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祥军专利>正文

芸薹属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701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芸薹属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涉及园艺作物芸薹属的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技术的改进,属于生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就是提供适用于芸薹属作物的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小孢子培养;2)分化培养;3)生根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育种提供了大量的新基因型纯系,极大地丰富了芸薹属的育种资源,且加快了育种步伐,大大的缩短育种时间,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艺作物芸薹属的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技术的改进,属 于生物育种

技术介绍
植物具有杂种优势,因此目前的作物育种侧重在杂交育种上。这样一方面 可以利用杂种的生长优势保证作物品种抗病高产,另一方面由于杂种的复杂遗 传背景,使其不宜留种使用,从而能保护杂种研制者的利益。在杂交育种中, 所用父母本材料的遗传背景必须是纯合的,经配种后才能得到性状一致的杂种。 而要得到遗传背景纳合的亲本材料,在许多作物中都必须通过人工辅助自交授粉,经6_10年时间才能达到相对纯合,而且每代筛选材料由于杂合性遗传背 景,选择的强度不能太高(避免优良隐性性状丢失),从而造成筛选的群体量大, 选出材料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低,因此这种传统的杂交育种手段非常费时、费力。 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一花粉,由于经减数分裂后只带有一套系本的染色体,是 单倍性细胞,通过花药或未成熟花粉(小池子)培养可以获得单倍体植株,再 通过染色体加倍可成为双单倍体材料,这样可以使该植株的遗传背景达到完全 纯合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克服余合状态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屏蔽作用, 有利于隐性突变或基因重组性状的表达,获得更多的材料类型;另一方面可以 一步获得纯合材料,进而可作为亲本材料应用于作物的杂交育种中。通常由小 孢子培养来获得纯合材料仅需2年时间,不仅大大加速了育种进程,使育种效 率也获得大幅提高,因此国际上对作物的单倍体育种研究非常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芸薹属作物的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1)小孢子培养将小孢子接种于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浓度为 5X 104-5X 105个/mL,转到25-381\黑暗条件下高温胁迫处理24-72小时后, 再转到24-26lC、黑暗条件下诱导胚状体;2) 分化培养待鱼雷期至子叶期胚状体形成后,转到温度20-30°C、光照 1500-4000LX、光周期12-20hr/d的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4-12天后,将胚状体 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中,待胚转绿后,再将胚转移到含蔗糖3X的MS无激素固体 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 生根培养待胚长出茎、叶后,将植株转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4-26 。C、 1500-2500Lux、 14-18小时光照/天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直至游离小孢子 再生植株的幼苗长成。所述的含蔗糖3%的MS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激动素、6苄基嘌呤和萘 乙酸三种生长素。所述的激动素的浓度范围为0.01-5ppm, 6苄基嘌呤的浓度范围为 0. 01-5卯m,萘乙酸的浓度范围为0. 01-5卯m。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 基因型适应性广,出胚率较高;且由于一个胚代表着一种遗传基因型, 所以本专利技术为育种提供了大量的新基因型纯系,极大地丰富了芸薹属的育种资 源;2. 可将常规育种中纯合材料的获取时间由8—10年降低为12年,且遗传 背景完全纳合;可加快育种步伐,大大的縮短育种时间,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有培养基均用蒸馏 水配制。实施例11) 游离小孢子培养将小孢子接种于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浓度为5X 104-5X 105个/mL,转到 33"、黑暗条件下高温胁迫处理48小时后,再转到251C、黑暗条件下诱导胚状 体;2) 分化培养待鱼雷期至子叶期胚状体形成后,转到温度241C、光照2200LuX、光周期 15hr/d的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4-12天后,将胚状体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中,待胚 转绿后,再将胚转移到含蔗糖3%的MS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 生根培养长出茎、叶后,将植株转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51C、 2000Lux、 16小时 光照/天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直至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幼苗长成。所述的含蔗糖3%的MS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激动素、6苄基嘌呤和萘 乙酸三种生长素。上述的激动素浓度优选为0. 2卯m, 6苄基嘌呤的浓度优选为0. 15ppm,萘乙 酸的浓度优选为0. 2ppm。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小孢子培养将小孢子接种于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浓度为5×104-5×105个/mL,转到25-38℃、黑暗条件下高温胁迫处理24-72小时后,再转到24-26℃、黑暗条件下诱导胚状体;2)分化培养待鱼雷期至子叶期胚状体形成后,转到温度20-30℃、光照1500-4000LuX、光周期12-20hr/d的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4-12天后,将胚状体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中,待胚转绿后,再将胚转移到含蔗糖3%的MS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生根培养待胚长出茎、叶后,将植株转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4-26℃、1500-2500Lux、14-18小时光照/天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直至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幼苗长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含蔗糖3%的MS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激动素、6苄基嘌呤和萘 乙酸三种生长素。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动素的浓度范围为0.01-5ppm, 6苄基嘌呤的浓度范围为 0. 01-5卯m,萘乙酸的浓度范围为0. 01-5ppm。全文摘要涉及园艺作物芸薹属的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技术的改进,属于生物育种
本专利技术就是提供适用于芸薹属作物的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小孢子培养;2)分化培养;3)生根培养。本专利技术为育种提供了大量的新基因型纯系,极大地丰富了芸薹属的育种资源,且加快了育种步伐,大大的缩短育种时间,应用前景广阔。文档编号A01H4/00GK101433183SQ20071015810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祥军 申请人:刘祥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芸薹属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小孢子培养:将小孢子接种于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浓度为5×10↑[4]-5×10↑[5]个/mL,转到25-38℃、黑暗条件下高温胁迫处理24-72小时后,再转到24-26℃、黑暗条件下诱导胚状体; 2)分化培养:待鱼雷期至子叶期胚状体形成后,转到温度20-30℃、光照1500-4000LuX、光周期12-20hr/d的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4-12天后,将胚状体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中,待胚转绿后,再将胚转 移到含蔗糖3%的MS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3)生根培养:待胚长出茎、叶后,将植株转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4-26℃、1500-2500Lux、14-18小时光照/天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直至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幼苗长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祥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