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88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包括缸体、前法兰、后法兰、第一活塞杆和活塞;缸体设于前法兰和后法兰之间;第一活塞杆靠近后法兰处与活塞相连,第一活塞杆内部靠近前法兰的中空处嵌入第二活塞杆,靠近后法兰的中空处嵌入柱体;第二活塞杆和第一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活塞杆、活塞和缸体内圆周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间隔形成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且O型密封圈固定于第一活塞杆上;前法兰上对称设有为缸体供油的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后法兰中部开设凹槽,柱体设于凹槽中部,柱体嵌入第一活塞杆内与第一活塞杆形成第四腔体;第四腔体内开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
本技术属于油缸的
,具体涉及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传统油缸的活塞在油缸缸体内做往复运动,当活塞快速工作且行程到达临界时,活塞与油缸缸体两端的法兰盘会撞击接触,长期使用的话活塞可能会损坏,降低油缸的使用寿命,现有油缸往往是通过牺牲活塞行程,减缓活塞对法兰的撞击,但会影响活塞的作业效率。除此,对于重载油缸需要活塞快速的下行作业,而传统的油缸在快速运行时,往往不能及时提供充足的油液,且由于缸体内压力稳定,易出现油液反向渗漏的状况,严重影响活塞作业。而重载油缸在高速运行时,活塞和液压缸之间件的摩擦力会产生热量,而当油液温度升高时,油液中气体的溶解度减小,进而析出气体,将导致液压缸动力不稳的问题,而且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油缸寿命也将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以解决现有现有液压油缸活塞撞击法兰、活塞快速作业油液易反向渗漏和散热性不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其包括缸体、前法兰、后法兰、第一活塞杆和活塞;缸体设于前法兰和后法兰之间;第一活塞杆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前法兰、后法兰、第一活塞杆和活塞;所述缸体设于前法兰和后法兰之间;所述第一活塞杆设于缸体内中心位置,第一活塞杆靠近后法兰处与活塞相连,第一活塞杆内部靠近前法兰的中空处嵌入第二活塞杆,靠近后法兰的中空处嵌入柱体;所述第二活塞杆和第一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活塞杆、活塞和缸体内圆周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间隔形成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且O型密封圈固定于第一活塞杆上;所述前法兰上对称设有为缸体供油的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后法兰中部开设凹槽,柱体设于凹槽中部,柱体嵌入第一活塞杆内与第一活塞杆形成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开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缸体外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前法兰、后法兰、第一活塞杆和活塞;所述缸体设于前法兰和后法兰之间;所述第一活塞杆设于缸体内中心位置,第一活塞杆靠近后法兰处与活塞相连,第一活塞杆内部靠近前法兰的中空处嵌入第二活塞杆,靠近后法兰的中空处嵌入柱体;所述第二活塞杆和第一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活塞杆、活塞和缸体内圆周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间隔形成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且O型密封圈固定于第一活塞杆上;所述前法兰上对称设有为缸体供油的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后法兰中部开设凹槽,柱体设于凹槽中部,柱体嵌入第一活塞杆内与第一活塞杆形成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开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缸体外圆周上环设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设有沿缸体外圆周盘旋环绕的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向渗漏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玉辉王旭光罗玲俊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汇通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