橡胶支架(2),所述橡胶支架(2)内设有中心孔(2.1)以及容置减震器橡胶垫(1)的空腔(2.2),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设在该空腔(2.2)内且与橡胶支架(2)轴向限位,所述橡胶支架(2)外周璧的台阶面上设有三个安装螺栓的通孔(2.3),三个通孔(2.3)沿橡胶支架(2)的圆周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2)的内壁紧贴并密封,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顶部设有第一储水结构和第二储水结构,所述第一储水结构与第二储水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储水结构与减震器橡胶垫(1)的底面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外壁的顶部与橡胶支架(2)的内壁紧贴并密封是指,所述减震器橡胶垫(1)的外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顶部呈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其良吴斌吴旭东陆发树苏施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帅元电声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