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螺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453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母组件,用于与管型接头相连以使导管与管型接头连通,包括:用于卡设于管型接头的外圆上以与管型接头过盈配合的棘爪环,棘爪环包括呈环形的且具有弹性的胀圈;还包括用于装设于管型接头的外圆上且与管型接头螺纹连接的外套螺母,外套螺母的外圆上设有用于在其与管型接头的旋合中卡入胀圈内以向外胀开胀圈的止动圈,止动圈与外套螺母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松螺母组件,可多次重复使用,更好地实现外套螺母的锁紧和防松功能,避免了普通外套螺母所使用的保险丝存在断裂的安全隐患,无需借助机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固定,外套螺母与管型接头装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装拆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路连接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松螺母组件
技术介绍
普通外套螺母60的结构如附图图1所示,普通外套螺母60的六方面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面上分别加工有保险丝孔601,普通外套螺母用于与管接头、导管等零件配合使用,实现管路贯通连接以传输介质。普通外套螺母60与管接头70配合时的结构如附图图2所示,装配时,首先拧紧普通外套螺母60以达到相关技术要求;然后再将保险丝穿过两个保险丝孔601;最后用工具钳缠绕保险丝并固定于机匣某凸台或其他可利用的机体部位。拆分时,需首先将保险丝剪断并取出;然后再将普通外套螺母60拧松,从而分解出管接头70及其他零件。装拆时费时费力、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同时,在使用保险丝时,必须有可利用的位置以固定保险丝达到防松目的,但机匣结构复杂且紧凑,往往不便穿插保险丝,这给固定保险丝带来了一定的操作难度;而且管路连接较多时,大量的保险丝穿插现象也影响整体美观;此外,因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机体易产生较大的振动,而保险丝直径较小,经过工具钳缠绕之后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断裂,导致普通外套螺母60失去防松保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松螺母组件,以解决采用普通外套螺母时装拆困难及在工作过程中易松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松螺母组件,用于与管型接头相连以使导管与管型接头连通,防松螺母组件包括:用于卡设于管型接头的外圆上以与管型接头过盈配合的棘爪环,棘爪环包括呈环形的且具有弹性的胀圈;还包括用于装设于管型接头的外圆上且与管型接头螺纹连接的外套螺母,外套螺母的外圆上设有用于在其与管型接头的旋合中卡入胀圈内以向外胀开胀圈的止动圈,止动圈与外套螺母过盈配合。进一步地,胀圈由多根间隔布置且具有弹性的棘爪片围设而成。进一步地,棘爪环还包括呈环形的用于卡设于管型接头的外圆上的第一卡环,多根棘爪片的一端与第一卡环的端面固定,其另一端沿第一卡环的轴线延伸。进一步地,多根棘爪片沿第一卡环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进一步地,第一卡环与棘爪片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止动圈包括呈环形的用于卡设于外套螺母的外圆上的第二卡环,第二卡环的外圆上设有多个用于将胀圈向外胀开的凸齿,多个凸齿沿第二卡环的周向间隔布置。进一步地,凸齿呈半圆柱状,其两端分别与第二卡环的两端齐平,且沿第二卡环的轴线延伸。进一步地,凸齿与第二卡环一体成型。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凸齿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容纳一个棘爪片的容纳部。进一步地,凸齿的数量与棘爪片的数量相同,且多个凸齿和多个棘爪片一一对应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外套螺母与止动圈之间、管型接头与棘爪环之间均为过盈配合,在拆分整体装配时,不必将螺母组件及管接头组件分解,从而保证了这两个组件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止动圈与棘爪环的干涉装配使用,依靠胀圈的胀开与回弹,使得胀圈紧压止动圈,更好地实现外套螺母的锁紧和防松功能,避免了普通外套螺母所使用的保险丝存在断裂的安全隐患;此新型防松螺母组件在装配时,无需借助机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固定,外套螺母与管型接头装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装拆简单快捷;外套螺母与止动圈之间、管型接头与棘爪环之间均为过盈配合,防止了外套螺母在拧紧过程中产生相对转动,同时也是避免外套螺母在工作中发生松动的另一保障。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普通外套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普通外套螺母与管接头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防松螺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棘爪环与管型接头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棘爪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的止动圈与外套螺母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止动圈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的外套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0、管型接头;20、棘爪环;21、胀圈;211、棘爪片;22、第一卡环;30、外套螺母;40、止动圈;41、第二卡环;42、凸齿;60、普通外套螺母;601、保险丝孔;70、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松螺母组件,用于与管型接头10相连以使导管(图未示)与管型接头10连通,防松螺母组件包括:用于卡设于管型接头10的外圆上以与管型接头10过盈配合的棘爪环20,棘爪环20包括呈环形的且具有弹性的胀圈21;还包括用于装设于管型接头10的外圆上且与管型接头10螺纹连接的外套螺母30,外套螺母30的外圆上设有用于在其与管型接头10的旋合中卡入胀圈21内以向外胀开胀圈21的止动圈40,止动圈40与外套螺母30过盈配合。将本技术的防松螺母组件与管型接头10相连时的操作过程描述如下:首先将止动圈40装设于外套螺母30的外圆上,二者为过盈配合,防止拧紧外套螺母30时两者产生相对转动,止动圈40与外套螺母30装配时的结构如附图图6和图8所示;然后再将棘爪环20装在管型接头10上,二者同样为过盈配合,防止两者产生相对转动,棘爪环20与管型接头10装配时的结构如附图图4所示。当安装外套螺母30与管型接头10时,将带有止动圈40的外套螺母30旋入管型接头10外螺纹部分,随着螺纹副旋合长度的增大,止动圈40与棘爪环20发生接触,二者属于干涉装配,继续旋入外套螺母30时,止动圈40强制旋入棘爪环20的胀圈21内,将胀圈21向外胀开,随着外套螺母30的不断旋入,胀圈21被胀开与回弹,当拧紧外套螺母30达到相关技术要求时停止拧动,从而防止外套螺母30松动而造成整体管路连接失效。当需拆分外套螺母30装配结构时,只需将外套螺母30从管型接头10处反向拧松螺纹副即可。本技术中,由于外套螺母30与止动圈40之间、管型接头10与棘爪环20之间均为过盈配合,在拆分整体装配时,不必将螺母组件及管接头组件分解,从而保证了这两个组件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止动圈40与棘爪环20的干涉装配使用,依靠胀圈21的胀开与回弹,使得胀圈21紧压止动圈40,更好地实现外套螺母30的锁紧和防松功能,避免了普通外套螺母...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与管型接头(10)相连以使导管与所述管型接头(10)连通,所述防松螺母组件包括:用于卡设于所述管型接头(10)的外圆上以与所述管型接头(10)过盈配合的棘爪环(20),所述棘爪环(20)包括呈环形的且具有弹性的胀圈(21);还包括用于装设于所述管型接头(10)的外圆上且与所述管型接头(10)螺纹连接的外套螺母(30),所述外套螺母(30)的外圆上设有用于在其与所述管型接头(10)的旋合中卡入所述胀圈(21)内以向外胀开所述胀圈(21)的止动圈(40),所述止动圈(40)与所述外套螺母(30)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与管型接头(10)相连以使导管与所述管型接头
(10)连通,所述防松螺母组件包括:
用于卡设于所述管型接头(10)的外圆上以与所述管型接头(10)过盈配合的棘爪
环(20),所述棘爪环(20)包括呈环形的且具有弹性的胀圈(21);
还包括用于装设于所述管型接头(10)的外圆上且与所述管型接头(10)螺纹连接
的外套螺母(30),所述外套螺母(30)的外圆上设有用于在其与所述管型接头(10)的
旋合中卡入所述胀圈(21)内以向外胀开所述胀圈(21)的止动圈(40),所述止动圈(40)
与所述外套螺母(30)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胀圈(21)由多根间隔布置且具有弹性的棘爪片(211)围设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爪环(20)还包括呈环形的用于卡设于所述管型接头(10)的外圆上的第一
卡环(22),多根所述棘爪片(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环(22)的端面固定,其另一
端沿所述第一卡环(22)的轴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棘爪片(211)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龙黄南刘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