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袭明专利>正文

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及扑翼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42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和扑翼机。该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包括飞机框架、扑翼驱动机构和多个扑动机翼组,多个扑动机翼组沿飞机框架的前端至飞机框架的后端的方向间隔布设;扑动机翼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扑翼机机翼;扑翼驱动机构用于使扑翼机机翼进行扑动;扑翼机机翼包括扑翼扇面,扑翼扇面包括端部桁架、支撑杆和蒙皮,支撑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支撑杆固定于端部桁架上,且多根支撑杆用于支撑固定蒙皮。该扑翼机包括的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扑翼机的推力,有利于增加扑翼机的飞行性能。

Multi tandem flapping flight device and flapping wing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及扑翼机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及扑翼机。
技术介绍
扑翼机又称振翼机,是指机翼能像鸟和昆虫翅膀那样上下扑动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扑动的机翼不仅产生升力,还产生向前的推动力。现代扑翼飞行器从原理上分为仿鸟扑翼和仿昆虫扑翼,以微小型无人扑翼为主。仿鸟扑翼的扑动频率低,翼面积大,类似鸟类飞行,制造相对容易;仿昆虫扑翼扑动频率高,翼面积小,制造难度高,但可以方便的实现悬停。仿生扑翼机在军事和民用中具有很大优势,成为研制的热点。但是,现有的扑翼机所采用的扑翼机机翼为其产生的推力较小,限制了扑翼机的飞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及扑翼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所采用的扑翼机机翼产生的推力较小,限制了扑翼机的飞行性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包括飞机框架、扑翼驱动机构和多个扑动机翼组,多个扑动机翼机沿所述飞机框架的前端至所述飞机框架的后端的方向间隔布设;所述扑动机翼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扑翼机机翼;所述扑翼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扑翼机机翼进行扑动;所述扑翼机机翼包括扑翼扇面,所述扑翼扇面包括端部桁架、支撑杆和蒙皮,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端部桁架上,且多根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蒙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扑翼机,包括所述的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扑翼机机翼的机翼本体上增加扑翼扇面后,能够适度增加扑翼机机翼的柔性;另外,通过将相邻的两根支撑杆上下错位布置后,便能够使蒙皮在垂直于支撑杆的轴线的截面的形状为呈拆线形,这样能够起到导流作用,并且在扑翼机机翼运动时,能够使气体的展向流动受到整流,将气流引向扑翼机机翼的后方,扑翼机机翼推往后方的气量变大,因此增加了扑翼机的推力,有利于增加扑翼机的飞行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飞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飞机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扑翼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扑翼扇面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扑翼扇面的俯视图;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扑翼机机翼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K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扑翼驱动机构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L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扑翼驱动机构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扑翼驱动机构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扑翼机固定翼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扑翼机固定翼未安装固定翼蒙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2为图20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3为图20中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翼肋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翼肋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扑翼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图26中H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扑翼机尾翼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扑翼机尾翼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扑翼机尾翼的又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升降舵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升降舵蒙皮);图3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升降舵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3为图32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水平安定面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安定面蒙皮);图35为图34中J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安定面翼肋的结构示意图;图3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安定面翼肋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扑翼机的轴测图;图3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扑翼机主视图;图4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扑翼机俯视图;图4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扑翼动力装置与多个扑翼驱动机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扑翼动力装置;110-底部支撑架;120-顶部支撑架;130-侧支撑架;131-第一侧支撑架;132-第二侧支撑架;133-第三侧支撑架;140-肋支撑架;200-支座;201-机头框架;202-机头固定杆;203-机头支撑杆;204-机尾框架;205-机尾连接架;206-机翼框架;207-吹风装置;208-风机支撑杆;210-固定座;220-支撑座;300-第一传动机构;301-端部桁架;302-支撑杆;303-蒙皮;304-肋条;305-第一桁条;306-第二桁条;307-第三桁条;308-第四桁条;309-第五桁条;310-主动轮;320-从动轮;330-传动件;400-第二传动机构;401-固定翼蒙皮;402-翼梁;403-翼肋;404-上缘条;405-下缘条;406-斜支柱;407-前缘支撑构件;408-前缘弧形端;409-稳定卡槽;410-连杆部;411-第一传动连杆;412-第二传动连杆;415-后缘支撑构件;416-长桁;420-连接部;421-滑动块;422-连接块;500-扑翼机机翼;501-机翼本体;510-机翼连接架;520-第一机翼分框架;530-第二机翼分框架;600-限位部;601-水平安定面;602-垂直尾翼;603-升降舵;604-安定面翼梁;605-安定面翼肋;606-安定面长桁;607-安定面上缘条;608-安定面下缘条;609-斜向支柱;610-限位槽;611-升降舵翼梁;612-升降舵翼肋;613-驱动电机;614-第一连杆;615-第二连杆;616-尾翼框架;617-水平尾翼;618-直支柱;619-安定面中间缘条;620-风机固定壳;630-风机装置;700-飞机框架;701-机身框架;702-联轴;703-铰链轴;704-扑翼机机翼、705-扑翼机固定翼、706-扑翼机尾翼;707-第1扑动机翼组;709-第3扑动机翼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及扑翼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飞机框架、扑翼驱动机构和多个扑动机翼组,多个扑动机翼组沿所述飞机框架的前端至所述飞机框架的后端的方向间隔布设;所述扑动机翼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扑翼机机翼;所述扑翼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扑翼机机翼进行扑动;所述扑翼机机翼包括扑翼扇面,所述扑翼扇面包括端部桁架、支撑杆和蒙皮,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端部桁架上,且多根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蒙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飞机框架、扑翼驱动机构和多个扑动机翼组,多个扑动机翼组沿所述飞机框架的前端至所述飞机框架的后端的方向间隔布设;所述扑动机翼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扑翼机机翼;所述扑翼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扑翼机机翼进行扑动;所述扑翼机机翼包括扑翼扇面,所述扑翼扇面包括端部桁架、支撑杆和蒙皮,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端部桁架上,且多根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蒙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框架包括机身框架和机翼框架;位于所述机身框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机翼框架,所述机翼框架用以安装所述扑翼机机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列式多扑翼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扑翼动力装置;所述扑翼驱动机构包括支座、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通过所述扑翼动力装置进行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具有连杆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轴连接,所述连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滑动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中的连杆部驱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支座高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扑翼机机翼,通过所述移动连接部带动两个所述扑翼机机翼进行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袭明
申请(专利权)人:周袭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