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尿素废水用固定化脲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637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处理尿素废水用的固定化脲酶制法,本法采用了浸泡、湿磨洋刀豆或倭刀豆及在低浓度磷酸盐弱酸性缓冲液中分批提取脲酶,同时还提供了与之匹配的树脂载体的合成方法和脲酶固定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可使酶的提取率达95%以上,在固定化过程中酶活性不下降.合成的树脂载体能够再生,反复使用.制得的固定化脲酶稳定性高,主要用于氨解吸前和吸后的尿素废水的处理.(*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固定化脲酶的制法,特别是脲酶的提取。载体的合成及其固定化的方法。 目前在国外采用发酵法或从黄豆或刀豆为原料干磨。用水提取脲酶。此法对脲酶的提取率不高。有些提取率虽达95%以上。但只是少量试验而且成本极高。同时得到的脲酶需经盐析、吸附溶剂萃取一系列方法分离提纯后才能进行固定化。对所用的载体。国外采用砂、Tio2、聚氯乙烯、聚丙烯酰胺经功能基化的聚苯乙烯等载体,用这些载体固定脲酶。在固定过程中。酶的活性下降20%以上。固定化脲酶的稳定性差。在国内,脲酶来源多为进口。成本极高。如从英国进口的PDH级只含脲酶千分之一。售价每100g36元。国内外都是选用商品已有的脲酶来制造固定化脲酶。故酶与载体往往配合不好。制得的固定化脲酶一般不能应用于尿素废水的处理。只有荷兰的可应用于经氨解吸后的尿素废水处理,其成本与用高温高压法回收尿素的成本相同。可查阅的文献 ①何炳林编高等学校学报”1982年3(4)540-6 ②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予印集 ③中国化学学会1983,杭州P206 ④C、A Vol 97 60318 222256 ⑤Proc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尿素废水用的固定化脲酶制法,是把脲酶和载体通过固定化作用而制得固定化脲酶,该法特征在于脲酶采用洋刀豆或倭刀豆经浸泡湿磨成浆,再用浓度为1/10-1/100—M,PH为5.5—7.0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载体是用苯乙烯、二乙烯苯和丙烯腈三种单体互贯共聚,丙烯腈占单体总量10—80%(重量),同时加入占单体总量30—80%(重量)的液体石腊,占单体总量100—300%(重量)的甲苯,占单体总量0.5—2.0%(重量)的过氧化苯甲酰悬浮共聚而得,酶的固定化是酶载体先经异丙醇,稀NaOM液加热45°—85℃予处理,以吸附法固定脲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尿素废水用的固定化脲酶制法,是把脲酶和载体通过固定化作用而制得固定化脲酶,该法特征在于脲酶采用洋刀豆或倭刀豆经浸泡湿磨成浆,再用浓度为 1/10 - 1/100 M,PH为5.5-7.0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载体是用苯乙烯、二乙烯苯和丙烯腈三种单体互贯共聚,丙烯腈占单体总量10-80%(重量),同时加入占单体总量30-80%(重量)的液体石腊,占单体总量100-300%(重量)的甲苯,占单体总量0.5-2.0%(重量)的过氧化苯甲酰悬浮共聚而得,酶的固定化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和德刘永勋姚贵锐陈炳稔黄玉萍王瑞香李国明陈文森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