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89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00
更牢固地防止由于螺母的反向旋转所导致的松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松螺母具备内螺纹部,该内螺纹部从在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并旋合于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以及孔部,该孔部从在另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孔径小于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外螺纹大径且大于外螺纹小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松螺母
本技术涉及紧固于螺栓等对象部件,防止由于振动等产生的反向旋转所导致的松弛的防松螺母以及紧固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对各种建筑部件或机械部件进行固定,作为紧固部件而使用螺栓以及螺母。作为紧固部件使用的螺栓以及螺母有时会以被紧固件的振动或旋转所导致的滑动为起因而螺母向返回方向旋转。因此,在螺母产生因反向旋转而导致的松弛,紧固效果的降低成为问题。为了防止该由反向旋转所导致的松弛,提出有各种螺栓以及螺母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2)。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将螺母紧固于螺栓时,形成于螺母的座面的突起的前端咬入螺栓的外螺纹部。而且,咬入外螺纹部后的突起被压溃,带入螺栓的外螺纹部的摩擦力上升,由此防松效果提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螺母的内螺纹部的一部分被螺栓的外螺纹部的破坏部破坏。由此形成为旋入于螺栓的螺母不会松弛的构造。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1582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86409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螺母的一部分变形,有助于提高相对于旋合的螺栓的摩擦力,由此来实现防松。然而,从方法上来看,严格来说是使用了提高摩擦力的方法。因此,无法防止以被紧固件承受振动所导致的紧固部的滑动或者被紧固件旋转等情况下的紧固部的滑动为起因的反向旋转所导致的松弛。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在螺栓的外螺纹部具有破坏部,通过将螺母的内螺纹的一部分破坏来防止松弛。但是,并非可改善螺栓具有外螺纹部的螺母的松弛的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更牢固地防止由于螺母的反向旋转而导致的松弛的防松螺母以及紧固方法。本技术所涉及的防松螺母具备: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从在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并旋合于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以及孔部,所述孔部从在另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孔径小于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外螺纹大径且大于外螺纹小径,在将所述防松螺母从所述内螺纹部侧安装于所述对象部件,并使所述防松螺母相对于要旋合的所述对象部件紧固旋转时,利用所述孔部使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塑性变形。优选地,所述内螺纹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孔部的中心线一致。优选地,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孔部相连续地形成。优选地,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孔部经由随着从所述内螺纹部趋向所述孔部而直径变小的锥形部相连续地形成。优选地,所述孔部的孔径形成为:使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塑性变形而填埋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螺纹槽,将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直径构成为比所述内螺纹部的内径大。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紧固方法中,防松螺母具备: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从在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并旋合于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以及孔部,所述孔部从在另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孔径小于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外螺纹大径且大于外螺纹小径,在将所述防松螺母从所述内螺纹部侧安装于所述对象部件,并使所述防松螺母相对于要旋合的所述对象部件紧固旋转时,利用所述孔部使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塑性变形。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防松螺母以及紧固方法,在将具备内螺纹部和孔部的防松螺母从内螺纹部侧安装于对象部件,并使防松螺母相对于要旋合的对象部件紧固旋转时,利用孔部使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后的外螺纹部不与防松螺母的内螺纹部旋合。因此,防松螺母不会向塑性变形后的外螺纹部的后退方向反向旋转。因而,防松螺母能够更牢固地防止由于反向旋转而导致的松弛。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即将被紧固于螺栓的状态的图。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的内螺纹部旋合于螺栓的外螺纹部的状态的图。图4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的孔部使螺栓的外螺纹部塑性变形的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栓的外螺纹部的局部展开图。图6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栓的外螺纹部塑形变形后的边界的局部展开图。图7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防松螺母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标注相同的标记的构件为相同或相当的构件,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共通的。另外,说明书全文所示的构成要素的方式终归只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实施方式1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100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100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100即将被紧固于螺栓40的状态的图。图1所示的防松螺母100具备内螺纹部20与孔部30。防松螺母100呈六角、八角或四角等通常的外形形状。如图2所示,内螺纹部20从在安装于作为对象部件的螺栓40侧的一个端面21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并旋合于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在内螺纹部20,形成有基于规定的螺纹升角以及螺距的、旋合高度的螺纹牙22。孔部30从在与安装于螺栓40侧相反侧的另一个端面31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孔部30的孔径小于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外螺纹大径42,且大于外螺纹小径43。具体而言,孔部30的孔径形成为:使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螺纹牙44塑性变形而填埋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螺纹槽45,将形成为外周面46的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直径构成为比内螺纹部20的内径23大。孔部30的孔径为以相同的中心线沿轴向延伸的相同的孔径尺寸。内螺纹部20与孔部30的沿轴向延伸的中心线一致。另外,内螺纹部20与孔部30在防松螺母100的内部以直接连续的方式形成。上述结构的防松螺母100在与紧固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后退方向具有孔部30,该孔部30与内螺纹部20相连续。若防松螺母100被向紧固旋转方向旋转,则孔部30将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螺纹牙44压溃并使其塑性变形为不与防松螺母100的内螺纹部20旋合的形状。防松螺母100与内螺纹部20相连续地具有孔部30。因此,在用户使用工具使防松螺母100向紧固旋转方向旋转时,为了使得孔部30使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螺纹牙44塑性变形,需要较大的力。但是,若用户通过较大的力使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螺纹牙44塑性变形,则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塑性变形后的部位难以再次变形。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的内螺纹部旋合于螺栓的外螺纹部的状态的图。图4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松螺母的孔部使螺栓的外螺纹部塑性变形的状态的图。首先,如图2所示,相对于具有插通被紧固件50的安装孔51并向上突出的外螺纹部41的螺栓40,使在防松螺母100的一个端面21开口的内螺纹部20与之旋合。接下来,防松螺母100被用户使用工具向紧固旋转方向旋转、并向被紧固件50侧前进。如图3所示,随着防松螺母100与螺栓40旋合,防松螺母100的孔部30与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前端接触。若防松螺母100被进一步紧固,则防松螺母100的孔部30并不产生塑性变形而欲向紧固旋转方向前进。此时,防松螺母100的孔部30的孔径小于要旋合的螺栓40的外螺纹部41的外螺纹大径42。因此,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松螺母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具备: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从在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并旋合于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以及孔部,所述孔部从在另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孔径小于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外螺纹大径且大于外螺纹小径,在将所述防松螺母从所述内螺纹部侧安装于所述对象部件,并使所述防松螺母相对于要旋合的所述对象部件紧固旋转时,利用所述孔部使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塑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具备: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从在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并旋合于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以及孔部,所述孔部从在另一个端面开口的开口部起连续形成,孔径小于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外螺纹大径且大于外螺纹小径,在将所述防松螺母从所述内螺纹部侧安装于所述对象部件,并使所述防松螺母相对于要旋合的所述对象部件紧固旋转时,利用所述孔部使所述对象部件的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塑性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孔部的中心线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孔部相连续地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孔部经由随着从所述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征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