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904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包括衬套内管(1)和减震胶套(2),所述减震胶套(2)套接在衬套内管(1)外,所述衬套内管(1)上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减震胶套(2)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用于轴向限位一侧的第一轴向限位组件和轴向限位另一侧的第二轴向限位组件。该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对减震胶套的轴向限位性好、可靠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讲是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
技术介绍
安装在汽车上的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目前公开了一种以下结构的汽车减震衬套内管,包括直管状的管身本体,管身本体内部设有贯通两端的内孔,管身本体的上端设有楔形口,管身本体柱面上成型有与内孔同心的嵌环,嵌环上部成型有凸环,凸环的外径小于嵌环的外径,凸环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截面为V形且与管身本体同心的环槽。以上这种结构的汽车减震衬套内管虽然在管身本体的柱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硫化橡胶套的凸环,通过嵌环的限位,提升衬套内管的抗拉强度,截面V形环槽的设置利于硫化橡胶套与凸环粘接,从而增强衬套内管与硫化橡胶套的连接强度。但是仍然存在缺点:由于橡胶套与套入后,轴向限位性是单向的,还存在两者相对滑动的不确定性,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减震胶套的轴向限位性好、可靠性更佳的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包括衬套内管和减震胶套,所述减震胶套套接在衬套内管外,所述衬套内管上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减震胶套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用于轴向限位一侧的第一轴向限位组件和轴向限位另一侧的第二轴向限位组件。所述衬套内管的上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径大于衬套内管的外径,所述第一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上面为与减震胶套的底面相抵的平面。所述衬套内管的上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径大于衬套内管的外径,所述第二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均位于减震胶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的底面为与减震胶套的内部台阶面相抵的平面。所述第一凸块的径向长度大于减震胶套侧壁的厚度。所述衬套内管的上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径大于衬套内管的外径,所述第一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上面为与减震胶套的底面相抵的平面,所述第二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均位于减震胶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的底面为与减震胶套的内部台阶面相抵的平面。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数量一致,且分别沿连接套的圆周均匀分布。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用于轴向限位一侧的第一轴向限位组件和轴向限位另一侧的第二限位组件,从而能对减震胶套的两个方向进行轴向限位,避免了往两侧方向的相对滑动,限位性好,可靠性更佳。作为改进,所述衬套内管的上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径大于衬套内管的外径,所述第一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上面为与减震胶套的底面相抵的平面,结构简单,第一凸块能抵住减震胶套。作为改进。所述衬套内管的上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径大于衬套内管的外径,所述第二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均位于减震胶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的底面为与减震胶套的内部台阶面相抵的平面,结构简单,第二凸块能抵住减震胶套。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的组装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衬套内管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凸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凸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衬套内管,1.1、连接套,1.1.1、第一凸块,1.1.2、第二凸块,2、减震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包括衬套内管1和减震胶套2,所述减震胶套2套接在衬套内管1外,所述衬套内管1上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减震胶套2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用于轴向限位一侧的第一轴向限位组件和轴向限位另一侧的第二轴向限位组件。所述第一凸块1.1.1的径向长度大于减震胶套2侧壁的厚度。所述衬套内管1的上部套接有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的外径大于衬套内管1的外径,所述第一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1.1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一凸块1.1.1,所述第一凸块1.1.1的上面为与减震胶套2的底面相抵的平面,所述第二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1.1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二凸块1.1.2,所述第二凸块1.1.2均位于减震胶套2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1.1.2的底面为与减震胶套2的内部台阶面相抵的平面。所述第一凸块1.1.1与第二凸块1.1.2的数量一致,且分别沿连接套1.1的圆周均匀分布。减震胶套2安装到衬套内管1后,若干块第一凸块1.1.1抵住了减震胶套2,从而避免减震胶套2往下滑,另外若干个第二凸块1.1.2挡住减震胶套2内壁的环形台阶面,从而避免减震胶套2往上滑。以上仅是本技术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技术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包括衬套内管(1)和减震胶套(2),所述减震胶套(2)套接在衬套内管(1)外,所述衬套内管(1)上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减震胶套(2)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用于轴向限位一侧的第一轴向限位组件和轴向限位另一侧的第二轴向限位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包括衬套内管(1)和减震胶套(2),所述减震胶套(2)套接在衬套内管(1)外,所述衬套内管(1)上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减震胶套(2)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用于轴向限位一侧的第一轴向限位组件和轴向限位另一侧的第二轴向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内管(1)的上部套接有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的外径大于衬套内管(1)的外径,所述第一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1.1)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一凸块(1.1.1),所述第一凸块(1.1.1)的上面为与减震胶套(2)的底面相抵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内管(1)的上部套接有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的外径大于衬套内管(1)的外径,所述第二轴向限位组件是指设在连接套(1.1)内端底部的多个第二凸块(1.1.2),所述第二凸块(1.1.2)均位于减震胶套(2)的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其良吴斌陆发树邱伟刚苏施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帅元电声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