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03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17:22
本案公开了一种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包括有:上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有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和卸料板;凸模冲头,其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上,所述凸模冲头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凸块;下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凹模,其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凹模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本案采用所述的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能够解决冲头在回退过程中带动废料上行回跳至凹模表面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且效果好。

Die to prevent jumping from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的,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时,废料应卡紧在凹模的型腔里,在后续废料的推动下,从模具的落料孔落下,但当冲头对废料的吸附力大于凹模型腔对废料的卡紧力时,废料便会随着冲头的上行而跳到模具凹模的表面,产生了废料上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冲压过程中会使用润滑油,废料受油膜粘连或者凸模端面产生真空吸附。废料上跳会对冲压件表面产生不良压痕,严重影响冲压产品的外观品质,有时甚至影响模具工作部件的寿命,从而影响模具的精度,很大程度地影响冲压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通过在凹模的内壁上开设若干凹槽,凸模冲头上设有凸块,废料进入到凹模内时,废料侧壁与凹槽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于油膜的吸附力,从而废料不会随着冲头的回退而上行,解决了废料上跳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包括:上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有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和卸料板;凸模冲头,其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上,所述凸模冲头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凸块;下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凹模,其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凹模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冲头与所述凹模之间具有冲裁间隙。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厚度大于所述冲裁间隙。优选的,所述凸块的数量为3~6个。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凸块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凹槽的凹陷形状与所述凸块的凸起形状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凹模的内径沿着废料的运动路径而逐渐减小,以对废料形成夹持力。优选的,所述下垫板与所述下模座上均开设有排料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案通过在凹模的内壁上开设凹槽,同时在凸模冲头上加设凸块,使得冲出的废料侧壁与凹槽之间产生一摩擦力,同时凹模的内径沿着废料的运动路径而逐渐减小,凹模内壁会对废料产生夹持力,使得冲头在回退时废料不会上行回跳至凹模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凹模的俯视图;图3为凸模冲头的结构示意图及凸块的放大图;图4为冲孔过程中凸模冲头与凹模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片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案列出一种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其整体包括有:可上下垂直分离的上模组和下模组。上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连接有上模座1、上垫板2、固定板3以及卸料板4。凸模冲头10设置于上模组上,如图3所示,凸模冲头10侧壁上以一定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凸块101,凸块101的个数为3~6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了4个凸块10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凸块101的个数。下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下模板6,下垫板7以及下模座8。下模板6上设置有一凹模9,如图2所示,凹模9的内壁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凹槽11,凹槽11的凹陷形状与凸块101的凸起形状相匹配,凹槽11的尺寸略小于凸块的尺寸,使得凹槽11对废料5的侧壁产生一卡紧力,凹槽11的位置与凸模冲头10上的凸块101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4所示,凸模冲头10与凹模9之间具有一冲裁间隙a,凸块101的厚度大于冲裁间隙a,这样废料在进入至凹模9内时,废料5的侧壁才能够与凹槽11的槽壁相接触,废料5与凹槽11之间产生摩擦力,凹模9的内径沿着废料5的运动路径而逐渐减小,从而凹模9的内壁对废料5的下端产生一夹持力,摩擦力与夹持力的双重作用使得凸模冲头10在回退过程中废料5不会随之上行回跳至凹模9表面,废料5留在凹模9内,当下一个废料进入到凹模9内时推动前一个废料下行,下垫板7以及下模座8上均开设有排料孔,最终废料5顺着下垫板7与下模座8上的排料孔落下。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模组下行时,驱动凸模冲头10进行冲裁,废料落至凹模9内,上模组上行驱动凸模冲头10回退。由于凸模冲头10的侧面上设有凸块101,凹模9的内壁上设有凹槽11,废料5的侧壁与凹槽11之间产生摩擦,同时凹模9的内壁对废料也会产生一夹持力,使得废料不会随着凸模冲头10的回退而上行。冲压下一个零件,废料进入至凹模9内推动前一个废料向下移动,最终废料被推至下垫板7和下模座8上的排料孔内,顺着排料孔废料落入特定空间。由上所述,本技术的防止废料上跳的冲模,通过在凸模冲头10上加设凸块,在凹模9上开设凹槽11,使得废料与凹槽11之间产生一摩擦,同时凹模9的型腔12也会对废料产生一夹持力,使得凸模冲头10在回退过程中废料不会上行回跳至凹模9的表面,结构简单且效果好。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有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和卸料板;凸模冲头,其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上,所述凸模冲头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凸块;下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凹模,其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凹模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有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和卸料板;凸模冲头,其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上,所述凸模冲头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凸块;下模组,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凹模,其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凹模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冲头与所述凹模之间具有冲裁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废料上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继来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菲斯达排放控制装置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