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重楼的林下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5222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7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滇重楼的林下种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林下滇重楼种植方法种植的滇重楼易受虫害生长缓慢的问题。该发明专利技术选择雨量充足且地表各层高度均有植物分布,空气流动好,温度、湿度变化均稳定的地方;整平做畦加入腐熟肥作为底肥种入滇重楼苗;第二年开始施加药材专用肥;栽种4年以后以切老留芽的方法采挖。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生长迅速,抗虫害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滇重楼的林下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重楼是我国使用历史悠久的重要中药之一,其根茎入药,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肿瘤等药用功效,是著名成药“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市场对重楼的需求急剧增加,每年的消耗量都远远超出了重楼的年生长量,加之重楼生长周期长、生存环境遭破坏、以及人为掠夺式采集等原因,重楼资源已濒临枯竭,局部地区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因此,人工栽培重楼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滇重楼生长期较长为5-8年,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今天,采用耕地种植滇重楼会影响粮食的生产,且耕地种植滇重楼的投入成本很高,如整地、理墒、搭棚、浇水、施肥、打农药、搭建遮荫棚等一系列栽培措施都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劳动力;现有林下滇重楼种植方法种植的滇重楼易受虫害生长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林下滇重楼种植方法种植的滇重楼易受虫害生长缓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滇重楼的林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雨量充足且地表各层高度均有植物分布,空气流动好,温度、湿度变化均稳定的地方;且海拔在1800m以上,坡度在15°-45°的阔叶混交林为滇重楼的种植地;(2)选择步骤(1)中日照较短的背荫面,剔除树上过密枝叶或铺设遮阳网,使透光率为30%-60%;将土地全面深翻25cm以上,然后每亩地撒50-70kg的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和酸碱度调节,使土壤的pH值在6.3-6.9之间;(3)将步骤(2)的土地整平,整平做畦,畦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每亩施用腐熟肥1500-2500kg作为底肥,然后将重楼种苗或根茎以10cm的株距种入畦上,然后覆盖厚度为3-7cm土层的,然后再覆盖5-7cm厚的枯枝落叶层;(4)在种下滇重楼第二年开始,每年5至8月药材专用肥2次以上,每次每亩100-120kg,施用时将药材专用肥粉碎后均匀的撒在畦面上;(5)栽种4年以后以切老留芽的方法采挖,所述切老留芽的方法是挖出滇重楼后,切取早几年生长的根茎做药,将带芽的顶端一节根茎连须根一起原坑栽回,持续利用。具体地,腐熟肥的制备方法为:向发酵池中按重量份加入95份干燥羊粪、5份腐殖土、0.5份黑曲霉菌,保持发酵堆温度在45-65℃之间,含水量在50%,有氧发酵15-25天,将所得发酵物低温干燥即可。具体地,药材专用肥包括畜禽粪便50-80份,沼液40-50份,楝素粉5-20份,氨基酸SODm溶液5-10份,发酵菌剂1-2份;所述发酵菌剂为黑曲霉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按重量份1:2制成的复合制剂;药材专用肥的制备方法为:(a)将畜禽粪便、楝素粉、氨基酸SODm溶液混合均匀;(b)加入沼液调整物料水份,使其含水量在60%以上,并翻动使物料均匀;(c)加入复合制剂,翻动使其均匀,堆垛;(d)发酵过程中通过喷洒沼液调整并保持堆体中物料含水量在60%-80%,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每隔2-3d翻堆一次;堆体温度降低到50℃时,每隔7d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时发酵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选择无污染雨量充足且地表各层高度均有植物分布的高海拔区域,使滇重楼的生长环境更好,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少常年的落叶使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更高。(2)本专利技术中枯草芽孢杆菌剂、楝素粉、沼液任意两两组合使用,均相对三者一起使用达到的效果差,枯草芽孢杆菌剂、楝素粉、沼液一起使用时能促进滇重楼茎秆和根茎的生长,且具有更强的抗虫害能力;使滇重楼生长的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选择雨量充足且地表各层高度均有植物分布,空气流动好,温度、湿度变化均稳定的地方;且海拔在1800m以上,坡度在15°-45°的阔叶混交林为滇重楼的种植地;选择日照较短的背荫面,剔除树上过密枝叶或铺设遮阳网,使透光率为30%-60%;将土地全面深翻25cm以上,然后每亩地撒50kg的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和酸碱度调节,使土壤的pH值在6.3之间;然后将土地整平,整平做畦,畦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每亩施用腐熟肥1500kg作为底肥,然后将重楼种苗或根茎以10cm的株距种入畦上,然后覆盖厚度为3-7cm土层的,然后再覆盖5-7cm厚的枯枝落叶层;在种下滇重楼第二年开始,每年5至8月药材专用肥2次以上,每次每亩100kg,施用时将药材专用肥粉碎后均匀的撒在畦面上;栽种4年以后以切老留芽的方法采挖,所述切老留芽的方法是挖出滇重楼后,切取早几年生长的根茎做药,将带芽的顶端一节根茎连须根一起原坑栽回,持续利用。其中,腐熟肥的制备方法为:向发酵池中按重量份加入95份干燥羊粪、5份腐殖土、0.5份黑曲霉菌,保持发酵堆温度在45-65℃之间,含水量在50%,有氧发酵15-25天,将所得发酵物低温干燥即可。其中,药材专用肥包括畜禽粪便50份,沼液40份,楝素粉5份,氨基酸SODm溶液5份,发酵菌剂1份;所述发酵菌剂为黑曲霉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按重量份1:2制成的复合制剂;药材专用肥的制备方法为:将畜禽粪便、楝素粉、氨基酸SODm溶液混合均匀;加入沼液调整物料水份,使其含水量在60%以上,并翻动使物料均匀;加入复合制剂,翻动使其均匀,堆垛;发酵过程中通过喷洒沼液调整并保持堆体中物料含水量在60%-80%,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每隔2-3d翻堆一次;堆体温度降低到50℃时,每隔7d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时发酵完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亩地撒55kg的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和酸碱度调节,使土壤的pH值在6.5之间;每亩施用腐熟肥2000kg作为底肥;药材专用肥每次每亩110kg;药材专用肥包括畜禽粪便60份,沼液45份,楝素粉10份,氨基酸SODm溶液7份,发酵菌剂1.5份;所述发酵菌剂为黑曲霉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按重量份1:2制成的复合制剂。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每亩地撒65kg的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和酸碱度调节,使土壤的pH值在6.8之间;每亩施用腐熟肥2300kg作为底肥;药材专用肥每次每亩115kg;药材专用肥包括畜禽粪便70份,沼液47份,楝素粉15份,氨基酸SODm溶液9份,发酵菌剂1.8份;所述发酵菌剂为黑曲霉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按重量份1:2制成的复合制剂。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每亩地撒70kg的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和酸碱度调节,使土壤的pH值在6.9之间;每亩施用腐熟肥2500kg作为底肥;药材专用肥每次每亩120kg;药材专用肥包括畜禽粪便80份,沼液50份,楝素粉20份,氨基酸SODm溶液10份,发酵菌剂2份;所述发酵菌剂为黑曲霉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按重量份1:2制成的复合制剂。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每亩地撒70kg的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和酸碱度调节,使土壤的pH值在6.9之间;每亩施用腐熟肥2500kg作为底肥;药材专用肥每次每亩120kg;药材专用肥包括畜禽粪便80份,沼液50份,楝素粉20份,氨基酸SODm溶液10份,发酵菌剂2份;所述发酵菌剂为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滇重楼的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雨量充足且地表各层高度均有植物分布,空气流动好,温度、湿度变化均稳定的地方;且海拔在1800m以上,坡度在15°‑45°的阔叶混交林为滇重楼的种植地;(2)选择步骤(1)中日照较短的背荫面,剔除树上过密枝叶或铺设遮阳网,使透光率为30%‑60%;将土地全面深翻25cm以上,然后每亩地撒50‑70kg的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和酸碱度调节,使土壤的pH值在6.3‑6.9之间;(3)将步骤(2)的土地整平,整平做畦,畦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每亩施用腐熟肥1500‑2500kg作为底肥,然后将重楼种苗或根茎以10cm的株距种入畦上,然后覆盖厚度为3-7cm土层的,然后再覆盖5-7cm厚的枯枝落叶层;(4)在种下滇重楼第二年开始,每年5至8月药材专用肥2次以上,每次每亩100‑120kg,施用时将药材专用肥粉碎后均匀的撒在畦面上;(5)栽种4年以后以切老留芽的方法采挖,所述切老留芽的方法是挖出滇重楼后,切取早几年生长的根茎做药,将带芽的顶端一节根茎连须根一起原坑栽回,持续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重楼的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雨量充足且地表各层高度均有植物分布,空气流动好,温度、湿度变化均稳定的地方;且海拔在1800m以上,坡度在15°-45°的阔叶混交林为滇重楼的种植地;(2)选择步骤(1)中日照较短的背荫面,剔除树上过密枝叶或铺设遮阳网,使透光率为30%-60%;将土地全面深翻25cm以上,然后每亩地撒50-70kg的草木灰进行土壤消毒和酸碱度调节,使土壤的pH值在6.3-6.9之间;(3)将步骤(2)的土地整平,整平做畦,畦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每亩施用腐熟肥1500-2500kg作为底肥,然后将重楼种苗或根茎以10cm的株距种入畦上,然后覆盖厚度为3-7cm土层的,然后再覆盖5-7cm厚的枯枝落叶层;(4)在种下滇重楼第二年开始,每年5至8月药材专用肥2次以上,每次每亩100-120kg,施用时将药材专用肥粉碎后均匀的撒在畦面上;(5)栽种4年以后以切老留芽的方法采挖,所述切老留芽的方法是挖出滇重楼后,切取早几年生长的根茎做药,将带芽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奕王成蒋靖华白鹏
申请(专利权)人:临沧道地中药材种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