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内侧底进胶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内侧底进胶机构。
技术介绍
塑料件注塑成型过程中,进胶方式的不同往往对产品成型质量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薄壁结构的塑料件,如果将进胶口设置在产品上下表面的中部位置,由于进胶口设置在产品的上下表面,在开模过程中,存在产品顶出和水口顶出速度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产品更容易被顶出,而水口顶出相对困难,因此出现产品先于水口顶出,最终导致产品与水口连接处变形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塑料件大多采用侧进胶的方式成型,然而侧进胶意味着水口与产品在产品的端部连接,水口切除后产品侧部端面上会存在水口切除的痕迹,如果操作工不够熟练,经常会出现水口切除过多而损伤产品端面的情况。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行位机构实现产品内侧底进胶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内侧底进胶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内侧底进胶机构,包括行位铲基、行位座、行位镶件和斜导柱,行位铲基设置在后模仁的侧部并且与模具的动模板固定连接,斜导柱与模具的定模板固定连接,行位座滑动配合在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内侧底进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位铲基(3)、行位座(4)、行位镶件(5)、斜导柱(6)和水口顶针(9),行位铲基(3)设置在后模仁(1)的侧部并且与模具的动模板固定连接,斜导柱(6)与模具的定模板固定连接,行位座(4)滑动配合在行位铲基(3)上,行位座(4)上设有与斜导柱(6)滑动配合的导向孔,行位镶件(5)固定安装在行位座(4)的前端并插入到后模仁(1)内,行位镶件(5)的前端面设有胶口槽(5a),后模仁(1)上端面朝向行位铲基(3)一侧设置有与型腔连通的流道(7),后模仁(1)上位于型腔侧部设有供行位镶件(5)插入的滑槽(8),流道(7)延伸到该滑槽(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内侧底进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位铲基(3)、行位座(4)、行位镶件(5)、斜导柱(6)和水口顶针(9),行位铲基(3)设置在后模仁(1)的侧部并且与模具的动模板固定连接,斜导柱(6)与模具的定模板固定连接,行位座(4)滑动配合在行位铲基(3)上,行位座(4)上设有与斜导柱(6)滑动配合的导向孔,行位镶件(5)固定安装在行位座(4)的前端并插入到后模仁(1)内,行位镶件(5)的前端面设有胶口槽(5a),后模仁(1)上端面朝向行位铲基(3)一侧设置有与型腔连通的流道(7),后模仁(1)上位于型腔侧部设有供行位镶件(5)插入的滑槽(8),流道(7)延伸到该滑槽(8)内,模具闭合状态下,行位镶件(5)前段的胶口槽(5a)与流道(7)连通,水口顶针(9)的顶部穿过后模仁(1)延伸到流道(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内侧底进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铲基(3)包括有左铲基(3a)和右铲基(3b),左铲基(3a)和右铲基(3b)延伸的方向与滑槽(8)延伸的方向一致,左铲基(3a)和右铲基(3b)的间距与滑槽(8)的宽度相同,行位座(4)滑动配合在左铲基(3a)和右铲基(3b)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内侧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基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烨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