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方方专利>正文

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568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其结构包括横梁、支撑活动轨道、钢丝绳、电梯、滚轮、置物台、固定桩、定滑轮、导向滑轮、转动轴、电机装置、支撑柱、加强筋、爬梯,横梁底端面左端与支撑活动轨道固定连接,钢丝绳两端与横梁底端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通过设置了支撑柱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支撑柱顶端面的连接板通过连接孔与横梁连接并且通过支撑柱底端面的连接板通过连接孔与地面连接,解决了在无法直接安装主梁的时候不能使用的现象,通过设置了爬梯在需要检修时能够通过支撑柱上的爬梯直接爬上横梁进行检修,解决了在需要检修时不方便爬上主梁的现象。

A crane elevator counterweigh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ane lift counterweight device,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cross beam, support rail, steel wire rope, elevator, roller, storage units, fixed pile, fixed pulley, pulley, a rotating shaft and a motor device, a support column, rib, ladder beam bottom surface and the support rail fixed left connect the two ends of the steel rope and beam bottom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at both ends, a crane lift counterweight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by setting the support column when in use to connect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beam and the supporting column bottom end 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a connecting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groun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support top end by solution not when unable to install the main beam directly using the phenomenon, by setting up the ladder in the need to repair through the support column ladder directly Climb up the beam for maintenance and solve the phenomenon that it is not convenient to climb the main beam when need to be overhau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属于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亦称垂直电梯,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俗称“䢂”,垂直电梯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亦称电动扶梯、行人电梯、扶手电梯等,电梯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具有轿厢的电梯,其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无法直接安装主梁的时候不能使用,同时在需要检修时不方便爬上主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以解决在无法直接安装主梁的时候不能使用,同时在需要检修时不方便爬上主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包括横梁、支撑活动轨道、钢丝绳、电梯、滚轮、置物台、固定桩、定滑轮、导向滑轮、转动轴、电机装置、支撑柱、加强筋、爬梯,所述横梁底端面左端与支撑活动轨道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两端与横梁底端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梯位于支撑活动轨道之间并且通过滚轮与支撑活动轨道活动连接,所述置物台位于横梁右端下方并且通过置物台上方的定滑轮与钢丝绳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桩位于电梯顶端面并且与电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上方的定滑轮与钢丝绳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滑轮位于横梁顶端面左右两端并且通过钢丝绳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横梁顶端面中间并且与钢丝绳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装置位于转动轴后端面并且与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位于横梁底端面并且与横梁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底端设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柱右侧设有爬梯,所述支撑柱由连接板、连接孔组成,所述连接板位于支撑柱上下两端面并且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以上。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四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设置有两个以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内设有螺纹。本技术的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通过设置了支撑柱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支撑柱顶端面的连接板通过连接孔与横梁连接并且通过支撑柱底端面的连接板通过连接孔与地面连接,解决了在无法直接安装主梁的时候不能使用的现象,通过设置了爬梯在需要检修时能够通过支撑柱上的爬梯直接爬上横梁进行检修,解决了在需要检修时不方便爬上主梁的现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梯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梁、2-支撑活动轨道、3-钢丝绳、4-电梯、5-滚轮、6-置物台、7-固定桩、8-定滑轮、9-导向滑轮、10-转动轴、11-电机装置、12-支撑柱、13-加强筋、14-爬梯、15-连接板、16-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包括横梁1、支撑活动轨道2、钢丝绳3、电梯4、滚轮5、置物台6、固定桩7、定滑轮8、导向滑轮9、转动轴10、电机装置11、支撑柱12、加强筋13、爬梯14,横梁1底端面左端与支撑活动轨道2固定连接,钢丝绳3两端与横梁1底端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电梯4位于支撑活动轨道2之间并且通过滚轮5与支撑活动轨道2活动连接,置物台6位于横梁1右端下方并且通过置物台6上方的定滑轮8与钢丝绳3活动连接,固定桩7位于电梯4顶端面并且与电梯4固定连接,固定桩7上方的定滑轮8与钢丝绳3左端活动连接,导向滑轮9位于横梁1顶端面左右两端并且通过钢丝绳3活动连接,转动轴10位于横梁1顶端面中间并且与钢丝绳3活动连接,电机装置11位于转动轴10后端面并且与转动轴10活动连接,支撑柱12位于横梁1底端面并且与横梁1相连接,支撑柱12底端设有加强筋13,支撑柱12右侧设有爬梯14,支撑柱12由连接板15、连接孔16组成,连接板15位于支撑柱12上下两端面并且与支撑柱12固定连接,连接板15上设有连接孔16,滚轮5设置有两个以上,加强筋13设置有四根,连接孔16设置有两个以上,连接孔16内设有螺纹,横梁1采用钢材质,不易损坏和断裂,钢丝绳3采用螺旋状钢丝束,受力大不易断裂。本专利所说的定滑轮8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属于滑轮原理的应用,和机械功的讨论,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转动轴10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并在平衡机上进行了调整。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当置物台6下降的时候能够通过定滑轮8将钢丝绳3向下拉动,从而将另一端的钢丝绳3向上拉动并且能够把电梯4向上升起,当置物台6向上升起时能够将电梯4向下运动,当置物台6重力不足时能够通过电机装置11带动转动轴10旋转从而辅助电梯上下运动,在无法直接安装横梁1时能够通过支撑柱12支撑起横梁1,当装置遇到故障时可通过爬梯14爬上横梁1进行检修,横梁1有利于支撑稳定电梯4和置物台6,同时还起到平衡作用,支撑活动轨道2有利于稳定电梯4,防止电梯4在上升或下降时旋转不稳地,钢丝绳3采用螺旋状钢丝束,受力大不易断裂,能够更好的悬吊电梯4和置物台6,定滑轮8和导向滑轮9有利于辅助电梯4和置物台6之间的升降运动,转动轴10和电机装置11能够为钢丝绳3提供拉力,支撑柱12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支撑柱12顶端面的连接板15通过连接孔16与横梁1连接并且通过支撑柱12底端面的连接板15通过连接孔16与地面连接,解决了在无法直接安装主梁的时候不能使用的现象,爬梯14在需要检修时能够通过支撑柱12上的爬梯14直接爬上横梁1进行检修,解决了在需要检修时不方便爬上主梁的现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包括横梁(1)、支撑活动轨道(2)、钢丝绳(3)、电梯(4)、滚轮(5)、置物台(6)、固定桩(7)、定滑轮(8)、导向滑轮(9)、转动轴(10)、电机装置(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12)、加强筋(13)、爬梯(14),所述横梁(1)底端面左端与支撑活动轨道(2)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3)两端与横梁(1)底端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梯(4)位于支撑活动轨道(2)之间并且通过滚轮(5)与支撑活动轨道(2)活动连接,所述置物台(6)位于横梁(1)右端下方并且通过置物台(6)上方的定滑轮(8)与钢丝绳(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桩(7)位于电梯(4)顶端面并且与电梯(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7)上方的定滑轮(8)与钢丝绳(3)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滑轮(9)位于横梁(1)顶端面左右两端并且通过钢丝绳(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0)位于横梁(1)顶端面中间并且与钢丝绳(3)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装置(11)位于转动轴(10)后端面并且与转动轴(10)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2)位于横梁(1)底端面并且与横梁(1)相连接,所述支撑柱(12)底端设有加强筋(13),所述支撑柱(12)右侧设有爬梯(14),所述支撑柱(12)由连接板(15)、连接孔(16)组成,所述连接板(15)位于支撑柱(12)上下两端面并且与支撑柱(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5)上设有连接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电梯配重装置,包括横梁(1)、支撑活动轨道(2)、钢丝绳(3)、电梯(4)、滚轮(5)、置物台(6)、固定桩(7)、定滑轮(8)、导向滑轮(9)、转动轴(10)、电机装置(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12)、加强筋(13)、爬梯(14),所述横梁(1)底端面左端与支撑活动轨道(2)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3)两端与横梁(1)底端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梯(4)位于支撑活动轨道(2)之间并且通过滚轮(5)与支撑活动轨道(2)活动连接,所述置物台(6)位于横梁(1)右端下方并且通过置物台(6)上方的定滑轮(8)与钢丝绳(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桩(7)位于电梯(4)顶端面并且与电梯(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7)上方的定滑轮(8)与钢丝绳(3)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滑轮(9)位于横梁(1)顶端面左右两端并且通过钢丝绳(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0)位于横梁(1)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方刘浩李红旗张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方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