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云友专利>正文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698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水铺装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不透水路面造成地面水流失、地下水匮乏、降低道路的舒适性及安全性、破坏城市地表生存环境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找平层和垫层;面层、找平层及垫层的含泥量均小于6%;垫层包括透水基层与透水底基层;透水底基层与找平层的含水量均小于5%;面层的厚度为60mm至80mm;找平层的厚度为20mm至40mm;垫层的厚度为100mm至3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城市内涝的环节,提高了城市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在渗透和蓄滞地表径流的同时净化了雨水,减少了水土流失,加强了雨水回收及利用,充分补充地下水源,减少热岛效应,改良大气气候,适于推广使用。

A 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市排水领域,特别是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地表逐渐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阻水材料硬化覆盖,这些不透水的路面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地负面影响,如地面水的大量流失、地下水的逐渐匮乏等,这些负面影响使得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城市地下水位下降,且硬化地面容易积水,降低了道路的舒适性及安全性,严重破坏了城市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给人们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地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水效果好、安全性高、舒适性高的透水铺装结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找平层和垫层;面层、找平层及垫层的含泥量均小于6%;所述的垫层包括透水基层与透水底基层;所述的透水底基层与找平层的含水量均小于5%。作为优选,所述的面层采用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或透水沥青路面,其厚度为60mm至80mm。作为优选,所述的找平层采用干砂、碎石或石屑,其厚度为20mm至40mm。作为优选,所述的垫层的厚度为100mm至300mm;所述的透水基层与透水底基层均采用无砂混凝土、砾石、砂或砂砾料;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找平层和垫层;面层、找平层及垫层的含泥量均小于6%;所述的垫层包括透水基层与透水底基层;所述的透水底基层与找平层的含水量均小于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找平层和垫层;面层、找平层及垫层的含泥量均小于6%;所述的垫层包括透水基层与透水底基层;所述的透水底基层与找平层的含水量均小于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采用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或透水沥青路面,其厚度为60mm至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找平层采用干砂、碎石或石屑,其厚度为20mm至4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层的厚度为100mm至300mm;所述的透水基层与透水底基层均采用无砂混凝土、砾石、砂或砂砾料;所述的无砂混凝土、砾石、砂或砂砾料的粒径均为2mm至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及找平层内垂直设置有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的下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的直径为1400mm至1600mm;相邻的溢流管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友
申请(专利权)人:胡云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