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制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337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包括车体、车门、限位机构、内侧把手和外侧把手,所述车门包括前车门和后车门,所述车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前车门上设置有前车窗,所述前车门旁设置有后视镜,所述后车门上设置有后车窗,所述车门内侧设置有内侧把手,所述车门外侧设置有外侧把手,所述内侧把手上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内侧把手内设置有语音播报模块,所述内侧把手通过限位机构与车门相连接,且限位机构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外侧把手内设置有雷达检测模块和微型摄像头,所述外侧把手上设置有警报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开车门造成的交通事故。

A car door opening anti colli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door anti-colli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door, spacing mechanism, medial and lateral grip handle, the door includes front and rear doors, the doors are set on the body, the front door on front window, the front door is arranged beside the rearview mirror, the rear door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window, the inside of the doo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oor handl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outer handle, the inner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sensing module, wherein the inner side handle is arranged in the voice broadcast module, the inner handle is connected by a limiting mechanism and the door, and the limi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witch, the handle is arranged in the radar detection module and a miniature camera, the outside handle is arranged on the alarm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traffic accidents caused by the door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撞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普及,交通事故普遍存在人们的生活中,更甚至于,有些时候人们在下车的短短一瞬间被后面驶来的车辆撞到,因此人们越来越追求汽车的安全性能,车门它和车身一起组成乘客的周围空间,开车门,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了,每个人都会,不用特意去学习,但是就是这样的小事稍有疏忽,也会引来大麻烦,甚至引发车后方来人来车等致人伤亡的重大事故,现在火爆网络的荷式开车门法,是指反手开车门,意思是拿离车门远端的手去开车门,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开门幅度,更迫使开车门者向车门方向折转身体,这样使得人们在开门的同时又能观察到车外下车环境是否安全,然而现有的内侧把手设置在车门内侧前方位置,人们通常忘记用荷式开车门法,另外人们即使在使用荷式开车门法的同时也无法很好的判断车外下车环境是否安全。因此现在需要一种高效的开门方法,在使用荷式开车门法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判断下车环境,安全下车,以此降低此类事故发生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开门时无法预知是否有车辆和路人靠近下车点以此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包括车体、车门、限位机构、内侧把手和外侧把手,所述车门包括前车门和后车门,所述车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前车门上设置有前车窗,所述前车门旁设置有后视镜,所述后车门上设置有后车窗,所述车门内侧设置有内侧把手,所述车门外侧设置有外侧把手,所述内侧把手上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内侧把手内设置有语音播报模块,所述内侧把手通过限位机构与车门相连接,且限位机构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外侧把手内设置有雷达检测模块和微型摄像头,所述外侧把手上设置有警报模块。优选的,所述内侧把手设置在车门内侧后方位置。优选的,所述开关设置为双档开关。优选的,所述警报模块上设置有LED彩光灯。优选的,所述感应模块、语音播报模块、雷达检测模块和微型摄像头均与设置在车体内的微控制器的电信号相连接,所述雷达检测模块能够在距离车体尾部1~30m范围内进行检测工作。优选的,所述感应模块通过电信号与雷达检测模块和微型摄像头相连接,所述雷达检测模块通过电信号与警报模块和语音播报模块相连接,所述微型摄像头与车体内的显示屏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原有的内侧把手上设置在车门内侧后方位置,且在内侧把手上有感应模块和语音播报模块,外侧把手上设置有雷达检测模块和警报装置,内侧把手上的感应模块与外侧的雷达检测模块相连接,当有人要下车打开车门时,碰触到内侧把手上的感应模块,雷达检测模块自动检索距离车体尾部1~30m范围内是否有车辆和行人靠近下车点,并在车内以语音播报的形式提醒下车者,车外环境是否安全,设置在外侧把手上的警报系统LED灯闪耀,提醒行人和过往车辆,前方有人下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的车门外侧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的外侧把手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的车门内侧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的内侧把手B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后车窗、2-内侧把手、21-感应模块、22-语音播报模块、3-后车门、4-车体、5-外侧把手、51-警报模块、510-LED彩光灯、52-雷达检测模块、53-微型摄像头、6-前车门、7-后视镜、8-限位机构、81-开关、9-前车窗、10-车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包括车体4、车门10、限位机构8、内侧把手2和外侧把手5,车门10包括前车门6和后车门3,车门10设置在车体4上,前车门6上设置有前车窗9,前车门6旁设置有后视镜7,后车门3上设置有后车窗1,车门10内侧设置有内侧把手2,车门10外侧设置有外侧把手,内侧把手2上设置有感应模块21,内侧把手2内设置有语音播报模块22,内侧把手2通过限位机构8与车门10相连接,且限位机构8上设置有开关81,外侧把手5内设置有雷达检测模块52,雷达检测模块52内设置有微型摄像头53,外侧把手5上设置有警报模块51。内侧把手2设置在车门10内侧后方位置,达到下车者必须完全侧身的效果,使下车者自然观察车外环境,开关81设置为双档开关,警报模块51上设置有LED彩光灯510,用于警示后方过往车辆和行人前方有人下车,感应模块21、语音播报模块22、雷达检测模块52和微型摄像头53均通过设置在车体4内的微控制器的电信号相连接,雷达检测模块52能够在距离车体4尾部1~30m范围内进行检测工作,感应模块21通过电信号与雷达检测模块52和微型摄像头53相连接,雷达检测模块52通过电信号与警报模块51和语音播报模块22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技术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工作时,当车内的人准备下车时,只需要完全侧身同时将内侧把手2小幅度打开,同时限位机构8内的开关81第一次打开,带动车门10小幅度打开,与此同时下车人碰触到内侧把手2上的感应模块21,通过车体内的微控制器发射电信号,雷达检测模块52和微型摄像头53自动检索是否有车辆和行人靠近下车点,并在车内通过语音播报模块22以语音播报的形式提醒下车者,车外环境是否安全,微型摄像头53与设置在车内的显示屏相连接,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下车环境,设置在外侧把手5上的警报系统51上的LED彩光灯10闪耀,提醒行人和过往车辆,前方有人下车,如果车外环境安全,推开车门10,限位机构8内的开关81第二次打开,完成下车动作,此过程只需要下车人2~5秒的时间去检验车体4外下车环境是否安全,并且通过利用荷式开车门法和智能化的检测,避免了由于不注意检测车体4外下车环境造成的交通事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包括车体(4)、车门(10)、限位机构(8)、内侧把手(2)和外侧把手(5),所述车门(10)包括前车门(6)和后车门(3),所述车门(10)设置在车体(4)上,所述前车门(6)上设置有前车窗(9),所述前车门(6)旁设置有后视镜(7),所述后车门(3)上设置有后车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0)内侧设置有内侧把手(2),所述车门(10)外侧设置有外侧把手(5),所述内侧把手(2)上设置有感应模块(21),所述内侧把手(2)内设置有语音播报模块(22),所述内侧把手(2)通过限位机构(8)与车门(10)相连接,且限位机构(8)上设置有开关(81),所述外侧把手(5)内设置有雷达检测模块(52)和微型摄像头(53),所述外侧把手(5)上设置有警报模块(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开门防撞装置,包括车体(4)、车门(10)、限位机构(8)、内侧把手(2)和外侧把手(5),所述车门(10)包括前车门(6)和后车门(3),所述车门(10)设置在车体(4)上,所述前车门(6)上设置有前车窗(9),所述前车门(6)旁设置有后视镜(7),所述后车门(3)上设置有后车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0)内侧设置有内侧把手(2),所述车门(10)外侧设置有外侧把手(5),所述内侧把手(2)上设置有感应模块(21),所述内侧把手(2)内设置有语音播报模块(22),所述内侧把手(2)通过限位机构(8)与车门(10)相连接,且限位机构(8)上设置有开关(81),所述外侧把手(5)内设置有雷达检测模块(52)和微型摄像头(53),所述外侧把手(5)上设置有警报模块(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制
申请(专利权)人:李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