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552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侧向折弯装置涉及一种折弯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折弯凹模和折弯凸模均可水平移动、折弯负角度大、能够顺利脱模的侧向折弯装置。其包括上模、下模、侧向折弯机构,侧向折弯机构包括上模楔块、滑块和侧向凹模;滑块一端固设侧向凸模,另一端固设推块;滑块通过与第一弹性复位机构连接,能够沿下模滑动;侧向凹模通过与第二弹性复位机构连接,能够沿滑块滑动;侧向凹模一端与侧向凸模相配合,用于折弯,另一端与推块形成空隙部;分模状态下,侧向凸模与工件侧边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合模状态下,上模楔块插入空隙部,使滑块滑动,带动侧向凸模与工件侧边抵接,并使侧向凹模相对滑块滑动的相反方向运动,与侧向凸模配合对工件侧边折弯。

Lateral bending device

The lateral bend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ending device.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lateral bending device capable of horizontally moving, bending, negative bending and releasing smoothly. It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lateral bending mechanism, lateral ben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lateral wedge slider die; slider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lateral end of the punch,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ushing block; the sliding block through connection with the first elastic reset mechanism, can along the lower die sliding; lateral die through connection with second elastic reset mechanism and can slide along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die; and lateral punch matched for bend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shing block gap is formed; parting state, with the gap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ateral punch and workpiece side; clamping state, mould wedge gap insertion part the slide, driven by lateral punch and workpiece side abutment, and the lateral die relative sliding movemen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bending of the workpiece side with lateral pu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向折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向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器室外机顶盖为四周封闭的矩形拉深件,为保证空调器室外机顶盖和前面板接触强度,防止顶盖受压力时发生塌陷,现在设计空调器室外机顶盖都需要向内折弯。为加工向内折弯形状,需要进行侧向折弯。折弯凹模侧向水平运动,将板料侧折向矩形件内侧,这时板料就会包住位于矩形顶盖内部凸模,模具打开时无法将产品取出。另外,在“一种钣金折弯模具”(公开号CN20397263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折弯模具。折弯凹模能够左右移动,折弯时,折弯凹模与设置在下模上导向块接触,压缩折弯凹模复位弹簧向左运动,直至上模板与限位块接触,此时,折弯模凹模与折弯凸模完成对板料折弯。模具打开时,折弯凹模由复位弹簧带动向右运动,脱开产品。这种结构折弯模,虽然能折弯处负角,但是由于折弯凸模固定不动,能折弯角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弯凹模和折弯凸模均可水平移动、折弯负角度大、能够顺利脱模的侧向折弯装置。一种侧向折弯装置,用于对工件侧边向内折弯,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侧向折弯机构,所述侧向折弯机构包括:上模楔块,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固定设置有侧向凸模,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块;所述滑块通过与第一弹性复位机构连接,能够沿所述下模水平滑动;侧向凹模,通过与第二弹性复位机构连接,能够沿所述滑块水平滑动;所述侧向凹模的一端能够与所述侧向凸模相配合,用于对工件侧边折弯;另一端与所述推块之间形成空隙部,所述上模楔块位于所述空隙部的正上方;分模状态下,侧向凸模与工件侧边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工件需折弯的水平宽度;合模状态下,所述上模楔块插入所述空隙部,能够使所述滑块滑动,带动侧向凸模与工件侧边的内侧面抵接,并使所述侧向凹模相对滑块滑动的相反方向运动,与所述侧向凸模配合对工件侧边折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向折弯机构还包括侧向脱料板,所述侧向脱料板通过第三弹性复位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侧向凹模上,模具闭合过程中,与侧向折弯凸模配合,压紧工件,防止工件侧向折弯过程中变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挡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挡块与所述下模固定,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挡块抵接,另一端与靠近推块的滑块一端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螺栓,所述挡块与滑块通过第一导向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螺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挡板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挡板一端与侧向凹模固定,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的侧壁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楔块具有第一斜切面和第二斜切面,所述第一斜切面位于靠近所述推块一侧,用于推动所述推块滑动,所述第二斜切面位于靠近所述侧向凹模一侧,用于推动所述侧向凹模滑动;上模楔块插入空隙部时,所述第一斜切面先推动所述滑块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块顶部设置有与第一斜切面相配合的第一切角;所述侧向凹模顶部设置有与第二斜切面相配合的第二切角,所述第一切角与所述第二切角之间形成所述空隙部,所述第一切角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切角高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向凹模的一端具有凸出的折弯部,与所述侧向凸模相配合,用于对工件侧边折弯,另一端具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推块之间形成空隙部;所述侧向脱料板设置在所述折弯部上;所述第三弹性复位机构包括第三复位弹簧,所述推动部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伸入所述第二滑槽内一端与第二滑槽底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向脱料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还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夹板和上脱料板,所述上夹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与上脱料板之间,且与所述上模座连接,所述上脱料板通过弹性件与所述上模座连接,能够使所述脱料板远离或靠近所述上夹板;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座,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且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侧向折弯机构设置有多个。上述侧向折弯装置,侧向凸模和侧向凹模均能够水平滑动,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两者相向运动与工件接触完成折弯,折弯成型后,侧向凸模和侧向凹模分别在第一弹性复位机构和第二弹性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复位,脱离工件,保证脱料顺利,可用于折弯四周封闭的盒形件,且折弯负角度更大;同时折弯效率高,保证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室外机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室外机顶盖的截面图;图3为室外机顶盖的折弯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向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示为分模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侧向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示为合模状态;图6为图4中I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侧向折弯装置中设置有多个侧向折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工件100;上托板210;上模座220;上夹板230;上脱料板240;下托板310;下模板320;下模座330;侧向折弯机构400;上模楔块410;第一斜切面411;第二斜切面412;滑块420;第一凹槽421;推块430;第一切角431;侧向凹模440;折弯部441;推动部442;第二切角443;侧向凸模450;侧向脱料板460;第一弹性复位机构470;第一复位弹簧471;挡块472;第一导向螺栓473;第二弹性复位机构480;第二复位弹簧481;挡板482;第三弹性复位机构490;第三复位弹簧491;第二导向螺栓492;固定螺栓510、520、530、54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室外机顶盖,该产品特点为四周封闭矩形拉深件。图2为产品截面图,如图中所示,该产品设计内扣的折弯。要完成该处折弯,需要将工件先折过渡角,再完成最终折弯,具体折弯过程如图3所示。在折弯过渡角时,为典型的侧向折弯。本专利技术侧向折弯装置,即用于该侧向折弯。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侧向折弯装置进一步进行说明。参照图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侧向折弯装置,用于对工件100侧边向内折弯。侧向折弯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还包括侧向折弯机构400,侧向折弯机构400包括上模楔块410、滑块420、侧向凹模440和侧向凸模450。其中:上模楔块410,通过固定螺栓510固定在上模上。滑块420滑动设置在下模上,滑块420一端固定设置有侧向凸模450,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块430。侧向凸模450和推块430分别通过固定螺栓520、530固定。滑块420通过与第一弹性复位机构470连接,能够沿下模水平滑动。侧向凹模440通过与第二弹性复位机构480连接,能够沿滑块420水平滑动。侧向凹模440设置在侧向凸模450的一侧,其一端能够与侧向凸模450相配合,用于对工件侧边向内折弯。侧向凹模440的另一端与推块430之间形成空隙部,上模楔块410位于空隙部的正上方。分模状态下,如图4,侧向凸模450与工件100侧边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工件需折弯的水平长度。合模状态下,如图5,上模楔块410插入空隙部,推动推块430进而带动滑块420水平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向折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折弯装置,用于对工件侧边向内折弯,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向折弯机构,所述侧向折弯机构包括:上模楔块,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固定设置有侧向凸模,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块;所述滑块通过与第一弹性复位机构连接,能够沿所述下模水平滑动;侧向凹模,通过与第二弹性复位机构连接,能够沿所述滑块水平滑动;所述侧向凹模的一端能够与所述侧向凸模相配合,用于对工件侧边折弯;另一端与所述推块之间形成空隙部,所述上模楔块位于所述空隙部的正上方;分模状态下,侧向凸模与工件侧边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工件需折弯的水平宽度;合模状态下,所述上模楔块插入所述空隙部,能够使所述滑块滑动,带动侧向凸模与工件侧边的内侧面抵接,并使所述侧向凹模相对滑块滑动的相反方向运动,与所述侧向凸模配合对工件侧边折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折弯装置,用于对工件侧边向内折弯,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向折弯机构,所述侧向折弯机构包括:上模楔块,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固定设置有侧向凸模,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块;所述滑块通过与第一弹性复位机构连接,能够沿所述下模水平滑动;侧向凹模,通过与第二弹性复位机构连接,能够沿所述滑块水平滑动;所述侧向凹模的一端能够与所述侧向凸模相配合,用于对工件侧边折弯;另一端与所述推块之间形成空隙部,所述上模楔块位于所述空隙部的正上方;分模状态下,侧向凸模与工件侧边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工件需折弯的水平宽度;合模状态下,所述上模楔块插入所述空隙部,能够使所述滑块滑动,带动侧向凸模与工件侧边的内侧面抵接,并使所述侧向凹模相对滑块滑动的相反方向运动,与所述侧向凸模配合对工件侧边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折弯机构还包括侧向脱料板,所述侧向脱料板通过第三弹性复位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侧向凹模上,合模过程中,与所述折弯凸模配合,压紧工件,防止工件在侧向折弯过程中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挡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挡块与所述下模固定,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挡块抵接,另一端与靠近推块的滑块一端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螺栓,所述挡块与滑块通过第一导向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螺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挡板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乾唐合存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