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快繁技术和炼苗、种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6661 阅读:1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滇重楼快繁技术和炼苗、种植的方法,其快繁技术包括筛选优质单株体系、消毒、组培:炼苗是关系组培苗种植成活率高低的关键,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利用微量元素进行滇重楼炼苗,使炼苗成活率达80%,从而确保种植成活率达80%;炼苗是将再生小苗先置于添加维生素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再加入微量元素进行培养再移栽;种植方法是将经过炼苗的幼苗移栽在经消毒的配方土壤培养袋中,待新长出的顶芽长成叶片时,即可移栽野外并进行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及方法可确保种苗品质的一致性,确保重楼中药材优质种源。炼苗的成活率达80%。主根粗壮,须根增多,种植野外时适应性强,大田种植成活率达80%以上,解决了组培不易生根、炼苗技术不成熟,种植不易成活的瓶颈难题。具有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品质好、可规模化生产种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重楼是《中国药典》收录品种,是云南白药和中药配伍中重要的稀缺中药材,重楼是以地下根为 药材,重楼主根生长缓慢,周期长,依赖于采挖野生资源来满足需求,资源日渐枯竭.国内虽有种 植,但播种后1-2年萌发出芽,尚末解决种源,随着我国制药企业对重楼原料需求量的迅速增长, 重楼已逐渐成为濒临消亡的珍稀濒危物种。目前国外无此相关技术的研究报道,我国对于重楼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从上世纪 80年代就开始了,例如李运昌(1982)对滇重楼的有性繁殖进行了研究。王丽萍,起学伟(2002)也 对滇重楼进行了野生驯化及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近年来对重楼需求每年以20%幅度递增,而其野 生资源逐年减少,供需逐年扩大。种植重楼是大势所趋,综观技术有四1、 假植在中药现代法种植中,云南省重楼的大多数种植公司是将甲地的野生重楼挖出,运到乙地种植, 实际上不是种植是假植,假植处理不妥,烂根极多,导致重楼资源短缺,没有解决从获得种苗至大 田种植的根本问题。2、 有性繁殖种苗的种植从种植方面而言,目前国内常采用的两种方法(有性种子繁殖和无性切块繁殖)之一采集野外和假植重楼的种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滇重楼快繁技术,其特征是包括: 组培:选择高含量植株茎、芽为外植体,建立单株无菌体系,对外植体消毒后插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组培; 生根培养基配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植物激素,蔗糖30g/L、琼脂粉6.5g/L、PH值=5 .6--6.4,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1g/L; 组培条件:在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12小时,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可斯、μMm-2s-1条件下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祥张艳张抱琼熊云昆石勇杨喆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优利丰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