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平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276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平衡电路,包括极性调整电路和加法电路,所述极性调整电路包括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和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所述极性调整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法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极性调整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和第十六电阻R16,通过调节所述第九电阻R9和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阻值能够改变参考信号的大小;若所述第四电阻R4接通,所述第十电阻R10断开,则所述极性调整电路为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若所述第四电阻R4断开,所述第十电阻R10接通,则所述极性调整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极性调整电路使两路信号极性相反,在经过加法电路后,能够消除桥路中的不平衡量。

A balance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平衡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调平衡电路。
技术介绍
在电阻应变片测量中,由于应变片的电阻变化非常小,用一般的测量仪表不能直接精确测量,因此必须运用某种形式的测量电路。通常采用电桥电路将微小的电阻变化量转换成易于放大和记录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后,用仪表显示或记录。电桥电路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平衡电桥的工作方式为:测量前将电桥调节为平衡状态,测量时因桥臂阻值发生变化让电桥失去平衡,此时调节电桥的某桥臂的电阻值使电桥重新回到平衡状态使电桥输出为零,再以该桥臂电阻的调整量读出被测信号的大小。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但此方法在读数前要再次调节使电桥平衡,故只用于静态测量。非平衡电桥的工作方式:测量前将电桥调节为平衡状态,测量时因桥臂阻值发生变化使电桥失去平衡,此时可在其测量端接指示仪器直接读出输出的电压或电流,当输出的为电压信号时称为电压桥,输出为电流时称为功率桥。在传感器应用中主要采用不平衡电桥。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各应变片的测量误差、各条导线的电阻和各焊接点的接触电阻的差异以及分布电容影响等,使得各桥臂的阻值不可能完全相等,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调平衡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性调整电路和加法电路,所述极性调整电路包括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和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所述极性调整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法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性调整电路和加法电路,所述极性调整电路包括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和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所述极性调整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法电路的输入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放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U1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U1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U1的正向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极性调整电路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还包括旁路电容,所述旁路电容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一运放U1的正电压端,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一运放U1的负电压端,第二端均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包括第二运放U2、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U2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U2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策刘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贝兹维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