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耳杂多糖或银耳杂多糖提取物在制备促进益生菌生长和/或繁殖的药品、饮食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在制备具有改善便秘功能的药品、饮食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在制备具有排毒养颜美容功能的药品、饮食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和在体外促进益生菌生长和/或繁殖的促进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有银耳杂多糖或其提取物的药品、饮食品或保健品经口服后具有改善便秘功能和排毒养颜美容功能,其通过排出体内毒素以及吸收银耳杂多糖中的营养物质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杂多糖的用途;尤其涉及一种银耳杂多糖或其提取物在促进益生菌生长和/或繁殖方面的用途,以及在改善便秘功能和排毒养颜美容功能等方面的用途。
技术介绍
双歧杆菌是人体内的生理性细菌,革兰氏阳性、无芽孢、不运动、严格厌氧,在人体肠道内占绝对优势,终生存在于人体,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是一种对人体具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有益菌。随着微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双歧杆菌的临床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人的生理、免疫、营养、消化、抗肿瘤、抗衰老、药物效能等都离不开人体自身携带的微生物群,而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则具有有病治病,无病防老和保健的作用。例如,双歧杆菌能形成生理屏障,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保护宿主免受致病菌侵害,能改善蛋白质代谢,提供多种B种维生素,促进钙铁吸收,提高免疫力,增强抗肿瘤能力等多种作用。若人体内的双歧杆菌的不足意味着人体发生健康危机,则需要及时补充。乳酸杆菌也是人体内重要的的生理性细菌,革兰氏阳性、无芽孢、不运动、严格厌氧,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乳酸杆菌能维持肠道及生殖道菌群的平衡,在清除某些致癌剂或预防致癌等环节上发挥关键作用。乳酸杆菌的减少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病原菌乘机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中的某些细菌酶能催化致癌前体物质向致癌物质转化。而乳酸杆菌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抗肠道中的病原菌生长,抑制细菌酶的产生及降低其活性,还可结合致癌物质随粪便排出,减少了其形成、活化及滞留机会。益生元是指一类非消化性的物质,但可作为底物被肠道正常菌群利用,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和繁殖,抑制有害细菌生长,对宿主健康具有有益的作用,如水苏精、低聚果糖(包括异麦芽低聚糖、半乳糖低聚糖、果糖低聚糖等。因这些物质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和/或繁殖,故也称为“双歧因子”。低聚果糖是国际公认的双歧因子,但它们都是低聚糖类,分子量比较小。通过服用益生元类物质可以促进体内益生菌生长和/或繁殖,进一步可以改善人体消化吸收系统功能,有助于改善便秘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体内毒素被及时排出,又可以达到美容和养颜的效果。银耳(Tremella faciformis Berk),又称白木耳、桑鹅、《清异录》。属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remellacease),银耳属(Tremella)。具有滋阴润肺、益气和血之功效。银耳杂多糖是从银耳子实体(或其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分离的一种酸性杂多糖。中国自古以来将银耳称之为高级补品和药品,药食两用之佳品是宫廷上等进补食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银耳有了重新的认识,国内外对银耳的主要成分——银耳杂多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银耳杂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血脂、促进蛋白质核酸合成、抗血栓等药理作用。日本已经把它广泛地运用于保健品、化妆品、药品中。银耳的开发和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受到国际医药界和化妆品领域的广泛重视,成为当今研究开发的热门话题。但是至今为止,银耳杂多糖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对应的功能却很少有报导。本申请人运用特殊分离纯化工艺将银耳中活性多糖加以提炼,经现代分析技术检测鉴定,该银耳杂多糖的结构以α-(1-3)甘露糖为主链,主要由重量百分比为70-93%的中性总糖、6-28%的葡萄糖醛酸、0.1-3%的结合蛋白组成;该银耳杂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85-160万道尔顿,其中分子量大于6000道尔顿的占90%(重量)以上,具体参见本申请人于2005年1月1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0510023427.4的专利申请,并将其商品名命名为WSK;该专利申请还公开了银耳杂多糖及其提取物具有保湿滑润皮肤和粘膜、增强润滑感、抗氧化衰老、抗过敏、增稠稳定等功能。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银耳杂多糖具有促进肠道及消化系统益生菌的增殖和改善便秘功能以及排毒养颜美容功能和用途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申请号为200510023427.4的专利申请中的商品名为WSK的银耳杂多糖或银耳杂多糖提取物在制备促进益生菌生长和/或繁殖的药品、饮食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申请号为200510023427.4的专利申请中的商品名为WSK的银耳杂多糖或银耳杂多糖提取物在制备具有改善便秘功能的药品、饮食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申请号为200510023427.4的专利申请中的商品名为WSK的银耳杂多糖或银耳杂多糖提取物在制备具有排毒养颜美容功能的药品、饮食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银耳杂多糖的结构以α-(1-3)甘露糖为主链,主要由重量百分比为70-93%的中性总糖、6-28%的葡萄糖醛酸、0.1-3%的结合蛋白组成;该银耳杂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85-160万道尔顿,其中分子量大于6000道尔顿的占90%(重量)以上。其中,所述的中性总糖主要包括下列含量的糖基35-60%甘露糖、10-25%岩藻糖、8-18%木糖和5-15%葡萄糖,上述含量是以银耳杂多糖重量计。该银耳杂多糖的侧链有多种不同的变化组合,其中的一种组合已通过X光衍射方法测定为如下结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 该结构单元的分子量为2578.5或2724.7。该糖结构是以α-(1-3)甘露糖(Manp)为主链骨架,其2位碳原子上连有2个β-(1-2)木糖(Xylp),3个β-葡萄糖醛酸(GlcAp),1或2个岩藻糖(Fuc),1个甘露糖为侧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银耳杂多糖提取物主要包括重量百分比为80-98%的上述银耳杂多糖,0.1-3.3%的游离蛋白及0.5-8%的灰分;该银耳杂多糖提取物的平均分子量为75-140万道尔顿,其中分子量大于6000道尔顿的占75-98%(重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银耳杂多糖提取物可以采用下列制备方法得到1)将银耳子实体原料用水在80-100℃下搅拌提取得粗提液;2)将步骤1)所得的粗提液进行过滤,滤液最终通过孔径为0.1-1μm的过滤器;3)在步骤2)所得的滤液中加入乙醇,使乙醇的最终体积浓度为50-85%,收集沉淀;4)将步骤3)所得的沉淀干燥。其中,该银耳子实体原料为干燥的银耳子实体原料,将该干燥的银耳子实体原料用水浸泡、膨胀并清洗干净(包括去黄褐色基部),每次用20-100倍、多次提取时不超过200倍(重量)于该干燥的银耳子实体原料量的水在80-100℃下搅拌提取得粗提液。该银耳子实体原料也可以为新鲜银耳子实体原料、保鲜冷藏的新鲜银耳子实体原料或冷冻的新鲜银耳子实体原料,将该银耳子实体原料去黄褐色基部并清洗干净,每次用2-15倍、多次提取时不超过30倍(重量)于该银耳子实体原料量的水在80-100℃下搅拌提取得粗提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银耳杂多糖提取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按照常规微生物发酵方法(参考文献①银耳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吴大康等;食品科学;2002,Vol.23,No.1;64;②银耳菌分离方法的研究,张炳炽;中国食用菌;Vol.13,No.3;22)获得的银耳发酵液加热至80-100℃、保温0.5-2小时,过滤,清液最终通过孔径为0.1-1μm的过滤器得滤液;2)在步骤1)所得的滤液中加入乙醇,使乙醇最终体积浓度为50-85%,收集沉淀;3)将步骤2)所得的沉淀进行干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耳杂多糖或银耳杂多糖提取物在制备促进益生菌生长和/或繁殖的药品、饮食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云,骆峰,骆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新文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