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587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大了喷淋面积,实现了轴承箱的全局降温,解决了轴承箱局部降温效果差的问题;解决了喷淋管固化不良问题,降低喷淋管损坏频次,实现了稳定喷淋,保证了轴承箱恒定正常温度作业,将轴承箱的平均使用寿命提高了1个月,降低轴承卡死异常起火概率,节约轴承使用成本;消除了与抽辊干涉问题,加大了换辊作业空间,提高换辊效率5分钟每次;通过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对轧制油进行了过滤,达到了初步去除杂质,通过换热通道进一步增大了冷却面积,减慢了轧制油的流动速度,使轧制油得到充分冷却,从而对轴承箱实现快速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是直接轧延金属的主机,它利用旋转的轧辊辗压坯料,使金属按规定的要求产生塑性变形,轧延是生产率最高、成本最低的金属成形方法,适用于轧延横断面相同或有周期性变化的条状或板状材料。延机械可按所轧延的材料分为轧延钢材的和轧延铝、铜等有色金属的两类,目前新铝箔1600mm、1420mm轧机工作辊轴承箱温度普遍达到60℃以上,造成轴承温度升高、卡死状况频发、起火隐患增大,从而严重影响轴承使用寿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轴承冷却管为金属波纹管,单个喷嘴只能达到局部冷却轴承箱,喷淋面积有限;二是喷淋管位置在换辊窗处严重干涉换辊速度,经常折叠调整喷嘴位置,喷淋管易破损、更换频次高、喷淋冷却效果不稳定;三是金属波纹管位置固定不牢靠,轧制过程中机体振动喷淋管易跑位,影响冷却效果、甚至丧失冷却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具有降温快、冷却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包括油管、冷却管、喷淋头、喷淋管、轴承箱、轧辊、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两根轧辊并排平行放置,每根轧辊两端均设有一个轴承箱,轧辊两端穿出轴承箱;每个轴承箱上均设有一根喷淋管,喷淋管一端封堵,另一端与第二过滤件相连,喷淋管管身通过接耳朵固定在轴承箱上,喷淋管位于轴承箱处的管身上设有多个小孔,每个小孔的中心轴线与轴承箱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0°,每个小孔处均设有一个喷淋头;第一过滤件包括过滤管道、第一过滤板,过滤管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一过滤板位于过滤管道内,第一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一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过滤板包括过滤管道、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过滤管道内,第二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二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数目多于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数目;油管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油管管壁上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围绕油管管壁环形阵列,相邻两个换热通道之间的夹角相等,换热管道内管壁设有多个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第三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第二换热段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第三换热段之间依次首尾相连,第一换热段截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大于第二换热段截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冷却管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端盖,端盖上设有圆形通孔,冷却管壳体外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冷却管壳体内充满冷却水;油管位于冷却管内,油管中心轴与冷却管中心轴重合,油管两端通过圆形通孔伸出冷却管,油管与冷却管缝隙处密封连接;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分别位于油管入口与油管出口,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均与油管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过滤件通过第一管道与轧制油箱相连,第一管道上设有离心泵、球阀,第二过滤件通过多通阀与多根喷淋管相连。所述喷淋管为钢管。所述接耳朵通过焊接固定在喷淋管管身上。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技术加大了喷淋面积,实现了轴承箱的全局降温,解决了轴承箱局部降温效果差的问题;解决了喷淋管固化不良问题,降低喷淋管损坏频次,实现了稳定喷淋,保证了轴承箱恒定正常温度作业,将轴承箱的平均使用寿命提高了1个月,降低轴承卡死异常起火概率,节约轴承使用成本;消除了与抽辊干涉问题,加大了换辊作业空间,提高换辊效率5分钟每次;通过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对轧制油进行了过滤,达到了初步去除杂质,通过换热通道进一步增大了冷却面积,减慢了轧制油的流动速度,使轧制油得到充分冷却,从而对轴承箱实现快速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冷却管与油管的剖视图;图中:1-油管,2-冷却管,3-喷淋头,4-换热通道,5-轴承箱,6-轧辊,7-第一过滤件,8-第二过滤件,9-喷淋管,10-接耳朵,12-过滤管道,13-第一过滤板,14-第二过滤板,15-第一换热段,16-第二换热段,17-第三换热段,18-端盖,19-冷却水入口,20-冷却水出口,22-离心泵,23-阀门,24-多通阀,25-轧制油箱,26-第一管道,27-油管入口,28-油管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包括油管、冷却管、喷淋头、喷淋管、轴承箱、轧辊、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两根轧辊并排平行放置,每根轧辊两端均设有一个轴承箱,轧辊两端穿出轴承箱;每个轴承箱上均设有一根喷淋管,喷淋管一端封堵,另一端与第二过滤件相连,喷淋管管身通过接耳朵固定在轴承箱上,喷淋管位于轴承箱处的管身上设有多个小孔,每个小孔的中心轴线与轴承箱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0°,每个小孔处均设有一个喷淋头;第一过滤件包括过滤管道、第一过滤板,过滤管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一过滤板位于过滤管道内,第一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一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过滤板包括过滤管道、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过滤管道内,第二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二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数目多于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数目;油管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油管管壁上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围绕油管管壁环形阵列,相邻两个换热通道之间的夹角相等,换热管道内管壁设有多个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第三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第二换热段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第三换热段之间依次首尾相连,第一换热段截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大于第二换热段截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冷却管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端盖,端盖上设有圆形通孔,冷却管壳体外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冷却管壳体内充满冷却水;油管位于冷却管内,油管中心轴与冷却管中心轴重合,油管两端通过圆形通孔伸出冷却管,油管与冷却管缝隙处密封连接;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分别位于油管入口与油管出口,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均与油管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过滤件通过第一管道与轧制油箱相连,第一管道上设有离心泵、阀门,第二过滤件通过多通阀与多根喷淋管相连。所述喷淋管为钢管。所述接耳朵通过焊接固定在喷淋管管身上。当轴承箱的温度过高时,打开阀门,通过离心泵将轧制油从轧制油箱中抽出,轧制油通过第一过滤件初步过滤杂质,经过换热通道,增大冷却面积,减慢轧制油的流动速度,使轧制油得到充分冷却,冷却后的轧制油通过第二过滤件再次过滤杂质,最后经过喷淋管上的喷淋头喷出,从而对轴承箱实现快速降温。在600mm轧机安装本技术后,用平均速度为1200m/min进行轧制时,轧机上轴承箱的温度由未安装前的70℃降低到安装后的55℃;在400mm轧机安装本技术后,用平均速度为1000m/min进行轧制时,轧机上轴承箱的温度由未安装前的65℃降低到安装后的45℃。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冷却管、喷淋头、喷淋管、轴承箱、轧辊、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两根轧辊并排平行放置,每根轧辊两端均设有一个轴承箱,轧辊两端穿出轴承箱;每个轴承箱上均设有一根喷淋管,喷淋管一端封堵,另一端与第二过滤件相连,喷淋管管身通过接耳朵固定在轴承箱上,喷淋管位于轴承箱处的管身上设有多个小孔,每个小孔的中心轴线与轴承箱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0°,每个小孔处均设有一个喷淋头;第一过滤件包括过滤管道、第一过滤板,过滤管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一过滤板位于过滤管道内,第一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一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过滤板包括过滤管道、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过滤管道内,第二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二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数目多于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数目;油管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油管管壁上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围绕油管管壁环形阵列,相邻两个换热通道之间的夹角相等,换热管道内管壁设有多个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第三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第二换热段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第三换热段之间依次首尾相连,第一换热段截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大于第二换热段截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冷却管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端盖,端盖上设有圆形通孔,冷却管壳体外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冷却管壳体内充满冷却水;油管位于冷却管内,油管中心轴与冷却管中心轴重合,油管两端通过圆形通孔伸出冷却管,油管与冷却管缝隙处密封连接;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分别位于油管入口与油管出口,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均与油管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过滤件通过第一管道与轧制油箱相连,第一管道上设有离心泵、球阀,第二过滤件通过多通阀与多根喷淋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轧辊轴承箱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冷却管、喷淋头、喷淋管、轴承箱、轧辊、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两根轧辊并排平行放置,每根轧辊两端均设有一个轴承箱,轧辊两端穿出轴承箱;每个轴承箱上均设有一根喷淋管,喷淋管一端封堵,另一端与第二过滤件相连,喷淋管管身通过接耳朵固定在轴承箱上,喷淋管位于轴承箱处的管身上设有多个小孔,每个小孔的中心轴线与轴承箱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0°,每个小孔处均设有一个喷淋头;第一过滤件包括过滤管道、第一过滤板,过滤管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一过滤板位于过滤管道内,第一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一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过滤板包括过滤管道、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过滤管道内,第二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二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数目多于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数目;油管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油管管壁上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围绕油管管壁环形阵列,相邻两个换热通道之间的夹角相等,换热管道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华王狄徐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