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驱动桥和轮式作业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5085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驱动桥和轮式作业机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螺接在主减速器壳总成的螺纹孔中,该防松装置包括:棘轮,布置于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外周上;至少一个棘爪,所述棘爪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减速器壳总成上,所述棘爪的第二端卡入所述棘轮的齿槽内以阻止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在所述螺纹孔中松退。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可靠防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驱动桥和轮式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轮式作业机械的驱动桥通常指的是传动轴之后、驱动轮之前的传动机构的总成,主要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边减速器和桥壳等机构。其中,主减速器用于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再次减速增扭后,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差速器用于实现两侧车轮转速的自动调节,使得车辆在转弯行驶时,允许左右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的典型结构,如图所示,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包括:主减速器壳体11’、差速器轴承盖12’、轴承盖螺栓13’、主齿锁紧螺母41’、主齿轴承42’、主动齿轮43’、差速器轴承51’、差速器总成52’、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锁止片14’、螺栓15’、从动齿轮16’、从动固定螺栓17’等部分组成。上述部件中,通过轴承盖螺栓13’连接在一起的主减速器壳体11’和轴承盖12’组成主减速器壳总成1’,主减速器壳总成1’起到机架的作用,可同时支承主动齿轮43’、差速器总成52’及从动齿轮16’等部件。主齿轴承42’对主动齿轮43’起到支承作用,并可以通过增设垫片对主齿轴承42’进行预紧。在调整好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16’的位置后,分别紧固主齿锁紧螺母41’、从动固定螺栓17’,可以增强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16’的刚度。主减速器壳体11’上形成有半孔,差速器轴承盖12’上形成有半孔,各半孔分别加工有内螺纹,差速器轴承盖12’通过轴承盖螺栓13’安装至主减速器壳体11’上后,两者的半孔合上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内螺纹段的螺纹孔。差速器轴承51’安装在该螺纹孔内的非螺纹段位置,支承差速器总成52’和从动齿轮16’。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与螺纹孔的内螺纹段配合,通过拧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可以对差速器轴承51’进行预紧,进而通过差速器总成52’向从动齿轮16’施加径向力,以调整主动齿轮43’与从动齿轮16’的啮合间隙。结合参考图2,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转动通过锁止片14’和螺栓15’对其进行锁止。具体地,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外周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防转孔20’,锁止片14’的第一端通过螺栓15’安装至差速器轴承盖12’上,锁止片14’的第二端伸入到防转孔20’内,以防止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松退。该种防松结构,由于锁止片14’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防转孔不能完全贴合,间隙较大,不能起到可靠的防松作用,使用过程中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容易松动,导致差速器轴承11’间隙变大,使得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16’的啮合传动不能按正常啮合轨迹进行,产生齿轮噪声、异响和零件的过早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松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驱动桥和一种轮式作业机械。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螺接在主减速器壳总成的螺纹孔中,该防松装置包括:棘轮,布置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外周上;至少一个棘爪,棘爪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于主减速器壳总成上,棘爪的第二端卡入棘轮的齿槽内以阻止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在螺纹孔中松退。进一步地,棘轮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棘爪的个数不少于两个,每相邻的两个棘爪在周向上相隔预定角度。进一步地,主减速器壳总成包括主减速器壳体和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于主减速器壳体上的差速器轴承盖;棘爪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于主减速器壳体上。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均为螺栓。本技术提供的防松装置,通过设置棘轮棘爪结构可以实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可靠防松,进而避免了因为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松动造成的齿轮噪声、异响和零件过早磨损等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驱动桥,该驱动桥设置有上述的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进一步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内端面抵靠在差速器轴承上,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外端面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齿。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轮式作业机械,该轮式作业机械设置有上述的驱动桥。附图说明下文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的典型结构;图2是图1的A向局部放大结构;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的结构;以及,图4示出了图3中圆圈内结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和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的结构,该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以下简称防松装置)可以应用于轮式作业机械、汽车或客车等车辆的驱动桥内。结合已知技术可知,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螺接在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壳总成1的螺纹孔中。主减速器壳总成1主要包括主减速器壳体11和差速器轴承盖12,差速器轴承盖12通过第二紧固件13可拆卸地安装于主减速器壳体11上,在主减速器壳体11和差速器轴承盖12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螺纹孔。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安装在螺纹孔内,其内端面抵靠在差速器轴承(图中未标出)上以对差速器轴承施加预紧力。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螺纹孔”应理解为孔的至少一部分长度上设置有内螺纹段,而并不用于限制孔的整个长度上都设置成内螺纹。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松装置至少包括:棘轮31,棘爪32和第一紧固件33。具体地,棘轮31布置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外周上。可以理解,棘轮31靠近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外端布置。优选地,棘轮31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接等方式附接在一起,或者棘轮31与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例如通过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由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棘爪32的个数为一个,棘爪3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33可拆卸地安装于主减速器壳总成1上,棘爪32的第二端卡入棘轮31的齿槽310内。这样,当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有朝松退方向转动的趋势时,根据棘轮棘爪结构只能单向转动的原理,抵持在齿槽310内的棘爪施加给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相反方向的力,使得已经调整到位的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不会发生松动,有效地阻止了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在螺纹孔中松退,而且,与棘轮31卡紧的棘爪32自身也不会沿第一紧固件33发生转动,棘爪32的位置稳定可靠,保证了对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可靠防松。可以理解,棘爪32可以包括一系列不同长度的棘爪配件,这样,当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调整到位后,通过选用合适长度的棘爪,使得棘爪总能与棘轮31上合适位置的齿槽相配合,实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防松,避免了因为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松动造成的齿轮噪声、异响和零件过早磨损等问题。优选地,为了便于制造和安装,棘爪3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33安装于主减速器壳体11上。优选地,第一紧固件33和第二紧固件13可以选用螺栓。另外,本实施例中用于和棘轮31配合的棘爪32的个数虽然仅设置一个,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棘爪32的个数可以不少于两个,每相邻的两个棘爪32在周向上相隔预定角度,装配时,各棘爪卡入对应的齿槽内,以更好地锁紧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此外,虽然本实施例中,棘爪32的第一端安装在主减速器壳体11上,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棘爪32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驱动桥和轮式作业机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螺接在主减速器壳总成(1)的螺纹孔中,其特征在于,该防松装置包括:棘轮(31),布置于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外周上;至少一个棘爪(32),所述棘爪(3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3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减速器壳总成(1)上,所述棘爪(32)的第二端卡入所述棘轮(31)的齿槽内以阻止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在所述螺纹孔中松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的防松装置,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螺接在主减速器壳总成(1)的螺纹孔中,其特征在于,该防松装置包括:棘轮(31),布置于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的外周上;至少一个棘爪(32),所述棘爪(3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3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减速器壳总成(1)上,所述棘爪(32)的第二端卡入所述棘轮(31)的齿槽内以阻止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在所述螺纹孔中松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31)与所述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2)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32)的个数不少于两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棘爪(32)在周向上相隔预定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锋杨春永张治国高乃修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