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高效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676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高效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胚胎发生,(2)胚萌发和再生植株的获得步骤,其中(1)胚胎发生中将分离出的小孢子置于18±0.5℃培养箱中暗培养,直至有肉眼可见的胚状体产生;将小胚状体转到25±0.5℃、黑暗、50~55rpm摇床上震荡培养,至子叶胚状体形成。应用此方法,可批量获得遗传上纯合的双单倍体植株材料,加速种质资源创新,缩短育种进程。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可在结球甘蓝分子标记育种、突变体筛选及细胞全能性的模式体系等研究领域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培养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高效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技术背景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简称甘蓝,在中国又称为包菜、圆白菜、洋白菜、卷心菜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中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甘蓝为异花授粉植物,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但是,作为绿体春化植物,受条件的限制,一般一年只能自交繁殖一代,育成一个稳定的自交系至少需要5~6年的时间。游离小孢子培养是快速获得纯合双单倍体的最佳方法之一,对加快农作物的新品种选育,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游离小孢子培养还可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诱变、基因转化、突变体筛选等的研究。同时,小孢子胚胎诱导和发育作为一种研究细胞全能性及胚胎发育的模式体系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芸薹属植物中,30~35℃热激预处理被作为游离小孢子培养中诱导胚胎发生的一个先决条件。目前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使用的诱导胚胎发生的胁迫条件为30~35℃热激24~48h后再置于25℃培养,在此基本培养体系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胚胎发生1)供体材料选取:选取健康结球甘蓝植株处于单核后期的花蕾为供体花蕾;2)供体材料灭菌;3)小孢子的分离、分装;4)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将上一步分离出的小孢子置于18±0.5℃培养箱中暗培养,直至有肉眼可见的胚状体产生;5)子叶胚形成:将小胚状体转到25±0.5℃、黑暗、50~55rpm摇床上震荡培养,至子叶胚状体形成;(2)胚萌发和再生植株的获得1)胚萌发在6000lx光照14h/d、25±0.5℃条件下,将子叶胚转接在胚萌发固体培养基上于培养皿中进行培养,直至胚萌发;2)植株再生2~3周后,转入植株再生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胚胎发生
1)供体材料选取:选取健康结球甘蓝植株处于单核后期的花蕾为供体花蕾;
2)供体材料灭菌;
3)小孢子的分离、分装;
4)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将上一步分离出的小孢子置于18±0.5℃培养箱中暗培养,直至
有肉眼可见的胚状体产生;
5)子叶胚形成:将小胚状体转到25±0.5℃、黑暗、50~55rpm摇床上震荡培养,至子叶胚状
体形成;
(2)胚萌发和再生植株的获得
1)胚萌发在6000lx光照14h/d、25±0.5℃条件下,将子叶胚转接在胚萌发固体培养基上于
培养皿中进行培养,直至胚萌发;
2)植株再生2~3周后,转入植株再生固体培养基上,于三角瓶中继续培养1~2周长成幼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孢子的分离、分装方法为:将灭菌后的
花蕾放入无菌研钵中,加入小孢子提取培养基,用研棒轻轻挤压,使小孢子从花药中游离到溶
液中,45μm孔径的尼龙筛网过滤,收集滤液,100×g离心3次,每次3min;最后1次离心
后,弃上清,将小孢子沉淀悬浮在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调整小孢子密度为1×105个/mL,于
每个无菌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爱松严继勇宋立晓高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