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372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4:13
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包括排气室、抽气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排气室经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所述气液分离室分别与排气室、抽气室管道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内设有液位检测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够使不凝性气体通过管道自动流入排气室,这样,就无需加入虹吸或者引射式装置进行强制引入,不仅简化了结构,还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器、电磁阀、排气泵和抽气泵的自动控制,能够将低温发生器水室内部和冷凝器内部的不凝性气体抽出,无需真空泵,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
技术介绍
吸收式溴化锂冷温水机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凝性气体,如氢气,导致机组内部真空度下降,机组出力和效率降低。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虹吸或者引射的方式抽取主体下筒体吸收器和蒸发器的不凝性气体,但高温发生器和低温发生器产生的不凝性气体不能自动抽出,只能依靠真空泵人工操作抽出。由于机组运行过程中,机组内部存在大量的水蒸气,会导致真空泵油乳化严重,其抽真空的能力受到限制,不能达到理想的真空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自动抽排气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包括排气室、抽气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排气室经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所述气液分离室分别与排气室、抽气室管道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内设有液位检测元件。上述方案的设计思路为:当高温发生器在吸收热量产生蒸汽进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及换热管内时,高温发生器产生的不凝性气体会被蒸汽流带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内,因此抽取低温发生器水室内的气体,也就相当于抽取高温发生器内的气体。而低温发生器产生的不凝性气体会随低温发生器蒸发的蒸汽流带入冷凝器,抽取冷凝器内的气体也就相当于抽取低温发生器中的气体。因此,本技术方案只需将排气室与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相连即可,无需再连接高温发生器。排气室连接低温发生器,可将高温发生器连同低温发生器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排气室连接冷凝器,可将低温发生器连同冷凝器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另外,吸收式溴化锂冷温水机组在正常运行时,低温发生器内部和冷凝器内部压力均比吸收器压力大,利用这一特点,用管道将低温发生器或者冷凝器的不凝性气体引入机组的排气室,在压差下不凝性气体将通过管道自动流入排气室。因此,根据上述设计思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充分利用低温发生器内部和冷凝器内部压力均比吸收器压力大这一特点,使不凝性气体通过管道自动流入排气室,这样,就无需加入虹吸或者引射式装置进行强制引入,不仅简化了结构,还降低了成本。进一步,所述排气室管道连接排气泵,抽气室管道连接抽气泵。通过抽气泵,能够将排气室内的不凝性气体快速排出;通过抽气泵,可将抽气室内的不凝性气体快速排出。进一步,所述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或者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冷凝器的筒体,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或者所述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排气室经另一电磁阀管道连接冷凝器的筒体,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进一步,所述抽气室与气液分离室之间通过抽气管连通,抽气管的一端伸入气液分离室,抽气管距离气液分离室底部的距离小于液位检测元件距离气液分离室底部的距离。这样,一方面便于将溶液压入抽气管进入抽气室内,直至液位检测元件检测到液位离开探针;另一方面,实现液封。进一步,所述抽气管为虹吸式或者引射式。这样,便于快速抽气。进一步,所述排气室与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之间还设有真空阀,可防止机组内的真空泄露。进一步,所述气液分离室通过回流管连接吸收器。这样,使得气液分离室内的溴化锂溶液能够回流至吸收器内进行循环利用。进一步,所述液位检测元件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排气泵和抽气泵。通过控制器、电磁阀、排气泵和抽气泵的自动控制,能够将低温发生器水室内部和冷凝器内部的不凝性气体抽出,无需真空泵,大大降低成本。进一步,所述排气室上还设有排气阀。进一步,所述排气室上还设有排气探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低温发生器内部和冷凝器内部压力均比吸收器压力大这一特点,使不凝性气体通过管道自动流入排气室,这样,就无需加入虹吸或者引射式装置进行强制引入,不仅简化了结构,还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器、电磁阀、排气泵和抽气泵的自动控制,能够将低温发生器水室内部和冷凝器内部的不凝性气体抽出,无需真空泵,大大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包括排气室1、抽气室2和气液分离室3。排气室1经一电磁阀11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排气室1经另一电磁阀12管道连接冷凝器的筒体,抽气室2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气液分离室3分别与排气室1、抽气室2管道连通;气液分离室3内设有液位检测探针4。其中,抽气室2与气液分离室3之间通过抽气管21连通,抽气管21的一端伸入气液分离室3,抽气管21距离气液分离室3底部的距离小于液位检测探针4距离气液分离室3底部的距离,抽气管21的一端伸入抽气室2内,抽气管21为虹吸或引射式气管。排气室1与气液分离室3之间通过排气管16连通。排气室1管道连接排气泵5,抽气室2管道连接抽气泵6。气液分离室3通过回流管31连接吸收器。排气室1与低温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还分别设有手动真空阀13。排气室1上还设有排气阀14和排气探针15。当排气室1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时,排气阀14会自动打开,当排气室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排气阀14会自动关闭。排气探针15可用于显示排气室1内的压力大小。液位检测探针4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排气泵和抽气泵。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优选为PLC控制器。抽气泵5和排气泵6为屏蔽泵。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时,通过对PLC控制器定时,使得本抽排气系统间歇式进行自动抽排气,如每隔1分钟抽排气一次。当抽排气设定时间到后,PLC控制器控制两个电磁阀开启,由于吸收式溴化锂冷温水机组在正常运行时,低温发生器内部和冷凝器内部压力均比吸收器压力大,利用这一特点,在压差作用下,来自高温发生器的不凝性气体经连接低温发生器的管道自动进入排气室,来自低温发生器的不凝性气体经连接冷凝器的管道自动进入排气室,由于排气室与气液分离室连通,不凝性气体通过排气管还进入气液分离室,气液分离室内储存有来自吸收器的溴化锂溶液,不凝性气体位于溶液的上侧,而气液分离室又与抽气室连通,可将抽气室内的溶液导入气液分离室;而抽气泵一直处于运行状态,通过虹吸或引射方式将抽气室内的不凝性气体吸入气液分离室,不凝性气体与液体分离,不凝性气体位于气液分离室的上侧,当气体压力增大,使得液位检测探针检测到液位离开探针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两个电磁阀关闭,并迅速启动排气泵,将不凝性气体排出机组,即不凝性气体经排气阀排出;当液位检测探针检测到液位时,控制器控制排气泵停止排气。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低温发生器内部和冷凝器内部压力均比吸收器压力大这一特点,使不凝性气体通过管道自动流入排气室,这样,就无需加入虹吸或者引射式装置进行强制引入,不仅简化了结构,还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器、电磁阀、排气泵和抽气泵的自动控制,能够将低温发生器水室内部和冷凝器内部的不凝性气体抽出,无需真空泵,大大降低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室、抽气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排气室经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所述气液分离室分别与排气室、抽气室管道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内设有液位检测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室、抽气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排气室经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所述气液分离室分别与排气室、抽气室管道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内设有液位检测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室管道连接排气泵,抽气室管道连接抽气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或者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冷凝器的筒体,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或者所述排气室经一电磁阀管道连接低温发生器的水室,排气室经另一电磁阀管道连接冷凝器的筒体,抽气室经管道连接吸收器的筒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