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缓冲件、缓冲机构及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39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缓冲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缓冲件、缓冲机构及减震器,散热缓冲件包括筒状的缓冲本体;缓冲本体上设有散热件,散热件部分埋设于缓冲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散热件部分暴露于缓冲本体外,散热件的导热性强于缓冲本体;缓冲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缓冲机构包括底座、活塞杆以及套设于活塞杆的散热缓冲件,减震器包括该缓冲机构。该散热缓冲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很好地避免由高温带来的弹性失效、老化加快等问题。

A heat dissipation buffer, buffer mechanism and shock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ffering device field, discloses a radiating buffer, buffer mechanism and heat shock absorber buffer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buffer; buff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sink, heat radiating part inside buried in the body surfac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buffer, the buffer part is exposed to heat conduction in vitro of the heat sink is stronger than the buffer body; the buffer body is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The buffer mechanism includes a base, a piston rod, and a heat dissipation buffer set on the piston rod. The shock absorber includes the buffer mechanism. The heat dissipation buffer has good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nd it can avoid the problems of elastic failure and 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缓冲件、缓冲机构及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缓冲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缓冲件、缓冲机构及减震器。
技术介绍
缓冲件在具有相对冲击的机械结构中以及安全设备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减震器中的运用。缓冲件运用自身的弹性变形以减缓冲击力或减小震动。在车辆减震器系统中,缓冲件往往一端安装于固定的部位,另一端承受来自轴向的冲击。在被挤压时,缓冲件会产生轴向和径向的变形,导致内部应力很大;在连续被挤压冲击时,缓冲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高温可能会对具有弹性的缓冲件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比如加快老化,弹性变差,大大减少使用寿命等。并且局部高温可能会导致设备在使用时存在许多可能因高温引起的安全隐患,比如自燃,爆炸等。而现有的缓冲件散热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缓冲件,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因而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机构,其散热缓冲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因而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器,其散热缓冲件的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因而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缓冲件,散热缓冲件包括筒状的缓冲本体;缓冲本体上设有散热件,散热件部分埋设于缓冲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散热件部分暴露于缓冲本体外,散热件的导热性强于缓冲本体;缓冲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缓冲件的缓冲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侧开口,侧开口连通缓冲本体的内侧和外侧,散热件从侧开口处暴露出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缓冲件的侧开口为条形孔,侧开口的长度方向与缓冲本体的轴线共面。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缓冲件的散热件的两端分别埋设于侧开口两侧的缓冲本体内。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缓冲件的缓冲本体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一侧具有开口的扇环,缓冲本体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沿缓冲本体周向延伸的凸起,至少两个凸起沿缓冲本体的轴线方向排列设置,凸起之间形成凹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缓冲件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整体呈具有缺口的环状;安装部与缓冲本体的一端轴向相连,安装部与缓冲本体共同围成轴向贯通散热缓冲件的轴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缓冲件的至少两个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安装部轴向相连,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远离安装部的一端轴向相连,第一凸起与安装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二凹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散热缓冲件的轴孔内侧对应第一凸起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轴孔的内侧壁的周向延伸。一种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底座、活塞杆以及上述的散热缓冲件,散热缓冲件套设于活塞杆,散热缓冲件的一端抵接于底座。一种减震器,其包括上述的缓冲机构。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散热缓冲件包括筒状的缓冲本体;缓冲本体上设有散热件,散热件部分埋设于缓冲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散热件部分暴露于缓冲本体外,散热件的导热性强于缓冲本体。在导热性较差的散热本体中设置导热性较好的散热件,并将散热将暴露出来,可以有效地对散热缓冲件受挤压产生的热量进行释放。避免了高负荷工作下散热缓冲件温度过高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也避免了散热缓冲件因温度过高而容易老化失效等问题,因此对散热缓冲件的使用寿命有所提高。缓冲机构包括了该散热缓冲件、底座以及活塞杆,减震装置包括了该缓冲机构,因此缓冲机构和减震器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缓冲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缓冲件的缓冲本体一端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缓冲件的第一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散热缓冲件;110-缓冲本体;112-第一凸起;113-第一凹槽;114-第二凸起;115-第二凹槽;117-第一沟道;119-第二沟道;120-轴孔;122-第一散热件;124-侧开口;130-安装部;134-卡槽;200-缓冲机构;210-底板;212-侧板;220-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缓冲件100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缓冲件100,其包括安装部130和连接于安装部130的缓冲本体110。安装部130用于将整个散热缓冲件100固定于预定的设备或装置上,缓冲本体110在被挤压时起到缓冲或减震的作用。缓冲本体110呈筒状,安装部130整体呈环状,二者轴向相连而共同限定出轴向贯通散热缓冲件100的轴孔120,用于供轴体穿过。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缓冲件100整体为具有弹性的材料,比如聚氨酯材料,橡胶材料等。为了增强散热缓冲件100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缓冲件100整体一体成型。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缓冲件100的各个部分可以通过粘接、卡接、过盈配合等其他方式拼接起来。安装部130为圆环结构,并且在轴向具有一定厚度。安装部130的外周面为配合面,用于与所要安装的位置配合。配合面为锥面,其远离缓冲本体110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其靠近缓冲本体110的一端的直径,因而安装部130呈现出一端大一端小的形态。这样的锥面设计,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散热缓冲件、缓冲机构及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缓冲件包括筒状的缓冲本体;所述缓冲本体上设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部分埋设于所述缓冲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所述散热件部分暴露于所述缓冲本体外,所述散热件的导热性强于所述缓冲本体;所述缓冲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缓冲件包括筒状的缓冲本体;所述缓冲本体上设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部分埋设于所述缓冲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所述散热件部分暴露于所述缓冲本体外,所述散热件的导热性强于所述缓冲本体;所述缓冲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连通所述缓冲本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散热件从所述侧开口处暴露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口为条形孔,所述侧开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缓冲本体的轴线共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的两端分别埋设于所述侧开口两侧的所述缓冲本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本体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一侧具有开口的扇环,所述缓冲本体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缓冲本体周向延伸的凸起,至少两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缓冲本体的轴线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凸起之间形成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灵汇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